郭照東(安徽)
淮畔播種:創建蚌埠黨組織
1922年10月,安徽境內的第一個產業工會——蚌埠鐵路工會成立,約200名會員均為蚌埠機務處工人。為聲援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1923年2月13日,蚌埠鐵路工會舉行為時24小時的同情罷工,蚌埠火車站機車全部停駛,津浦鐵路交通斷絕,這次罷工拉開了蚌埠工人運動的序幕。蚌埠工人階級的覺醒,引起了蚌埠鐵路當局和駐蚌埠軍閥的驚恐,罷工后不久的一天晚上,工會委員長趙興旺在下班途中被暗殺於小南門津浦鐵路線上,蚌埠鐵路工會被迫停止活動。
1925年秋,蘇美一來到蚌埠,擔負起蚌埠鐵路工會的恢復和地方黨組織的籌建工作。他白天以火車站東側的扶輪小學教師身份為掩護,晚上則以夜讀、識字、談心等方式,在群眾基礎較好的鐵路工人中宣傳黨的主張,號召工人重新組織起來開展斗爭。11月,蚌埠鐵路工會重新成立,350多名會員約佔蚌埠鐵路工人總數的70%,工會屬中共南京地委領導,蘇美一任工會秘書,實際主持工會工作。重新成立的蚌埠鐵路工會,是黨在安徽境內組建的第一個由產業工人組成的工會組織,為蚌埠黨組織的建立創造了重要條件。
蚌埠鐵路工會成立后,蘇美一在工會骨干中開展建黨工作,先后發展傅小泉、董天然等人入黨。馬列主義的傳播、工人運動的興起,標志著蚌埠地方黨組織成立的條件已經成熟。在南京地委的具體領導下,1926年1月,蚌埠地區首個黨組織——中共蚌埠特支成立,蘇美一任書記,有黨員4名。特支屬南京地委領導,是安徽境內成立的首個由產業工人組成的中共基層組織。
蚌埠特支的創建,揭開了蚌埠革命史上的嶄新一頁。蚌埠特支成立后,十分注重組織發展工作。至2月,黨員人數增至8人。5月,蘇美一任中共南京地委職工運動委員會委員。為加強對蚌埠黨組織的領導,6月,中共上海區委決定,蚌埠特支改稱獨立支部,蘇美一仍任書記,蚌埠黨組織與南京地委脫離,直屬上海區委領導。
赴蘇學習:列席中共六大
1926年秋,受中華全國鐵路總工會黨團派遣,蘇美一遠赴蘇聯,到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深造。在蘇聯學習期間,他曾擔任班干部,並負責管理中國留學生經費。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緊急會議,選舉產生臨時中央局,確定開展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屠殺政策的總方針,中國革命走上了以農村包圍城市之路。在革命轉折關頭,召開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被提上了議事日程。
此時,全國白色恐怖嚴重,很難找到一個安全的開會場所,加之1928年春夏將在莫斯科相繼召開赤色職工第四次大會、共產國際第六次大會和少共國際第五次大會,考慮到中共屆時都將派代表出席會議,且中共中央也迫切希望能夠得到共產國際的及時指導,遂決定黨的六大在莫斯科召開。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在莫斯科召開。正在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的蘇美一,有幸列席了中共歷史上唯一一次在境外召開的全國黨員代表大會。
1929年,蘇美一結束在蘇聯的學習,回國后仍回到蚌埠扶輪小學。在中共徐海蚌特委領導下,他白天在扶輪小學教書,夜晚則繼續在鐵路工人中從事工人運動,重點開展黨在民主革命階段十大政治綱領等中共六大精神的宣傳。
1930年10月,中共長淮特委(又稱蚌埠特委)在蚌埠二馬路仁壽裡11號成立,下轄蚌埠鐵路工委等淮河兩岸鳳陽、定遠、五河、泗縣、盱眙等十幾個市縣黨組織。為加強對工人運動的領導,長淮特委書記陳履真兼任蚌埠鐵路工委書記。在陳履真領導下,蘇美一和劉俊三、崔予庭等在扶輪小學擔負起鐵路工委具體工作。
此后,蚌埠扶輪小學成為鐵路工委的主要活動場所。蘇美一和大家一起,開辦工人夜校,編寫夜校政治教材﹔創辦油印刊物《斗爭》,宣傳中共六大精神,傳播紅軍勝利消息﹔在鐵路場站建立赤色工會小組,發動工人開展爭取取暖用煤和合理休息時間等維護權益斗爭﹔為紀念蘇聯十月革命節,組織鐵路工人和第七職業中學學生舉行“飛行集會”……
長淮特委與鐵路工委相距約一公裡,為保証特委的安全,鐵路工委成為上級黨組織傳送文件、特委下轄黨組織匯報工作的聯絡站和特委機關報《紅旗報》的通聯站。不久,隨著人員往來的頻繁和文件報刊的增多,為掩人耳目,蘇美一在火車站西側天主教堂旁租賃一間房子,獨自承擔特委聯絡任務。
![]() | ![]() |
相關專題 |
· 期刊選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