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明
1960年2月,周恩來、鄧穎超和項與年(二排左一)等在海南三亞
1934年10月初,中央紅軍長征前,黨中央得到了一份特殊的禮物——用四角號碼字典的字碼編成密碼的重要情報。事后,毛澤東談到這份四角號碼情報時,說其功績是巨大的。歷盡艱險,傳遞這一重要情報的人便是屢獲中共上海地下黨組織表揚的項與年。
機智勇敢的中央特科隊員
項與年,1896年生於福建省連城縣,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入黨后受中共海外黨組織委派,前往荷屬東印度婆羅洲(今印度尼西亞加裡曼丹島)三馬林達,在華僑中開展工人運動,成為當地華僑華工的群眾領袖之一。1927年秋,年方31歲的項與年被驅逐回國,來到上海,在周恩來的安排下,以南京華僑事務委員會科長的身份作掩護,在上海勃生路(今長壽路)創辦復炎小學,自任校長。這實際是中央特科的一個掩護點。
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出於保衛自身安全的需要,中共中央決定在中央軍委之下設立特務工作處。特務工作處隸屬於中央軍委(此時的中央軍委又稱軍事部),首任軍委書記周恩來、秘書長王一飛、參謀長聶榮臻。特務工作處也叫特務科,機關成立時駐地在武漢三鎮的漢口余積裡12號。有史料稱中共特務工作處為“中國第一個現代特務組織”,先於國民黨的“中統”和“軍統”成立。
中共中央從武漢遷往上海后,特務工作處也於1927年8月底由武漢遷往上海,成為中央特科的班底。也就在這個時期,回到上海的項與年加入了中央特科三科。中央特科下設4個科,三科又名行動科。這個科的主要職能是懲辦叛徒和敵特、內奸。對外則以“紅隊”“打狗隊”著稱,“紅隊”即“紅色恐怖隊”之意。對黨忠誠機智勇敢的項與年進入行動科后,很快成為主力隊員。
1929年8月24日,廣東農民運動領袖彭湃等人正在上海滬西區新閘路經遠裡中央軍委的秘密機關開會。突然,英租界工部局巡捕房的幾輛紅皮鋼甲車風馳電掣而來,會場被武裝巡捕包圍,彭湃和參加會議的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中央軍委委員兼江蘇省軍委委員楊殷、中央軍委委員顏昌頤、邢士貞等同時被捕。事后,周恩來親自組織劫囚車,他下令時說:“這一次不僅行動科全體出動,特科各部門凡是會打槍的同志都要參加行動!”
8月28日,中央特科出動大批人員趕到上海楓林橋,扮作一家電影公司的外景隊。他們將攝影機架設在公路邊,將部分槍支藏在攝影機內和幾個沉重的道具箱裡。行動中,腰揣勃朗寧手槍化裝成商人的項與年一直壓低禮帽,在前面幾十米處觀察,等待下手。但是,最終因為敵人的囚車提前通過,行動功虧一簣。幾天后,彭湃、楊殷、顏昌頤、邢土貞在龍華警備司令部被敵人殺害。
就在彭湃等被捕的當天下午,特科的情報科就通過內線查明,出賣彭湃等人的叛徒就是白鑫。白鑫是湖南常德人,黃埔四期生。南昌起義部隊南下時,白鑫隨部隊撤到廣東海陸豐地區,與彭湃領導的農民武裝會合,被提升為團長。1929年初,白鑫隨同部分中央領導人到上海,在中央軍委任秘書。在國民黨的血腥屠殺下,他害怕了。一個月前,白鑫向國民黨上海市黨部常委、情報處長范爭波秘密自首。他將中共中央和江蘇省軍委的情報提供給國民黨, 以換取巨額的獎金,並且作為自己今后飛黃騰達的墊腳石。
周恩來得知這個情況后神情激憤,異常嚴厲地說:“對於這個無恥叛徒,特科必須堅決予以處決!”
按照周恩來的指示,中央特科立即著手偵察白鑫的行蹤,搞清了白鑫藏身的准確地點是法租界霞飛路(今淮海路)和合坊43號范爭波住宅內。中央特科負責人陳賡立即在緊靠范爭波公館的一幢樓房裡租下了三樓的一個房間,帶領項與年等隊員日夜觀察43號的動靜。
白鑫盡管住在范爭波公館裡,晝夜有持槍的警衛保護,仍然深感處境危險,惶惶不可終日。於是,他向國民黨請求讓他出國去意大利,躲過風頭再回來。而特科根據內線提供的情報,已經掌握了白鑫動身的時間、乘坐的輪船,並且知道了范爭波將派汽車送他去碼頭等情況。
中央特科決定在白鑫動身這天將其處決。項與年在秘密碰情況時,緊緊攥住槍柄說:“這次一定要將他當場擊斃,一旦出國,就不好辦了。”
這天晚上,躲藏了幾個月的白鑫終於在范公館門口出現了。在夜幕掩護下,白鑫由范爭波及幾名武裝警衛陪同悄悄向距公館門口不遠的汽車走去。白鑫一看見汽車立刻就加快了腳步,恨不得一步跨上車,趕緊離開。車門剛剛拉開,白鑫正要俯身上車,突然一聲“白鑫”的吼聲,猶如晴天霹靂傳來。白鑫等人渾身一抖。這時,項與年與七八個隊員像從地下冒出來的一樣,從三面沖過去,不等范爭波的保鏢掏槍,他們已經先行開火。槍口在黑暗中噴射火光,槍聲在狹窄寧靜的弄堂內響起。一個保鏢當即栽倒在地,另一個保鏢舉槍還沒有來得及扣動扳機,就被擊中頭部死亡。負傷的白鑫一邊掏槍一邊拔腿向北狂奔。項與年與另一個隊員緊追不舍,終於將白鑫打死在71號門根下。
頻道精選:
![]() |
相關專題 |
· 期刊選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