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二年,呂其明獲影片《城南舊事》金雞獎最佳音樂創作獎。
呂其明在創作中。
紅旗頌·總譜封面。
呂其明在構思新作品。
管弦樂序曲《紅旗頌》自上世紀60年代首演以來,其優美的頌歌主題和一往無前的氣勢激勵和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這部作品還經常被電影、紀錄片、電視片、文藝廣播、新聞報道和各種慶典活動作為背景音樂所廣泛引用,成為我國音樂舞台上演率最高、廣播電視播放次數最多的音樂作品之一。 40多年來,《紅旗頌》已經與億萬人民產生共鳴,成為了時代的強音。
83歲的呂其明老人,已經記不清自己到底聽過多少遍《紅旗頌》了。但每一次當《紅旗頌》那激越高昂的旋律響起時,便像47年前的那個春天伴著熱淚寫下這部作品時一樣,他仿佛又看到,鮮艷的五星紅旗在激昂的國歌聲中,正迎著東方旭日和滿天霞光冉冉升起。
呂其明寫下這部感人至深、催人奮發的作品時才35歲。如果只是聆聽音樂而不了解作者,誰又能想到呂其明完成這部史詩般的紅旗頌歌時,是如此的年輕。這部交織著血與火、奮斗與犧牲、信念與追求、沉思與激情、勝利與光明的交響詩篇,似乎與他年輕的生命隔著一段距離。其實,呂其明正是用他對紅旗最為直接和深刻的生命體驗,寫就了這部歌頌中華民族、中國共產黨人、革命軍隊和人民共和國的華彩樂章。
賀綠汀引他走上了創作之路
呂其明為很多革命題材電影譜寫的音樂作品,都帶有強烈的抒情色彩以及對革命時代的一種激情,這與他10歲便參加革命的軍旅生活不無關系。呂其明說:“我1930年出生,1940年就參加了新四軍。有很多朋友都這樣問我,那時候是不是很有覺悟去抗日打鬼子。其實不完全是這樣,我參加新四軍主要是因為父親是革命隊伍中的一員,是他帶著我們全家參加了革命。 ”
從參加革命到新中國誕生,整整9年,呂其明從一個10歲的孩童成長為一個有理想有信念的革命青年。呂其明11歲時,父親將一把名為“掌心雷”的小巧精致的德國手槍送給他,鼓勵他英勇斗爭﹔15歲時,他在黨旗下庄嚴宣誓,成為了戰爭年代為數不多的青年共產黨員﹔17歲時,他已經成了“老兵”帶著一個營的新兵走上了前線。
呂其明對音樂產生喜愛、受到啟蒙,也是在這段抗日戰爭的日子裡。
那是1942年的春夏之交,大音樂家賀綠汀從上海來到淮南抗日根據地,為其開展音樂指導工作。一個皓月當空的晚上,賀綠汀在樹下練小提琴,發現不遠處坐著一個孩子,正在全神貫注地聆聽他拉貝多芬的《小步舞曲》。“原來世界上還有這麼美妙的音樂! ”一曲終了,他還沉浸在迷醉的狀態中。賀綠汀走過來親切地問,你叫什麼名字啊,多大了?他一一作了回答。當賀綠汀知道他隻有小小的年紀時,便對他說:“你讓父親想辦法為你買一把小提琴吧,你現正是學琴的好時候。”“可以說從那個時候起,我就得了小提琴的相思病。”相隔67年,呂其明還清楚地記得當時的那一幕。
3個月后,賀綠汀去了延安。但賀老師的鼓勵在呂其明幼小的心裡埋下了音樂的種子,促使呂其明走上了音樂創作的道路。
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
1949年冬,上海電影制片廠在剛剛解放的上海誕生,呂其明隨他所在的華東軍區文工團集體轉業到上海電影制片廠。那時,他的主業是拉小提琴,直到1951年因管弦樂團解散而調入北京電影制片廠任電影作曲,幾年后他又重新回到上影廠,開始為故事片作曲。 1956年,他完成了《鐵道游擊隊》和《家》兩部影片的音樂創作,其中一曲優美動人的 《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至今仍在人民大眾中廣為流傳。
