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雷鋒被樹為典型始末 

孟紅

2014年04月24日15:0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黨史文苑》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1963年3月5日,《人民日報》發表了毛澤東的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從此全國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學習雷鋒的活動。直至半個多世紀以后的今天,雷鋒精神仍然在中華大地上被提倡和盛行著。那麼,雷鋒是怎麼被樹為典型的?誰是最早宣傳雷鋒的人?這些在當年並不算什麼新聞,而今天道來卻是十分珍貴。

陳廣生:中國第一個寫雷鋒事跡和宣傳雷鋒精神的人

現已離休的沈陽軍區政治部干部、著名軍旅作家陳廣生是雷鋒生前的親密戰友,是雷鋒事跡和雷鋒精神的重要見証人。他從1955年到1963年,曾在雷鋒生前所在團工作了8年,開始做理論教員、宣傳干事,又做俱樂部主任。1960年1月,在歡迎新兵大會上他結識了雷鋒,從此便和雷鋒結下不解之緣。他在雷鋒生前,就寫過很有影響的記述雷鋒事跡的報告文學《向陽坡上長勁苗》。該報告文學后來改編成《雷鋒的故事》,這是全國第一部完整介紹雷鋒生平事跡的專著。雷鋒犧牲后,他為宣傳雷鋒事跡做了大量的工作。從那時起,寫雷鋒、講雷鋒幾乎成為陳廣生生活的全部。他因此被稱為播撒雷鋒“火種”的人,中國第一個寫雷鋒事跡和宣傳雷鋒精神的人。他一輩子寫雷鋒,從1960年至今,他已經寫出的諸如《偉大的戰士》和《雷鋒傳》等有關雷鋒的書籍達13本之多。

陳廣生與雷鋒結識很早。早在1960年1月8日,他就與剛剛入伍的雷鋒交上了朋友。當時團裡在操場召開歡迎新兵入伍大會,身為俱樂部主任的陳廣生,主持了會議。那天風特別大,漫天飄著雪花。一個新兵代表上台剛說一句話,一陣風就把他手中的講稿吹亂了,怎麼展也展不平。陳廣生擔心他講砸了,想上去幫一把,沒等伸出手,不料,那個小戰士把發言稿一團巴塞進衣袋,來了個即興發言,而且一點也沒卡殼兒。那時,陳廣生便暗暗記住了這個個頭不高、嗓音洪亮的小戰士雷鋒。一散大會,陳廣生就拽住雷鋒,和他聊了起來……

拍攝於20世紀60年代的電影《雷鋒》真實地刻畫了雷鋒在部隊中的生活。雷鋒為災區捐款的事情確有其事,但並不是雷鋒親手將慰問信連同100元錢送到救災指揮部,而是通過一封信寄到了遼陽市委。這封信至今仍保留在雷鋒紀念館,在它旁邊放著的就是遼陽市委發到部隊的表揚信。同一時期,連隊駐地撫順望花區和平公社成立,雷鋒也送去了100元錢,這樣又有了發自和平公社的感謝信。當時的團領導韓萬金政委看到這兩封信后,下定決心要培養雷鋒、宣傳雷鋒。

雷鋒拿出200塊錢去支援別人,大家都奇怪,新兵一個月的津貼才6塊錢,雷鋒哪來那麼多錢?但是想想他工作好幾年才當兵的,用一句話說就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他就攢了200元錢,全部奉獻出來了。

1960年7月,雷鋒所在團准備授予雷鋒為“節約標兵”。認准了雷鋒這個典型的韓政委開始琢磨怎樣把雷鋒的事跡展開宣傳,而第一步就是由誰來寫一份上報下發的材料。他考慮到陳廣生與雷鋒比較熟悉,便指派陳廣生來寫雷鋒的事跡材料。

陳廣生回憶說:“我一聽挺感興趣的,雖然不是我的職責,但是一聽說要了解了解雷鋒,我說我去。到雷鋒連隊採訪兩天,和雷鋒談了幾次話,到和平人民公社找了黨委書記,我記的錄,搞了兩天材料,大概有萬把字,我給材料起個名,叫雷鋒同志模范事跡材料。團裡領導當時要求很嚴格,一是一,二是二,不許有水分,這個事情是真的就是真的,不是真的就不要寫。為了慎重,我叫雷鋒看這個稿子,雷鋒看到有模范兩字不高興了:我模范啥,我哪模范,我還新兵呢,當兵不到一年,這點事都是應該干的,這有啥模范不模范的。我們很嚴肅地說,這是首長定的,黨委定的,一定要搞好,馬虎不得,你好好看。雷鋒不敢不看了,他真改了幾個地方,該劃掉的劃掉,他說這個題目不好,我不要這個模范,劃掉,他自己劃,他寫了兩句話:‘解放后我有了家,我的母親就是黨。’說句心裡話,我所以和雷鋒結了不解之緣,就是從這兩句話開始的。”

