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沉甸甸的國家記憶

——寫在2014年“忠魂歸國”活動舉行之際

2014年06月13日09:27   來源:解放日報

原標題:沉甸甸的國家記憶

出征

1942年2月25日,約10萬人組成的中國遠征軍開始進入緬甸,協同英、緬軍對日作戰,使日軍遭到沉重打擊。

圖為1942年初開赴緬甸作戰的中國遠征軍。 新華社發

悼念

6月12日,在雲南騰沖國殤墓園,一名中國遠征軍抗戰老兵在歸葬儀式上靜靜肅立,悼念陣亡將士。新華社發(胡超 攝)

流落緬甸的中國遠征軍老兵楊伯方經常會做一個夢:在苦雨的叢林裡,一位即將咽氣的戰友躺在他的懷裡,滿身是血,眼巴巴地看著他,費力地不停說:“我要回家,我要回家!”夢到此時,老人就會驚醒,而淚水已濕透枕巾……

遠征軍遺骸如同遠征軍歷史,一度被湮沒了多少年。但,青山不老,民族忠魂,浩氣長存。昨日,2014年“忠魂歸國”公益活動在雲南騰沖國殤園隆重舉行,“中國遠征軍抗日陣亡將士”公祭活動是其主要內容。

今年3月,記者隨搜尋遠征軍遺骸工作組深入緬甸,憑吊將士們為國捐軀的戰場,採訪尚活著的遠征軍老兵,聆聽遠征軍后代和華僑華人的敘述,這是一份份沉甸甸的國家記憶。

遠征軍墓地今安在

雨季來臨前的仰光,陽光扎眼,氣候悶熱。在緬甸的日子,記者的心情一直很沉重。

在仰光有一座規模龐大的英國二戰陣亡軍人墓地,建造輝煌精美,這裡有6500多個墓穴,紀念牆上還鐫刻著2萬多名官兵的名字!他們中有英國首相的兒子,也有為戰爭而犧牲的挑夫,每座墓碑上都刻有一個士兵的名字,還有親人送給他們的一句話,有一塊墓碑上寫著:他的愛從來沒有結束……

在那裡各地,幾乎所有當年日軍入侵戰斗的地方,都建有日本軍人墓地和紀念碑,甚至連戰馬也立碑。

中國遠征軍墓地今安在?

“幾乎毀壞完了。”滇緬抗戰史研究者戈叔亞說,他是我們此行的向導。20多年來,戈叔亞的足跡踏遍雲南、緬甸、印度幾乎所有中國遠征軍涉及的戰場,除了發掘滇緬抗戰歷史,還弄清楚了緬甸境內所有遠征軍烈士墓地,致力於將飄零異國的亡靈接回家。

戈叔亞介紹,中國遠征軍第一次入緬作戰犧牲了6萬人,遺體多被草草處理或遺棄﹔第二次滇緬作戰犧牲了4萬人,其墓地主要集中在史迪威公路沿線。緬甸境內當年有不下15處墓地,在相當長的時間裡,當地的華僑每年都會去祭拜先烈。后來,緬甸境內的中國遠征軍墓地和紀念碑幾乎全被夷為平地了。很多愛國華僑冒著坐牢的危險,保存和記錄遠征軍作戰的資料。有的以供奉祖宗牌位為掩護,偷偷在自家供奉遠征軍靈位。他說,近年中緬關系解凍后,情況才逐漸好起來。

經調查得知,在全緬甸現存的中國遠征軍墓碑僅有兩塊半,除了38師的半截墓碑,另外的兩塊分別位於同古和果敢。

楊伯方作為第一批遠征軍,曾在仁安羌作戰,后留在緬甸同古一所華文學校教書謀生,學校裡有一座中國遠征軍紀念碑。但在上世紀60年代,這所學校被緬甸收歸國有。楊伯方經過多年呼吁,到處化緣,將紀念碑遷出重建,並守護一生。老人說,他一直覺得,對不起那些在緬甸戰場死去的兄弟,尤其對不起咽氣前說 “要回家”的戰友。

尊重歷史,崇尚英雄。當年遠征軍為了保護中緬公路這個抗戰大后方的通道,保障抗戰物資運輸暢通,在滇緬印戰場以巨大的犧牲換取了自甲午戰爭以來中國軍隊首次征戰的徹底勝利。這樣的軍隊,歷史不該忘記,國人不該忘記。

搜尋遠征軍遺骸,是個艱難的過程,由於時隔久遠加之墓地被毀,如同在沙裡淘金,隻要有一線希望,都會以百倍的努力去挖掘。此項活動定義為“忠魂歸國”公益活動,細觀主辦方,是雲南省黃埔軍校同學會、雲南省歸國華僑聯合會及支持方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等。

2011年,適逢辛亥百年、中國遠征軍光復騰沖67周年,“忠魂歸國”活動發起。此年9月13日,會被歷史銘記——19具散落緬甸近70年的中國遠征軍將士遺骸,終於魂歸故土,安放在雲南騰沖縣國殤墓園。

從此,搜尋遠征軍遺骸的行動,一直在延續。始建於抗戰勝利之年的國殤園,就是“忠魂歸國”的家。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麗娜、程宏毅)
相關專題
· 地方要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