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日,人民網黨史頻道連載了由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的《傳奇陳雲》。陳雲是新中國經濟建設的開拓者與奠基人,有“紅色掌櫃”、“經濟管家”和黨內理財能手的美譽。每當經濟發展關鍵時刻,毛澤東總是“國有難事念陳雲”,親自點將委以重任。本書描述了陳雲孤苦童年與艱難求學生涯,以及他的一生。以下為本書節選:
1961年8月9日,鄧小平在中央書記處聽取計劃會議匯報時,對財經部門貫徹調整方針不力的現象,提出了批評,說:“去年北戴河會議提出八字方針,究竟怎樣貫徹,一年多了還沒有具體化,各部、各地區和計委都沒有具體地安排。”
這年8月,中共中央再次在廬山召開工作會議,當時負責經濟工作的李富春講話說:“八字方針”提出以后,想調整,但總想在重工業生產已達到的水平上調整,結果延誤了時間。現在認識到,整個工業不后退,不退夠,不鬆動一個時期,就不能調整。
毛澤東和中央其他領導贊成這個意見,認為隻有退夠,調整好比例關系,才能使國民經濟健康發展。
9月5日,鄧小平在會上明確地說:“大躍進”躍過了頭,違反了客觀規律。過了頭的要退下來,退到這次調整的目標為止。退要退夠,調整要抓重點,工業集中力量加強煤炭,農業主要是糧棉。要宣傳提倡黨的實事求是的傳統。3年初見效,7年大見效。
毛澤東在會上也說,問題暴露出來了,將走向反面。但是對形勢的估計,他認為,當時已經退到山谷了,形勢是一天天向上升。
這次中央工作會議做出的“退夠了再前進”的決定,為時已晚。這一年,最初的計劃指標仍然很高,調整后的指標也不低,始終沒有放下“躍進”的架勢。結果,計劃執行情況相當差。
為此,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召開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參加會議的有中央、各中央局、各省市自治區黨委及地委、縣委、重要廠礦企業黨委和部隊的負責干部共7718人。這是我們黨在執政后召開的一次空前規模的大會,通常稱為“七千人大會”。
當時,人民大會堂春意盎然。7000多名干部翹首以待,希望能早一刻聽到領袖那富有啟迪心扉、撥動乾坤的恢宏之論。毛澤東偕劉少奇、周恩來、陳雲、鄧小平等中央領導人准時步上主席台。他步態輕鬆,面含微笑。瞬時,整個會堂響起暴風雨般的掌聲。毛澤東在大會上做了長篇講話,主題是民主集中制問題。毛澤東主動承擔了“大躍進”以來所犯錯誤的責任:“凡是中央犯的錯誤,直接的歸我負責,間接的我也有份,因為我是中央主席”。他對有些省委、地委、縣委“一切事情,第一書記一說就算靈敏”的錯誤行為進行了嚴厲的批評,明確指出“沒有民主,就不可能正確地總結經驗。沒有民主,意見不是從群眾中來,就不可能制定出好的路線、方針、政策和辦法”。
呼喚陳雲出來主持經濟工作,這不光是毛澤東的期望,也是中央領導眾望所歸。在這次大會上,毛澤東好幾次請陳雲在大會上發言。面對毛澤東熱切的目光,陳雲卻搖搖手,隻說了一句:“我對問題還摸得不清,以后再說。”面對“大躍進”所造成的亂得像一鍋粥的中國經濟,陳雲一直在深思著如何加以調整,挽回敗局。
這就是陳雲,講話從不隨便、必定是有所思才有所講的陳雲。思若已成,外面環境壓力再大,隻要事關黨的事業、人民的幸福,陳雲也會迎著風雨,義無反顧地提出自己的意見,哪怕這種意見在當時會顯得“和寡”。這是一種對黨的事業高度負責的精神,也是陳雲歷來的性格。但無所思或思未成,則寧可不講,這也是陳雲的性格。
頻道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