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新浪網轉載了《揚子晚報》的一則專題新聞報道,題為《張學良隨從所拍數千張淞滬會戰照片曝光》,文中還附了四張照片,反映日軍於1937年轟炸上海,名噪一時的“大世界”被炸成廢墟,上海街頭尸橫遍地等慘烈景象。
據稱,這批由一位名叫裡昂的美國人在淞滬戰役期間所拍攝的照片共有數千張之多,是一位蘇州商人楊先生去年從美國的一次拍賣活動中花重金購得,並帶回國的。這則爆炸性的新聞在新浪網上一經公布,便立即引起了網民們的熱烈反應。
浙江大學博士生導師沈弘教授在第一時間對此說法提出了質疑。
《張學良隨從所拍數千張淞滬會戰照片曝光》所附的照片中,報道的內容並非屬實:上海“大世界”被炸實際上是由於中國空軍的失誤所造成的﹔而且其中第四張照片中的拍攝者並不是所謂的美國人裡昂,而是英國《每日電訊報》特派記者彭布羅克·斯蒂芬斯。
此外,這批照片也並非首次在國內問世,而是在淞滬戰役期間就已經發表在《倫敦新聞畫報》上,相關的報道也早已譯成中文並在國內出版。(參見由本文作者沈弘編譯的《抗戰現場:<倫敦新聞畫報>1937-1938年抗日戰爭圖片報道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第4頁)
關於中國空軍造成的這次誤炸慘案,其實西方媒體有非常詳實的報道,只是由於當時中國有新聞管制,使得廣大民眾和歷史研究者們往往對此不得而知。在《倫敦新聞畫報》1937年8月21日第310-311頁上有下列報道:
悲劇性的中日上海戰爭:公共租界的外灘被炸
中日在上海的軍事沖突是以一個可怕的災難作為開始的——即8月14日,炸彈落在了公共租界上。約有1040人,包括11名外國人,被炸死。當時的公共租界裡擠滿了難民,街上人山人海。那天早上,日本海軍的旗艦“居相扑號”和其他一艘軍艦兩次受到中國飛機的襲擊,后者將大量的炸彈扔在了黃浦江裡。到了下午,中國飛機再次前來轟炸日本軍艦,並且受到了猛烈的高射炮火攔擊。有人看到一架飛機投下了兩顆炸彈,后者落在西藏路與愛多亞路交叉的地方,即公共租界與法租界的邊界上。這些炸彈炸死了450人,炸傷了850人。后來,又有兩顆炸彈落在了南京路跟外灘接壤的華懋飯店和匯中飯店的中間,又造成了數百人的傷亡。
這兒需要說明一下背景的是,在前一天,即1937年8月13日,日本用軍艦運送大批的海軍陸戰隊員在上海的吳淞口登陸,悍然發動了全面的侵華戰爭。為了阻止日本的侵略,國軍的空軍部隊也隨即派遣轟炸機從杭州筧橋機場起飛,前去轟炸停泊在上海吳淞口的日軍軍艦。屬於上海公共租界的虹口地區是以日本人為主的租界,日軍在那兒設置了密集的高射炮群,用以狙擊國軍的轟炸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