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甲午戰爭:緣起、過程及教訓

2014年06月23日08:38   來源:北京日報

原標題:甲午戰爭:緣起、過程及教訓

日本在《江華條約》談判前后確實使用了一些雕虫小技,確實利用了中國大臣不敢承擔責任的心理缺陷。不過也應該承認,日本通過這個條約將朝鮮強硬拖上了近代的軌道,中朝關系降至歷史最低點。

中國當然不會輕易接受這樣的結果,當中國領導人尤其是李鴻章明白了《江華條約》對中國的意義后,很快開始了戰略反擊。李鴻章認為,如果讓日本獨佔朝鮮,對中國的威脅太大,朝鮮不再是中國的戰略緩沖,反而成為日本進攻中國的跳板、橋頭堡。要讓朝鮮重回中國“國防外線”的戰略定位,就必須設法將世界各大國引至朝鮮,以“大國均勢”遏制日本、俄國對朝鮮的覬覦。李鴻章的外交戰略,很長時期被視為傳統的“以夷制夷”。

幫助朝鮮對外開放符合中國的利益,也符合朝鮮的利益,日本對此也毫無辦法。經過李鴻章的努力,美國、英國、法國、德國以及意大利、俄國等各大國相繼與朝鮮簽署雙邊通商協議,一個向全世界開放的朝鮮在1880年代初期大致成型。中國順順當當奪回了朝鮮事務的主導權,即便此時不再刻意強調所謂“宗主國”,中朝之間的關系就是“特殊的國與國之間的關系”,而非一般意義上的外交關系。

中朝之間的緊密關系讓日本很不舒服,稍后發生的壬午兵變、甲申政變,實際上都是中日兩國為了爭奪朝鮮事務控制權而發生的沖突。壬午兵變、甲申政變,都因中國方面強勢出擊而平息。

1884年甲申政變背后力量為日本,日本支持的所謂“開化黨”,其實就是一批親日派。他們利用中法戰爭而發難,但他們沒有料到駐扎在朝鮮的清軍在袁世凱等年輕軍官帶領下迅即出手,平息了動亂。

甲申政變后,中國在朝鮮擁有絕對主導權,但是為了平衡與日本的關系,也是因為中國此時畢竟兩面作戰,沒有辦法與日本動真格,一決勝負,李鴻章在與伊藤博文的善后談判中作了一個至關重要的讓步,同意將來假如朝鮮發生類似壬午兵變、甲申政變這樣的動蕩時,中國向朝鮮出兵,一定會照知日本,日本也有權向朝鮮用兵。這就為后來的甲午戰爭埋下了一個巨大的伏筆。

日本在甲申政變中吃了虧,中國通過壬午兵變、甲申政變奪回了朝鮮事務主導權。此后十年,中國駐朝鮮商務代表為袁世凱,袁世凱的強勢一方面擴大了中國的影響力,另一方面讓朝鮮臣民中的反華勢力暗中發展,為后來的變局預留了契機。

1894年,朝鮮發生東學黨起義,朝鮮政府很長時間無法平息。不得已,朝鮮政府請求中國政府給予援助,而日本獲悉這一消息后,格外積極鼓勵中國政府向朝鮮派兵。

中國政府沒有意識到日本的用意,或者說中國政府沒有惡意猜測日本人的目的。中國政府自認為只是在履行宗主國責任向朝鮮派兵平息動蕩,不料這個簡單的行動中了日本的奸計。

當中國軍隊抵達朝鮮時,日本參照十年前伊藤博文與李鴻章的約定,也向朝鮮派兵,而且規模巨大,持續不斷。中國方面發現苗頭不對,動議中日兩國同時撤兵。但是日本有備而來,根本不再理睬中國的動議。日本政府此時的目標就是要借這個機會大打出手,一舉驅除中國在朝鮮的勢力。

東學黨起義平息后,日本軍隊並沒有在朝鮮繼續留駐的理由。但是日本人此時節外生枝,向中國政府提議兩國攜手,共同改革朝鮮內政。日本的目標就是不撤兵,他們很清楚中國政府不會答應這樣的要求,但他們可以借著這個冠冕堂皇的理由欺騙國際社會,擺脫自己在國際上的困境,以“改革朝鮮內政”獲取國際社會的認同。

日本“中日兩國共改朝政”動議畢竟在道義上略高一籌。因此,日本政府根本不擔心國際社會壓力,更不擔心中國政府。6月22日,日本外相陸奧宗光向中國駐日公使汪鳳藻提交一份備忘錄,對中方拒絕“共改朝政”深表遺憾,表示日本不會因為中國的拒絕而放棄這項動議,在朝鮮內政改革完成前,更不會撤退駐扎在朝鮮的軍隊。這份外交照會后來被稱為“第一次對華絕交書”。中日兩國在朝鮮問題上各行其是,沖突幾率越來越高。