經過採訪雷鋒本人並到雷鋒所在運輸連調查后,陳廣生寫出了《雷鋒同志模范事跡》這份材料。這個材料經團領導審查,以團政治處的名義加按語,下發到團屬各連隊。從此,一個學習雷鋒的熱潮首先在雷鋒所在的團展開了。也就是從那時起,雷鋒一直活在陳廣生的心中,活在他的筆下。

1960年9月,雷鋒榮立了二等功﹔10月又加入中國共產黨﹔11月他以“模范共青團員”的身份,被沈陽軍區首屆團代會邀請為特邀代表。

這一連串禮遇和桂冠,使陳廣生看到了雷鋒身上具有的那些不同尋常的寶貴精神財富,促使他不得不再次拿起筆來。於是,他決定嘗試著用報告文學的體裁進一步宣傳雷鋒。

為趕寫稿子,陳廣生常常忙到半夜,甚至通宵達旦。因不能按時起床出操,當時的團政委韓萬金還批評過他。但韓政委同時也表揚和鼓勵他寫雷鋒。為讓他集中精力,還特意在沈陽軍區工程兵部招待所給他要了一間房子。陳廣生覺得身上的擔子很重。為把稿子寫得有深度且真實感人,他兩度深入到雷鋒入伍前工作過的鞍鋼化工總廠和弓長嶺鐵礦採訪。經過數十個日夜苦戰,他完成了4萬多字的《向陽坡上長勁苗》的初稿。

但這篇作品並沒有很快問世。不久,因為參與電影《地雷戰》的創作,陳廣生離開了撫順。此時,由於《解放后我有了家,我的母親就是黨》這篇材料已經下發上報,雷鋒成了全團指戰員中的模范人物,團黨委決定樹立雷鋒為全團艱苦奮斗的“節約標兵”,號召全團官兵都要像雷鋒那樣克勤克儉、艱苦奮斗,共同度過我們國家經濟生活遇到的暫時困難。由此,雷鋒的名字在全團叫得更響了。

陳廣生到北京工作一年后又回到團部。一天,韓政委鄭重其事地對他說:“你的文章得想辦法發出去,但你在外工作一年多,你知道一年多雷鋒啥樣?你現在別干其他工作了,我建議你到雷鋒班去,再生活幾天,你把這一年來雷鋒是怎麼當的班長,怎麼成為撫順市的人民代表,怎麼獲得撫順共青團優秀輔導員的獎勵,怎麼參加軍區首屆設備代表會議的這些事,都補充到裡面,給部隊做個讀物。”

陳廣生聽從領導的安排,去對雷鋒進一步採訪與了解。當時雷鋒在鐵嶺單獨帶著一個班執行國防施工任務,帶著5輛車、十幾個戰士組成的加強班,為施工部隊拉糧拉菜,做一些后勤保障工作。由於工作特別忙,陳廣生去了幾次都扑了空。有一天,終於趕上雷鋒和喬安山剛要出車執行任務,他跑了過去。

陳廣生對這段往事的細節依然記憶猶新,他回憶說:“我抓到車門敲敲窗,跟雷鋒出趟車,從山區到市裡的路特別不好,山區都是盤山路,雷鋒小心翼翼開車,也不說話,我就把我的意思說了,我說你把這一年的事給我說說。他不吱聲,走到平路上,走到很寬的路上,他說主任別再寫了,我都怕了。我說你怕啥?他說你看我領了一個班,也不是我一個人,我手下十來個人呢,五六台車,你看看這路,萬一哪個戰士我管理不善,哪台車子一翻出事了,你看我還先進不先進,我真怕了。你說我干點事,我干啥了,你寫了一大篇子,我干了別人沒干嗎,不都干了嗎,你看看把我的照片也登在報上。他說主任我說心裡話,我不願意出什麼名,有啥名可出,如果不是新中國成立,不是共產黨救了我,我早死了,能活到現在嗎?我沒別的心情,就想好好干,做點實際事,報答黨對我的撫育之恩。我也沒話說了,后來我就沒寫了,我說算了,人家都說不願意我寫了。政委說不行,他不願意寫他自己,我做黨委書記我不能這樣,我認准了,這個事就得宣傳,有的人想出名卻出不了名,他不出名是我的責任。我就按照這個指示,到了營口寫這個報告文學……”

