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彭雪楓在竹溝開展的統戰工作

王黎鋒

2014年06月17日09:4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抗日戰爭爆發后,為迅速開辟河南乃至華中抗戰新局面,1938年2月,彭雪楓受中共中央派遣,到中共河南省委任軍事部長,由山西臨汾轉道武漢抵達竹溝。在竹溝戰斗的二百多個日夜裡,彭雪楓堅決貫徹執行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有勇有謀,為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抗日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果斷繳械祛除匪氣

竹溝地處桐柏山腹地,周圍被崇山峻嶺包圍,貧窮落后,加之苛捐雜稅名目繁多,土豪劣紳壓榨剝削,農民生活苦不堪言。許多農民因生計所迫,走上了聚眾為匪的道路。彭雪楓到達竹溝后,通過深入調查研究,了解具體情況后,根據中央制定的抗日統一戰線方針,結合竹溝實際情況,決定從消滅和爭取當地土匪武裝的斗爭中來擴大抗日力量。

當時,在竹溝一帶號稱擁有兩團之眾的安克祥、段永祥部是兩股最大的土匪武裝。經多方工作,安、段兩部接收了共產黨的收編,但長期積累的匪氣難除。為使其真正成為黨領導的抗日武裝力量,彭雪楓等人對此進行分析研究,經請示中共中央長江局和河南省委批准,決定採取果斷措施,對安、段兩部分別實行繳械整編。

1938年3月初的一天,安克祥奉命到竹溝集中,在指定地點扎下營寨。中午,彭雪楓以請安克祥及其連以上干部會餐為名,利用敬酒之機,卸下了安克祥的雙槍,順利解除了安團官兵武裝,並向其說明繳械原因,宣布共產黨的政策。同時,周駿鳴在信陽用同樣辦法解除了段永祥部的武裝。整編后的安、段兩部600多人,充實到新四軍四支隊八團。1938年3月29日,八團在團長周駿鳴、政委林凱率領下誓師東征,開赴皖東抗日前線。

以誠相待智破陰謀

八團東征后,在竹溝設立了后方留守處,彭雪楓以八路軍參謀處長的身份,全面主持留守處及中共在豫南特區的黨組織和軍隊工作。隨著抗戰形勢的發展,竹溝抗日根據地日益鞏固擴大,這引起了國民黨頑固派和地痞流氓的恐慌。他們上書蔣介石:竹溝留守處“圖謀不軌”。1938年5月,蔣介石電令信陽警備司令、三十二師師長王修身派部前往竹溝查辦。王修身即派所屬一八八團團長夏華國率部進駐竹溝,蓄意制造摩擦,借以驅逐或就地取締竹溝留守處。

彭雪楓接到情報后,立即召開緊急會議研究對策。他堅持有理、有利、有節的斗爭原則,決定在做好充分應變的同時,對來者以誠相待,爭取團結友軍共同抗日,以粉碎頑固派的陰謀。夏華國率部進駐竹溝時,彭雪楓組織了熱烈的、真誠的、善意的歡迎場面。之后,又動員竹溝的軍民盡最大努力給夏華國所率官兵提供生活上的便利。彭雪楓還利用西北軍舊部的關系親自與夏華國交談,共同追憶往事。從西北軍的興衰到故人的沉浮,從彼此的政見到抗日的形勢和前途,從亡國的恥辱到抗敵的信心,雙方談話十分投機。夏華國深受感動,表示在中華民族遭受外辱的危難時刻,絕不同室操戈,願同赴國難。

在歡迎一八八團團結抗日的群眾大會上,彭雪楓發表了演講。他說:“我們都是中國人,同一國家,同一民族,同為炎黃子孫。現在我們走的又是一條路,為了一個共同目標——抗日救國。所不同的是兩個黨領導兩個部隊,國共兩黨的抗日統一戰線要求我們攜手同心,團結抗日!”他的演講激起陣陣熱烈掌聲,引起雙方部隊的強烈共鳴。在熱情友好的氣氛中,夏華國率部在竹溝駐扎不到十天時間,即向上級報告:“竹溝新四軍非常友好,沒有違反抗日宗旨的不軌行為”,爾后友好撤離。

語重心長說服劣紳

彭雪楓智退夏華國部的舉動,擴大了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的影響。但是,竹溝畢竟處於抗戰的近后方和國民黨軍隊及地方實力派的包圍中,隨時有遭受日軍進攻和頑固勢力襲擊的可能。根據中央指示,河南省委成立了統一戰線委員會,彭雪楓任主任委員,積極開展以竹溝為中心的統戰工作。關鍵時刻,他親自出馬,為鞏固和擴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奔走呼號。

當時,泌陽劣紳王友梅,獨霸一方,態度頑固,對共產黨派去的一般人員不予理睬。為做通他的工作,彭雪楓隻帶警衛員一人,親自到泌陽會見王友梅。他同王談古論今,從岳飛、文天祥、史可法等人的民族氣節到抗戰救國的策略,從唇亡齒寒的典故到一般的抗日道理都有涉及。他對王友梅說:“我們是抗日的隊伍,保衛著大家的生命財產安全,其中也保衛了你。如果日本佔領了這裡,你的土地、財產、甚至你的生命恐怕都難以保住。蔣委員長曾說:戰端一開,人不分老幼,地不分南北,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你說這話對嗎?”王友梅點頭稱是。事后,王友梅不但歸還了以往搶走抗日獨立團的全部物資,而且還主動支援糧食和槍支,為抗日統一戰線做了有益的工作。

單身赴會面商程潛

1938年8月,彭雪楓不顧個人安危,隻身一人長途跋涉,奔赴洛陽會晤國民黨第一戰區司令長官程潛,向其闡明共產黨聯合抗日之主張,並就新四軍竹溝留守處的安全,出兵豫東抗日等事宜進行面商,凡事都得到程潛的圓滿答復。臨別,程潛還贈送彭雪楓十萬分之一軍用地圖20包,為出兵豫東鋪平了道路。

由於彭雪楓堅定貫徹執行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使豫南的抗戰形勢發生了深刻變化。正如其在《豫皖蘇邊工作報告大綱》中所說:我們到竹溝后,“由於統戰政策的傳達、轉變及執行,上至程潛,下至保長、土紳、地方實力派,轉變了統戰形式,程潛亦承認,竹溝王友梅,由進攻變成了聯合……”。

9月,中共中央指示河南省委將領導重心東移,開辟蘇魯皖邊區新局面。9月30日,彭雪楓等率領竹溝留守處兩個武裝連和第二期教導大隊學員370多人,攜電台、機槍,組成新四軍游擊支隊,挺進豫東。

(作者單位:中共河南省委黨史研究室)

來源:《百年潮》2014年第5期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湘憶、謝磊)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