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沉甸甸的國家記憶

——寫在2014年“忠魂歸國”活動舉行之際

2014年06月13日09:27   來源:解放日報

原標題:沉甸甸的國家記憶

怒斥日本政要“拜鬼”

在仰光的一條老街,記者去拜訪95歲的遠征軍老兵劉大江。踏上昏暗陡峭的樓梯,手扶鐵欄杆,看著腳下,有種爬山的感覺。

好像老人走過的坎坷人生。

“啊呀,阿拉在緬甸70年,頭一趟碰到上海人。”劉大江一聽記者從上海來,立馬亮出一句上海話。他親熱地拉著記者坐在他身邊,大有他鄉遇故人的熟稔,盡管有些耳背,但聲音洪亮。他說,10歲時隨父親從安徽到上海,住在南市海潮寺附近,在上海度過了快樂的少年時光。但一場戰爭改變了他的生活軌跡。“九一八事變”,東北的戰火隨后一路向南,沒幾年就燒到上海,校園已不復平靜了。

“1937年,我十八歲,和幾個同學偷偷跑到南京,我特地投考了防空學校。為什麼?講起來很傷心啊,我在上海的時候,看到日本飛機炸死了太多無辜的平民,所以我選擇當高射炮兵。上戰場傷亡很正常,如果父母知道自己戰死會很傷心,於是幾個人決定一起改名。我中學時讀過蘇軾的 《念奴嬌》———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不是很豪邁嗎?於是,我們就改名叫大江,我叫劉大江,姓張的同學叫張大江,姓蔣的同學叫蔣大江。咱們也就是豪杰啦!”

劉大江穿上軍裝扛起槍,輾轉南京、武漢、貴陽、蘭州、重慶、印度、緬甸,在抗戰的硝煙中留下了一些生死的瞬間和一身的傷。在國家“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的號召下,他經駝峰航線到達印度。

“1944年反攻,前面的步兵和日本人打,我們汽車隊在后面送子彈給養。那個時候我們的槍變好了,湯姆森的沖鋒槍,一打啪啪啪啪地響,打得日本人節節敗退,我們就一路追。后來密支那也打下來了,把日軍的第18師團完全消滅掉了,這是一支參與南京大屠殺的部隊,我們在緬甸報了一箭之仇。那時在緬北打仗,美國人看到我們,都是洋裡洋氣地叫‘頂好頂好’,因為中國兵相當勇敢,無懼犧牲。”

劉大江老人很健談,坐姿筆挺,也不喝水,依然保持著軍人的作風。“1945年日本投降了,我們的隊伍要回國了。我想了想,說我不回去,因為國民黨回去要打共產黨,我們打日本人是死得光榮,中國人打中國人死了沒有價值。”

劉大江終究是個書生,即使上了戰場歸來,他還是覺得教書是天底下最有尊嚴的職業。如今,老伴已去世,他無子女,也沒退休金,都靠校友會和學生接濟,中國駐緬大使館已連續8年發給他慰問金。他經歷過殘酷的抗戰,早已看淡生死,甘於清貧和寂寞。但對日軍在二戰犯下的滔天罪行,老人依然憤怒不已,壯懷激烈。去年,老人因怒斥日本政要“拜鬼”,一時成為新聞人物。

2013年1月4日,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前往位於仰光市郊的一處陣亡日軍墓地祭拜。對於這個消息,日方封鎖得非常嚴密,直到前一晚,才最終確定行程。劉大江和當地一些華人華僑自發趕往現場表示抗議。劉大江當場怒斥道:“我們抗議的就是他不承認歷史,他們侵略(其他國家)的歷史,使得東南亞各國很多人民遭受了災難。我今年已經90多歲了,我還是要反對你們,你們這些日本人不知道悔過,是否還想讓軍國主義死灰復燃?!”幾位緬華人士打出的橫幅是:“向中國遠征軍英烈致敬”,“抗議日本軍國主義”,“抗議日本侵略行為”。在發現抗議的人群之后,麻生太郎一行匆匆祭拜,灰溜溜地離去。

