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中共晉察冀第“40”號特工陳卓毅

劉 岳

2014年05月07日11:15   來源:中共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

原標題:中共晉察冀第“40”號特工陳卓毅

二、日偽石門市代市長

陳卓毅回國后,黨組織派中共北方局東北軍第53軍工作委員會的孫志遠和陳卓毅秘密接觸,形成單線聯系。

七七事變后3個月,被中共53軍“工委”發展為秘密黨員的東北軍53軍116師346旅691團團長呂正操,率全團官兵舉行抗日誓師大會,改稱“冀中人民自衛軍”,孫志遠出任黨代表。1938年4月,統一整編冀中抗日武裝為八路軍第三縱隊,呂正操任縱隊司令員兼冀中軍區司令員,孫志遠任政治部主任。

當時冀中根據地兵工廠需要大量銅材制造武器彈藥,因日軍封鎖和邊區政府財政困難,以致銅材和緊缺物資購運渠道不暢。孫志遠找到陳卓毅,希望他通過“三爺”陳楚才打開為根據地運送銅等緊缺物資的通道。於是,陳楚才、陳卓毅叔侄倆通過石門市棉花制品廠廠長周英輝,為邊區政府輸送廢舊有色金屬、棉花、醫療器械和通訊器材等。

除了輸送物資,陳卓毅還發揮自身的社會關系優勢,秘密獲取日軍的情報。 早在1937年10月10日,日軍華北方面軍第14師團佔領石門(今石家庄市)。不久,將石門歸在北平成立的偽“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管轄。1938年1月15日,日軍決定對石門建市,派馬鶴儔負責石門市公署(即偽市政府)籌建並任籌備處處長,開始第二次籌備建市。馬鶴儔曾任石門商會會長,當時是石門正豐煤炭公司運輸處主任,由於出面組織石門臨時治安維持會,協助日軍維護地方秩序,所以被日軍選中,成為偽“市長”人選。1939年10月7日,偽石門市公署成立,馬鶴儔任市公署第一任市長。同時,偽石門市公署開始招募政府官員。 孫志遠得知這個消息后,馬上想到了陳卓毅:留日學生、名門望族子弟,條件太有利了。於是,建議陳卓毅借此機會打入偽石門市公署,開展秘密情報工作。

要進入偽石門市公署,那得有門子、有關系。陳卓毅迅速梳理了自己的各種關系,鎖定了一個人:日本東應大學同學、現任駐保定市的日軍華北警備司令部副官(翻譯)彭 × ×。 老同學彭副官還真給面子,經他的推薦,陳卓毅以留日學生和富甲子弟的身份,被聘為石門市代理市長兼社會局長、石門正報社社長。經組織同意,他的留日同學馮士杰出任石門市社會局衛生科科長。

1940年,中央社會部同意中共北方分局社會部部長許建國部長的請示,將中共北方局華北聯絡局管理的何鬆亭、謝甫生以及他們聯系的平津、東北情報組織、工作關系全部移交北方分局社會部。北方分局社會部確定情報派遣科科長謝甫生為陳卓毅單線領導,由謝甫生、何鬆亭與他秘密接頭。 由於有彭副官的關照,再加上陳卓毅的顯赫家世、留日背景,沒人敢懷疑他的身份。不久,何鬆亭由天津來到石門,並以老鄉的名義住在陳卓毅家。幾天后,陳卓毅發現家周圍有日偽特務盯梢。

兩人分析認為有二種可能:一是何鬆亭從天津來時就被跟蹤,二是石門市日本特高科科長黑田對陳卓毅有所懷疑。 為証實他們的分析,陳卓毅立即見了老同學彭副官,彭副官表示幫忙查一下。結果第二天盯梢的就撤走了,這初步証實盯梢者就是特高課黑田的人,但不清楚為什麼要盯梢何鬆亭?為保護何鬆亭的安全,陳卓毅利用石門市代市長的身份,用市警察局偽警送何鬆亭離開石門返回天津。 何鬆亭回天津后,立即向許建國、謝甫生匯報。許、謝兩位領導認為:陳卓毅已暴露,為了不引起特高課的懷疑,叫他與馮士杰以輔佐三爺陳楚才辦實業的名義,向石門市偽政府提出辭呈,立即返回北平,正式轉入中共北方分局社會部系統,並繼續保持和彭副官的聯系,為今后收集情報打下基礎。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吳思瑤、謝磊)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