僅1958年一年中,呂其明就相繼完成了《鐵窗烈火》等7部影片的音樂作品。此時,隻讀過4年書,10歲參軍、15歲入黨的呂其明深感隻有進行更多學習,才能跟上快速邁進的時代步伐,才能用才華和勤奮為人民服務。在組織的關懷下,他於1959年進入上海音樂學院學習,並在隨后的幾年裡相繼完成了故事片 《紅日》(合作)、《白求恩大夫》、《霓虹燈下的哨兵》的音樂創作,同時他還創作了交響樂 《鄭成功》(合作)、交響詩《鐵道游擊隊》等,用音樂譜寫了一部又一部共產黨人和革命英雄的動人詩篇。
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非常講究集體創作。《鐵道游擊隊》的歌曲應該怎麼寫,攝制組有不同的聲音。有人提議寫成進行曲,以表現鐵道游擊隊的革命英雄氣概﹔有人建議要寫得浪漫一點……而從戰爭年代一路走來的呂其明卻認為,游擊隊員不過是“身穿百姓衣,頭扎白毛巾,身挂子彈袋,手持套筒槍”的老百姓,應與農民有著一定的共性,所以絕不能把那種洋腔洋調強加在這些土八路身上。“在他們口中隻能唱出民間的、民歌風格非常濃郁的曲調”。
為了讓游擊隊員那種革命浪漫情懷和英雄主義很好地結合在一起,呂其明作了大膽的嘗試。開始,“西邊的太陽就要落山了”非常抒情,非常平靜﹔而到了“爬上了飛快的火車”時,音樂突然加快激昂起來,表現出游擊隊員們英勇殺敵的那種堅韌勁兒。 “當時寫這首歌曲的時候,非常順暢,就好像是打開了一扇閘門,水就噴瀉而出了。沒有任何的修改,真是一氣呵成。”半個多世紀過去了,這首歌已成為了膾炙人口,家喻戶曉的優秀歌曲,至今仍魅力不減。成為呂其明前期創作風格的代表作。
在上世紀的五、六十年代,電影都是以描寫革命戰爭時期的題材為主,呂其明的音樂也主要是以歌頌革命戰爭為主。改革開放后,電影的題材更廣泛了,他在創作上也有了很大的擴展空間,“這些作品對我來說真是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故事片《城南舊事》的音樂創作花了近10個月的時間,傾注了他大量的心血。最后一段,小英子和父親在醫院裡告別,更見其創作上的一番匠心。在長達5分零6秒的畫面上沒有一句台詞,隻有畫面和音樂。此時音樂發揮了它獨特的作用,直到電影結束,很多人還愣著坐在那裡,融入到了影片的情節裡,半天也回不過神來。如此長的音樂段落在電影裡是少有的。該片榮膺第三屆電影“金雞獎”的“最佳音樂獎”。
1990年,呂其明已經到了退休的年齡。雖然那個時候電影日趨商業化,但這一時期呂其明在音樂創作上還是涌現出了不少成功的作品,比如電影《焦裕祿》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早在上個世紀60年代,呂其明就看到了有關焦裕祿的報道。當時,他幾乎是含著眼淚讀完了穆青撰寫的《縣委書記的好榜樣——焦裕祿》這篇文章。所以當導演邀請呂其明為這部影片作曲的時候,他欣然答應了。
呂其明隨后來到了焦裕祿曾經生活工作的地方,在那裡收集了很多資料,他還和焦裕祿的夫人和女兒交上了朋友並得到了他們不少幫助。譜曲工作歷時半年多,這期間呂其明普遍地征求了各方意見,初稿完成后先唱給導演聽再唱給演員聽。最后在交給誰唱時犯了難。此時正值年底,制片主任一時找不到合適的人,而片子一定要在年底前完成。正在著急時,有一天,導演忽然聽到一個粗獷的嗓子正在哼唱這首歌,導演循著聲音看過去,原來竟是扮演焦裕祿的演員李雪健。導演試探地問呂其明,可否讓李雪健試一試?就這樣,這首歌最后由扮演焦裕祿的李雪健自己來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