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芳
抗戰中鼓舞人民瓦解敵軍的戰歌
《沂蒙山小調》在抗日戰爭期間就廣為傳唱,並成為鼓舞人民、瓦解敵軍的著名戰歌。曲作家李林的生前好友、著名作曲家商易回憶道:“我第一次接觸這首民歌是1944年。當時我正在日寇盤踞的濟南市讀中學。一位高班的同學悄悄地唱給我聽,說是從魯南抗日根據地傳過來的。在那長夜漫漫的敵偽統治區,聽到這樣的民歌,真像數九寒天扑面吹來一陣溫暖的春風,又像渴飲一杯清冽的泉水沁人心脾,頓時感到無比振奮——人民在戰斗,中國不會亡!”
肖民和傅泉是抗大文工團的團員,肖民回憶當年打臨沂城時滿懷深情地描述說:“1945年,八路軍准備解放魯南重鎮臨沂城,盤踞臨沂城的偽軍司令王洪久部打出國民黨旗號固守。攻城前夕,領導派肖民和傅泉去做瓦解敵軍的工作。他倆來到城牆邊,趴在護城河外的屋脊上,高聲喊道:“日本鬼子馬上就要完蛋了,你們不要再替他們賣命了!沂河兩岸的人民受盡欺凌,八路軍即將攻城解救臨沂的百姓,你們朝天開槍就算還有中國人的良心。現在,我用小提琴拉一曲《沂蒙山小調》給大家聽。”於是,肖民爬上屋頂,平躺著拉了起來,臨走,聽到喊話的偽軍朝天放了數槍,算是對他倆的回應。
今天沂蒙山小調旅游區因《沂蒙山小調》誕生在該地得名,是沂蒙山著名的革命紀念地、全國青少年傳統教育基地,每年來自全國各地的旅游者不僅享受白石屋村山清水秀的自然風光,而且了解、學習到革命戰爭時期沂蒙山人民對黨、對解放軍的熱愛,對革命戰爭勝利的貢獻。陳毅元帥曾含淚說:“我就是躺在棺材裡也忘不了沂蒙山人民。他們用小米供養了革命,用小車把革命推過了長江!”當我們在《沂蒙山小調》誕生地聽著小調,聽著革命戰爭年代沂蒙人民對解放軍子弟兵一幕幕感人的故事,我們內心會受到強烈震撼,深深理解陳毅元帥的話,中國革命的勝利的法寶之一,就是黨和人民血肉相連的魚水關系。
![]() | ![]() |
相關專題 |
· 期刊選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