既然對華絕交了,日方當然不再顧及中方態度,日本開始向朝鮮大規模用兵,並著手單方面制定“朝鮮內政改革方案”。朝鮮事務主導權因這個細微變動漸漸向日本方面傾斜。

日本的挑舋激起中國內部相當不滿。一些力主向日本強硬的人不斷向朝廷施加壓力,請求強硬以對。6月25日,朝廷告訴李鴻章,口舌之爭無濟於事,日本大規模向朝鮮用兵,使半島形勢日趨惡化。究應如何處置,還望盡早拿出辦法。

根據指示,李鴻章有一詳細稟報。他仔細分析中日軍事實力,以為海上交鋒恐非勝算, 陸地上的軍事行動,如果沒有大規模用兵的計劃也很難成功。即便大舉用兵可以扭轉局面,但李鴻章依然認為不應輕啟舋端。他詳細列舉北洋海軍裝備,強調堪備海戰的戰艦隻有八艘,其余船艦隻能供運輸、練習而已。最近數年,部議停購船械,未能續添,而日本每年必添鐵快新船一二艘,海上交鋒北洋絕對處於劣勢,並無勝算。

至於陸路,李鴻章說,沿海各軍將領久經戰陣,器械精利,操演純熟。然合計不過兩萬人,分布直隸、山東、奉天三省海口扼守炮台,兵力本不為厚。如果讓他們出境援朝抗倭, 必須抽調大規模主力,而大規模主力一經抽調,則處處空虛,轉慮為敵所乘,有妨大局。

李鴻章建議從兩個方面准備:一、如果一定要在朝鮮問題上懲處日本,那麼就應該認真准備,假以時日,籌集足夠經費,添置必備裝備,大規模擴充軍力,戰則必勝,不打無把握之仗。二、建議朝廷還是謹慎考慮,不要輕啟邊舋,否則后患無窮。

避免沖突是理性的,只是不管是朝廷內部,還是前線軍人,似乎都還死守傳統宗藩理論,依然將朝鮮想象為中國的藩國,以為日本對朝鮮的干預就是對大清的蔑視。他們不知道時移勢易,大清不再是過去的大清,日本不再是過去的倭寇,朝鮮也不再是過去的藩國。然而他們保護藩國的呼吁非常誘人。7月12日,御史張仲炘等聯名上疏,從檢討中法戰爭失誤始,歸結為必須與日本在朝鮮一決勝負,因為朝鮮與東三省壤地相接,為我國家必爭之地,日本窺伺,俄國垂涎,英國虎視。今日“我大清”不粉碎日本野心,東北亞亂局勢必給“我大清”帶來無窮后患。

愛國主義、國家利益是最好的說辭,日本大規模用兵也給中國留下了這樣的機會。其實,日本本來就期待中國同樣向朝鮮用兵,隻有這樣才能為日本找到軍事行動的正當理由。

日本大規模軍事行動嚴重刺激了中國。7月14日,朝廷指示李鴻章改變原來思路,積極籌備,向朝鮮發兵。李鴻章根據指示,調整布局,抽調精兵開赴朝鮮。

成歡驛之戰,清軍損失兩百多人,並不算多。但這一戰卻使清軍問題暴露無遺,失敗主義情緒此后一直在清軍中彌漫。相反,日軍卻通過牛刀小試,贏得了先機,振奮了軍心

7月21日下午,滿載清軍和武器彈藥的“愛仁”號從天津大沽開行。第二天傍晚,“飛瓊”號離港。第三天,也就是7月23日晚,“高升”號從大沽啟程。北洋海軍副將方伯謙率“濟遠”、“廣乙”、“威遠”三艦護航。25日,日本不宣而戰,襲擊“濟遠”、“廣乙”,悍然擊沉“高升”號運兵船,一千多名清軍官兵命喪大海。

“高升”號沉沒,標志著甲午戰爭爆發。8月1日,中日兩國同時發布宣戰詔書,相互指責。

中國已進入朝鮮境內的軍隊主要駐扎在牙山一帶,有兩千多人,指揮官為葉志超、聶士成。當他們發現牙山可能將成為日軍進攻對象時,突然感到牙山其實為“軍事絕地”,易攻難守,不宜久留。於是他們主動調整部署,由聶士成將主力撤至成歡驛。

對於清軍的行動,日軍密切跟蹤,悄然完成對成歡驛的包圍。28日拂曉,日軍突然發動進攻。經幾個小時激戰,日軍佔領成歡驛,聶士成率眾突圍,向平壤集結。

成歡驛之戰,清軍損失兩百多人,並不算多。但這一戰卻使清軍問題暴露無遺,失敗主義情緒此后一直在清軍中彌漫。相反,日軍卻通過牛刀小試,贏得了先機,振奮了軍心。

進入9月,日軍分批進逼平壤,逐步完成對平壤的包圍,切斷清軍退路。9月12日,日軍分東西兩路向平壤發動大規模進攻,清軍將領馬玉崑、左寶貴、衛汝貴等率部奮力抵抗,戰斗至15日,雙方互有死傷。