提起此事,老人還是一臉怒氣,他情緒激動地對記者說:我想到了許多死去的戰友,當場爆發。

記者和劉大江老人道別時,握住了一雙有力的大手,仿佛握住了昨天,握住了歷史,更是握住了精神。

遠征軍老兵的心願

位於曼德勒以西的洪馬林,當年史迪威和孫立人率遠征軍從此撤退。旅緬遠征軍暨后裔聯誼會的副會長王玉順帶我們到親敦江邊,說:“遠征軍就是在這裡渡江,撤回印度的部隊還不到出征時的三分之一。”記者腦海呈現出一隊人,卷著褲腿站在水中等待搖櫓,刺刀閃爍,江水映照士兵顯得疲憊……佇立江邊,江風浩蕩,好似先烈的英魂在嗚咽﹔江水滔滔,好似金戈鐵馬在喧囂,不由人無限緬懷涌心間。

王玉順說:“這些為抗戰而流落到國外的老兵,在國外備受欺辱,沒有任何政治地位,生活完全靠自己。我的父親就是其中一個。”

記者在曼德勒拜訪了王玉順的父親王之平。那是一個上午,大樹下坐著一位97歲老人,他已顯得很衰弱,身旁放著氧氣瓶,耳朵幾乎失聰。記者的提問隻能寫在小黑板上,老人一開口就喘氣,喉嚨裡伴有痰的聲音。於是,大多由兒子來回答。

“抗戰勝利后,父親留在緬甸的原因是不想再打仗了。他的父親死於山西抗日戰場,堂兄死於台兒庄戰役,他想活下去。他開始靠著開車的技術養活家裡,攢了點錢,做起手擀面生意,開了挂面廠,名字叫豫恆,‘豫’是老家河南的簡稱。期間發生過排華,面廠被人放火燒了,多年的辛勞付之東流。后來,我接過父業,慘淡經營到現在。”

王之平至今堅持說漢語,孩子都上華人學校,自己也未入緬甸籍。老人有濃濃的祖國情,他的抗戰經歷得到國家承認,是晚年莫大的欣慰。

2005年,中國駐緬甸使館給王之平頒發了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聯合頒發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紀念章。王之平很珍惜,連睡覺都把紀念章藏在枕頭下……

據王玉順不完全統計,當時緬甸約有40多名活著的遠征軍老兵,獲得了中國政府頒發的抗戰勛章,一晃約9年過去,如今健在的已不超過15人。

2009年在“老兵回家”的公益活動中,王之平回到了闊別已久的家鄉河南。當孟津縣白鶴鎮黨委書記把裝著故鄉黃土的紅色錦袋,鄭重地送給流落緬甸60多年的遠征軍老兵王之平時,92歲的老人頓時老淚縱橫,話語中帶著顫聲。“這是家鄉的土啊,去哪兒也找不到啊……”

突然,王之平做出一個讓所有人都想不到的動作——抓起一把黃土,猛地塞進口中。他一邊嚼,嘴裡不停地嘟囔:“好東西呀,好東西呀……”旁人連忙遞上一瓶礦泉水,老人沒有漱口,而是喝了一大口水,帶著嘴裡故鄉的土,“咕咚”一聲咽下肚去。事后老人說,散落異地的死難戰友,如九泉之下有知,這可是都想吃一口的家鄉土啊!

昂然含笑赴沙場,忠骨漫山幾人回。

“忠魂歸國”公益活動主辦方之一的雲南省僑聯主席李嶸,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抗戰是中華民族的整體記憶,其中也包括國民黨軍隊在正面戰場的殊死抗敵。“忠魂歸國”體現勿忘國恥、面對國家存亡共赴國難的民族精神,激勵炎黃子孫為民族的偉大復興攜手奮進。(記者 王曉鷗)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麗娜、程宏毅)
相關專題
· 地方要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