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表明自己爭取和平民主的誠意,中共中央政治局8月25日正式決定以毛澤東、周恩來、王若飛為同國民黨進行和平談判的代表,一起前往重慶。與此同時,中共中央也作了應付局勢萬一惡化的准備。臨行時,毛澤東讓朱德謀劃全盤軍事工作,把各根據地的斗爭同重慶談判桌結合在一起,為爭取和平、民主而努力。
同一天,一架綠色的美國運輸機從延安東關機場起飛,飛機上坐滿了中共高級軍事將領,共有劉伯承、鄧小平、陳毅、林彪、薄一波、陳賡、蕭勁光、李天佑、鄧華、陳錫聯、陳再道、滕代遠、宋時輪、楊得志等20多人,他們將分赴各解放區戰場,准備在遭受對方武裝進攻時以軍事斗爭來保衛人民的抗戰勝利果實。行前,朱德對時任陝甘寧晉綏聯防司令部教導一旅旅長楊得志說:“中央決定你離開陝北,回冀魯豫去。……毛主席在七大閉幕時講過,把中國引向黑暗還是把中國引向光明在互相斗爭著。這個斗爭今天更現實更尖銳了。日本人願意到蔣介石那裡去,而不願意向我們投降的!蔣介石已經行動了,殺氣騰騰的。他是決心要奪取人民的勝利果實的,我們當然不答應。所以,你們的任務很急。冀魯豫的地理位置你是知道的,很重要呀!”
蔣介石邀請毛澤東到重慶談判,不過想撈一點政治資本,沒想到弄假成真,毛澤東復電表示真的要來了。說出去的話,如潑出去的水,收不回來了。8月26日,蔣介石隻好再次致電毛澤東:“頃聞先生可偕同周恩來先生同時來渝,至為欣慰。茲派張部長文白偕同赫爾利將軍於明日乘專機來延速駕,特電先聞。”
8月28日,延安機場聚集了上千人。他們大都是聽說毛澤東去重慶,自發前來送行的。當毛澤東、周恩來等一行9人在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部長張治中和美國駐華大使赫爾利的陪同下從容踏上476650號軍用飛機弦梯時,朱德與劉少奇上前一步,不約而同喊:“主席!”毛澤東默默注視著他們,說:“家裡的事,拜托了……”朱德眼睛有些濕潤:“主席,請保重!”
毛澤東望著所有送行的人,舉起手來,舉起他那頂深色的盔式帽,用力向大家揮別。飛機起飛后,在延安上空盤旋了一圈,向灰蒙蒙的南方天際飛去……
當天下午,朱德在中央黨校大禮堂對將要出發去東北工作的干部作報告,談了他對形勢的看法:整個世界要和平,中國人民也要和平,國民黨雖然不要和平,要消滅我們,但事實上行不通。這次毛主席去重慶談判,安全回來的可能性大。談判會有結果,但不會那麼順利,我們是要民主、團結、和平,建設新中國。如果他要打,那就消滅他一部分,再來談和平,無論時局如何變化,我們都要准備好,使抗日戰爭的勝利果實不致被人家搶去。
8月29日,毛澤東、周恩來、王若飛與國民黨代表張群、王世杰、張治中、邵力子開始談判。國民黨方面對談判毫無准備,暴露其假和談、真備戰的陰謀。
在毛澤東、周恩來等赴重慶談判期間,朱德和劉少奇在延安做一項重大工作,就是在自衛原則下指揮必要的軍事斗爭來配合重慶談判桌上的斗爭。蔣介石雖然打出“和談”的招牌,但一點也沒有放鬆對解放區的軍事進攻。8月30日,朱德和劉少奇、任弼時致電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司令賀龍,說明毛澤東赴渝談判是必要的,在當前的國際國內形勢下,蔣介石不敢不保障毛澤東的安全,“目前在前線上最能配合與幫助談判的事情,就是在頑軍向我解放區進攻時,在自衛原則下打幾個勝利的殲滅戰”。