平壤戰役是甲午戰爭中近乎惟一的亮點,但終因日軍死死圍困,清軍有全軍覆滅之虞。平壤戰地最高統帥葉志超與諸軍統領商量,決定放棄平壤,保存實力。結果,兵潰如山倒,后撤的清軍猶如驚弓之鳥,一潰千裡,聞風而逃,退守中國境內,整個朝鮮隨之成為日人囊中之物,甲午戰爭陸路部分就此結束。剩下的,就是海軍。

兩天后,9月17日上午十時,中日海軍艦隊在黃海大東溝水域狹路相逢。

十二時五十分,兩國艦隊相距差不多五千米時,日艦第一游擊隊突然左轉,直奔北洋艦隊右翼。猶豫片刻,北洋旗艦“定遠”艦終於發出黃海海戰第一炮。三分鐘后,日本聯合艦隊“鬆島”號發炮還擊,旗艦“定遠”主桅中彈,信號索具被摧毀,整個北洋艦隊指揮系統在第一時間陷入癱瘓,海軍提督丁汝昌身負重傷,指揮系統徹底失靈,此后各戰艦基本上各自為戰,激戰五個小時,至下午五時許,“經遠”艦被擊沉,北洋主力損失殆盡,戰斗結束。

是役,為甲午戰爭轉折點。北洋海軍“致遠”、“經遠”、“超勇”、“揚威”、“廣甲”五艘軍艦或被擊沉,或被擊毀。日本艦隊“鬆島”、“吉野”、“比睿”、“赤城”、“西京丸”五艦受重傷。清軍死傷千余,日軍死傷六百。此后,北洋戰艦退守旅順、威海,避戰保船,不再出戰,黃海制海權,以及中國門戶,均落入日軍手中。

此后,日軍乘勝追擊,大本營分兵南北兩路登陸作戰,試圖劍指北京,威逼清政府簽訂城下之盟。中國軍隊雖然也有頑強抵抗,但始終無法有效遏制日軍強勢進攻,轉敗為勝的希望越來越渺茫。1895年2月11日夜,被圍困在劉公島很長時間的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吞食鴉片自殺。劉步蟾、張文宣等將領也在此前后自盡身亡。

丁汝昌自殺后,美籍洋員浩威提議守島將士借用丁汝昌的名義投降。2月14日下午,雙方將領簽署投降書。17日,日軍開進威海港,清政府傾三十年國家財力營建的北洋海軍,一度號稱“亞洲第一”,甚至世界第六或第八,至此全軍覆沒,成為歷史陳跡。

山東半島淪陷,使京畿門戶洞開,日軍長驅直入進逼京師的危險大增,這是清廷建政中原兩百多年以來最擔心的事情。因而威海之戰是甲午戰爭巨大轉折點,先前的清廷即便在朝鮮陸地、大東溝海戰連續失敗,但隻要本土防線不被突破,日軍不大規模登陸作戰,京師不受戰爭影響,戰爭總能支撐下去。現在,京師門戶洞開,清廷終於在現實面前醒悟,終於知道李鴻章為什麼在戰前反復告誡不要輕啟戰端的理由了。隨后,清政府的選擇隻有一條路,那就是求和,最大限度減少損失。

自1895年算起,至1915年袁世凱“帝制自為”, 在二十年時間裡中國走過了西方國家諸如法國差不多兩百年的歷史。這種欲速則不達的惶惑感、毀滅感、緊迫感,其實都來自甲午戰爭

一場甲午戰爭改變了中國歷史走向,讓之前三十多年中國的和平發展走向終結,也讓因“同光中興”而恢復的自信經這場戰爭的打擊而喪失殆盡。中國走向何處?又一次擺在了中國人的面前。此后,中國在維新、新政、革命、共和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變化越來越快。孫中山、嚴復、康有為、梁啟超、袁世凱、張謇等一大批政治新秀相繼出場,稍后的中國,由他們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的歷史大劇,循序漸進的洋務新政就此終止,近代中國的政治激進主義漸漸成為思想主流,一浪高過一浪。自1895年算起,至1915年袁世凱“帝制自為”, 在二十年時間裡中國走過了西方國家諸如法國差不多兩百年的歷史。這種欲速則不達的惶惑感、毀滅感、緊迫感,其實都來自甲午戰爭。

(馬勇 作者為中國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員)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麗娜、程宏毅)
相關專題
· 地方要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