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岳
一、東京反帝大同盟的骨干
1909年,奉天首富家族戴家房子村老陳家長門又添了個大孫子,他就是被視為陳氏家族未來掌門人的陳卓毅。爺爺陳子章非常喜歡這個大孫子,到了該上學的年齡,親自把他送到於家房子學校讀書。15歲那年,他瞞過爺爺奶奶,乘家中運貨的馬車去了奉天,找到三叔陳楚才,從此在奉天同澤男中(今沈陽同澤中學)讀書。
1931年,陳卓毅和同學在奉天大帥府北后牆張貼傳單時,被帥府警衛發現抓了起來。陳楚才把侄子保出來后不久,他離開奉天前往北京的燕京大學短期出國培訓班學習。1935年初,陳卓毅考入日本東京法肆大學,攻讀土木建筑專業。當時他已認識到靠實業難以挽救祖國多舛的命運,不久就中止了土木專業的學業,轉到日本東應大學學習政治法律。 日本帝國主義佔領中國東北后,引起廣大留日中國學生的強烈不滿。1935年秋,陳卓毅、張為先、丁宜三位東北名門望族子弟在日本發起創建“東京反帝大同盟”。
“東京反帝大同盟”表面上是讀書會形式,但有綱領、章程、嚴格的紀律,主要任務是學習革命理論,宣傳抗日救國思想,調查日本政治、軍事、經濟等情況。成立后,開展了多樣抗日活動,如秘密編寫4期《讀書雜抄》《前進》等進步刊物﹔到繁華市區和大學校園裡散放反對日本軍國主義的傳單﹔廣交朋友,收集政治、軍事和文化情報﹔在愛國留學生中秘密地發展會員等等。由於初期行動過於公開,引起了日本警方的注意,隨之轉入地下活動。1936年,東京帝國大學趙家賓、日本海軍學校何 × ×、於靜純等人先后加入東京反對帝國主義大同盟。
“東京反帝大同盟”成員多為富家子弟,他們放棄富貴和安逸,將生死置之度外,在日本帝國主義的老窩開展反日斗爭。他們的勇氣和才干引起了國共兩黨的注意,都派員前往日本與他們聯絡。 國民黨將領賴光大是陳卓毅的摯友,他把陳卓毅的情況向上峰匯報后,國民黨政府表示如陳卓毅同意為國民黨政府或軍隊工作,可直接授予少將軍銜。但他以回國輔佐三叔陳楚才創業為由而謝絕。而此時中共東北地下組織遭到破壞,身為共產黨員的張為先和丁宜不敢貿然接觸,隻得從其他渠道尋找黨組織。1937年,張為先回到中國東北后給何鬆亭(中共地下黨員)去信,暗示自己尋找中共地下黨組織。 不久,何鬆亭妻子到沈陽約張為先一起去北平。
1937年6月,張為先到北平,經何鬆亭介紹,與中共中央北方局華北聯絡局副局長南漢宸接上關系,向他詳細匯報了自己在英國入黨和后來到日本的情況。南漢宸表示:他負責將張為先的黨籍問題向中央報告,恢復黨的關系。同時指示:
(1)回東北組建情報網﹔
(2)收集日本在東北的軍事、政治、經濟情報﹔
(3)可能時建立電台﹔
(4)聯絡辦法一是通過何鬆亭,
二是在北平登報,派人聯系。1937年7月2日,張為先返回沈陽,立即發信通知東京的丁宜、陳卓毅立即回沈陽,建立東北情報組織。丁、陳二人返回東北后,東京方面的工作由東京帝國大學趙家賓負責。 東京反帝大同盟“三劍客”中,張為先是英國共產黨黨員,丁宜是中共黨員,而陳卓毅則由“憂國憂民”“反帝抗日”走向了黨的懷抱。東京反帝大同盟成為日后中共北方分局社會部領導的東北地下情報組織的前身。
![]() |
相關專題 |
· 期刊選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