當時,國民黨當局加緊調兵遣將向解放區進攻,從8月中旬開始一個多月內,調集了37個軍73個師的兵力,其中大部分用於向華北解放區進犯,企圖控制整個華北,分割、壓縮各解放區,並打開它進軍東北的通道。中共中央在劉少奇的主持下,密切注視對方的動向,指示各解放區對從平漢、津浦、同蒲、正太和平綏等鐵路干線推進的國民黨軍隊給予堅決的打擊和阻滯,在各鐵路沿線開展交通破擊戰,集中力量組織幾個戰役。
戰場的形勢決定談判桌上的形勢。蔣介石自恃武力強大,蠻橫地說:“要和,就照我所列諸條件和,不然回延安帶兵來打好了。”蔣介石之所以如此蠻橫,意在拖延談判時間,等待各戰區的“捷報”,特別上黨的“喜訊”讓他似乎可以說大話。
上黨(現山西長治),位於晉東南,東控太行,西據太岳,北出東陽關可視幽燕二州,南下天井關可俯中州。地勢險要,扼據雄關要塞,資源豐富,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日本投降后,閻錫山就得到蔣介石密令,讓他迅速收復之,這正中早已想恢復“山西王”稱號的閻錫山的下懷,於是他立刻派5個師襲佔了這一地區,企圖控制整個晉東南。毛澤東心裡十分明白,談判桌上是演戲,國共兩軍在上黨真槍實彈的交鋒對談判才具有實質性意義。
上黨戰役從9月10日開始,到19日,相繼解放長治外圍各城,形成對長治的三面合圍,以圍城打援的方法,先在屯留西北地區殲滅從太原出動的援軍,再殲由長治向西突圍的閻部,在10月12日獲得全勝,共殲閻錫山部13個師35000多人。
正因為上黨戰役打得好,重慶的蔣介石不得不回到談判桌上來。一開始,蔣介石對上黨戰事抱著極大的希望。希望閻錫山能打個好仗,一是摸摸共產黨軍隊的戰斗實力﹔二是借此壓共產黨再作讓步,所以當國共雙方的會談紀要定稿后,中共代表催蔣介石簽字時,他遲遲不肯簽字。閻軍在上黨的慘敗無異於給蔣介石當頭一記悶棍,他隻得派人到紅岩村與周恩來聯系,表示要盡快在協定上簽字。10月10日,《雙十協定》正式簽署生效。與此同時,蔣介石把進犯之事說成是閻錫山部自己所為,與“中央”無關。
毛澤東在重慶的43個日日夜夜,引起了多少人的牽挂和不安。10月11日,毛澤東的重慶之行終於結束。當毛澤東要回延安的消息傳來時,人們無不歡欣鼓舞。當日,朱德等早早地趕到機場,迎接毛澤東一行飛回延安。下午1點30分,毛澤東在王若飛和張治中的陪同下,返回延安,機場上一片歡聲笑語。
毛澤東對重慶談判的評價是“有收獲”,畢竟國民黨承認了和平團結的方針和人民的某些民主權利,承認了避免內戰、兩黨和平團結建設新中國的主張,但毛澤東對已經達成的協議並不抱太大的希望。他說,已經達成的協議,還只是紙上的東西,紙上的東西並不等於現實的東西。
是夜,中央大禮堂燈火通明,中共中央舉行盛大晚會慶祝毛澤東重慶談判勝利歸來。在歡快的舞曲中,朱毛談意正濃。
“主席安全歸來,我心裡繃緊的那根弦一下子鬆了,精神反倒比不得前幾天!”毛澤東一聽,說:“老總在家指揮打了幾個漂亮仗,上黨一戰,消滅蔣軍三四萬人,這可叫老蔣頭痛哩!”
![]() | ![]() |
相關專題 |
· 圖書連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