1962年8月15日,正當陳廣生帶著欣喜的心情去營口改寫關於雷鋒的報告文學時,不料,團裡韓政委叫人打電話告訴他,盡快趕回來參加雷鋒的治喪活動。陳廣生得知雷鋒犧牲的消息后悲痛萬分,並連夜返回駐地。在醫院雷鋒遺體旁,陳廣生淚流滿面。他聽到雷鋒所在連副連長說:“你死了,不如我死了……”此時此刻在他心裡翻騰的也是這句話。陳廣生參加了治喪小組的工作,同組織股長一起給雷鋒寫悼詞。他又去租禮堂,寫挽聯,籌備追悼會,向各有關單位、部門、人士發訃告。開追悼會那天,一些小學生、老師和其他百姓把自己親手制作的花圈,擺放在雷鋒的遺體旁,個個淚濕滿襟。不請自來的學生、工人、居民特別多,小禮堂根本裝不下。為了讓門外的群眾能聽到追悼會的情況,陳廣生親自扯線爬到門上去安了個大喇叭……

雷鋒生前輔導過的建設路小學和本溪路小學的少先隊員們,聽到雷鋒叔叔犧牲的消息都大哭了一場,他們派代表到部隊說:“我們見不到雷鋒叔叔,也要看看他用過的東西。”韓政委當場答應:“一定要滿足孩子們的願望。”遂把這項任務交給了陳廣生。陳廣生選定空置的營房,領十幾個人粉刷四壁,然后把雷鋒的遺物,大到皮箱,小到鞋帶,用過的武器,讀過的《毛澤東選集》,日記本和筆……一件件展出來,陳廣生還分別在綠膠合板上書寫了說明詞。一切准備停當,便請了兩個小學的同學們來參觀。這個展覽一下子轟動了,學校、工廠紛紛組織人來參觀,應接不暇。共青團撫順市委領導看了以后立即建議把展覽搬到市裡,增加圖片,在更寬敞的環境裡展出,讓更多的人從雷鋒身上汲取精神力量。緊接著,沈陽市也復制了一套在市文化宮展出。北京軍事博物館也來了人,提出雷鋒是軍人,他的全部遺物原件要由軍事博物館收藏,遂全部展品搬到北京展出,照原樣復制了一套留給了撫順。

送葬的路上,陳廣生看到,撫順市男女老幼,數以萬計的人群涌上街頭,含淚送雷鋒。如此激動人心的場面使陳廣生徹夜難眠:一個普普通通的士兵,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也沒有卓越的功勛,為何受到如此的愛戴?陳廣生的心靈受到極大的震憾,暗下決心一定要把雷鋒事跡寫好,讓全國甚至普天下的人都知道雷鋒,學習雷鋒。

陳廣生沉痛地回憶說:“一個戰士,在區政府的禮堂裡開追悼大會,軍區有花圈,市裡有花圈,市裡領導干部還要出席,人裝不下呀,沒請那麼多人,院子裡卻滿了,臨時不得不設一個喇叭在樹上,但你隻能管院子裡頭,街上都滿了,老百姓自己扎白花。萬人空巷。”

幾經修改,陳廣生終於完成了5萬余字的報告文學,並很快連載在《撫順日報》上,又陸續發表在《解放軍報》和《中國青年報》上。

1963年3月5日,首都各大報紙發表了毛澤東主席“向雷鋒同志學習”的題詞。這時,陳廣生深深意識到,他還應為弘揚雷鋒精神做些什麼。為此,陳廣生從1964年秋到1996年春,先后11次赴湖南,並多次到鞍山、營口、撫順等地搞調查,最長的一次達半年之久,細致地採訪了雷鋒的老師、同學、親戚、鄰居30多人,掌握了有關雷鋒生平的第一手資料,為進一步充實完善雷鋒的事跡,展示雷鋒精神,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隨后,他寫出《雷鋒的故事》和《雷鋒軼事》兩本書,得到了解放軍總政治部、共青團中央、沈陽軍區、解放軍文藝出版社的表彰和獎勵。陳廣生沒有就此滿足,也沒有就此打住,他一直不停地寫,通訊、散文、報告文學、評論,不管什麼形式,什麼體裁,隻要能宣傳、贊美、歌頌雷鋒,他就寫。轉眼到了2002年,人們原以為年逾古稀的陳廣生該休息休息了,然而他卻毅然決定,再把雷鋒的事跡編寫成電視連續劇。他和著名詩人胡世宗一道,從雷鋒16歲寫起,洋洋洒洒,一路寫下來,一直寫到雷鋒22歲……經過歷時一年的艱苦跋涉、奮戰,《雷鋒》這部電視連續劇劇本和長篇紀實報告文學誕生了,在春風文藝出版社的支持下,成為獻給紀念學雷鋒40周年的一份厚禮。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吳思瑤、謝磊)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