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鄧小平走出江西謫居地 

張家康

2014年07月25日13:5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提出著名的“三項指示為綱”新說法

1975年初,受“批林批孔”的影響,徐州、南京、南昌、太原等鐵路局運輸不暢,以至阻塞津浦、京廣、隴海、浙贛鐵路干線,全國工業生產和城市生活深受影響。鐵路運輸已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薄弱環節。2月25日至3月8日,中央召開全國工業書記會議,專門研究鐵路問題。3月5日,中共中央做出《關於加強鐵路工作的決定》(即中央9號文件),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整改措施。

這天,鄧小平將到會講話,與會者都以興奮的心情,期待著與鄧小平見面。隻見鄧小平步伐穩健地走入會場,早已迎候的省、市領導人走上前去,滿面笑容地伸出手來,可是,鄧小平卻把右手在空中擺了擺,說:“今天不拉手,因為工業形勢不好。”頓時,會場內寂靜無聲,鄧小平坐了下來,點燃一支香煙,鄭重地說:

現在有一個大局,全黨要多講。大局是什麼?三屆人大一次會議和四屆人大一次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都講了發展我國國民經濟的兩步設想……也就是說,從現在算起還有二十五年時間,把我國建設成為具有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國防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社會主義強國。

鄧小平指出,全國工業形勢不好的主要原因是“現在有的同志隻敢抓革命,不敢抓生產”,“這是大錯特錯的”。他說,鐵路整頓要遵循三條方針:加強集中統一領導﹔建立必要的規章制度,增強組織紀律性﹔堅決反對派性。會后,鐵路系統發動群眾,清除壞人,調整班子,平反錯案,恢復和健全規章制度,鐵路運輸形勢迅速好轉。到4月底,嚴重阻塞的幾個路局全部疏通,全國20個路局有19個超額完成國家計劃。鐵路日均裝車數平均達53700車,比2月份多10000余車﹔煤炭日裝車達到17800多車,五年來第一次完成生產計劃。列車安全正點率也大大提高。

鐵路整頓有了良好的開端后,鄧小平又著手解決鋼鐵工業問題。5月8日至29日,中央召開鋼鐵工業座談會,鄧小平兩次到會發表講話,提出整頓鋼鐵工業的四條辦法:第一,必須建立一個堅強的領導班子。這樣的領導班子就是作戰指揮部,要一不軟,二不懶,三不散,要找不怕被打倒的人參加。第二,必須堅決同派性作斗爭。對堅持鬧派性的人要寸土必爭,寸土不讓。該調的就調,該批的就批,該斗的就斗。第三,必須認真落實政策。不僅要解決戴上帽子的那些人的問題,而且要解決他們周圍受牽連的人的問題,還要特別注意那些有經驗的老干部、老工人、技術骨干、老模范,要把這一部分人的積極性調動起來。第四,必須建立必要的規章制度,建立強有力的獨立的生產指揮機構。過去一個時期根本談不上什麼規章制度,現在執行規章制度寧可要求嚴些。

鄧小平還在講話中提出了著名的“三項指示為綱”的新說法。他說:

前一個時期,毛澤東同志有三條重要指示:第一,要學習理論,反修防修﹔第二,要安定團結﹔第三,要把國民經濟搞上去。這三條指示互相聯系,是個整體,不能丟掉任何一條。這是我們這一時期工作的綱。

“三項指示為綱”的觀點,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鄧小平根據毛澤東幾次講話精神歸納而成,是鄧小平政治智慧的集中體現。“三項指示為綱”的重點是“把國民經濟搞上去”,在與“四人幫”等干擾、破壞全面整頓的斗爭中,這個口號是最有效的思想武器。

經過一個月的整頓,鋼鐵工業生產形勢明顯好轉,鞍山、武漢、包頭、太原四大鋼廠的欠產現狀得到改觀,產量逐步上升。全國鋼的平均日產量超全年計劃平均日產水平。7月17日,中共中央轉發國務院報告,充分肯定全國工交系統生產形勢,指出:“三月以來,工業生產和交通運輸一月比一月好,原油、原煤、發電量、化肥、水泥、內燃機、紙及紙制品、鐵路貨運量等,五、六月份創造了歷史上月產的最高水平,軍工生產的情況也比較好。”

1975年的中國,歷史的選擇隻能是鄧小平,正是他的無私無畏和充滿韌性的戰斗精神,才使歷經浩劫的黨和國家,能夠邁上撥亂反正、正本清源的軌道。他曾幽默地說,我是維吾爾族姑娘,辮子多。以此鼓勵干部解除顧慮,大膽工作,置個人得失於不顧。6月24日至7月15日,中央軍委召開擴大會議。鄧小平到會講話,他對軍隊的現狀很不滿意,並用“腫、散、驕、奢、惰”五字概括。他指出,軍隊整頓要實行精簡整編,要加強紀律性,要加強軍政、軍民團結,要恢復我黨我軍的優良傳統和作風。

幾乎與此同時,科技工作的整頓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9月,當《科學院工作匯報提綱》送呈毛澤東審閱時,毛澤東提出他沒講過科學技術是生產力,鄧小平即回答馬克思有過這樣的話。雖然這份文件因毛澤東不滿意而沒有下發,但是它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鄧小平還抓了教育、文藝的整頓。在毛澤東的直接干預下,電影《創業》《海霞》等順利通過發行,《萬水千山》《長征組歌》等也被批准重新公演,10月底還舉行了聶耳、冼星海音樂會。沉寂多年的文化領域已經出現春的氣息。

這時,鄧小平又把黨的整頓提到議事日程,7月4日,他在對中央讀書班第四期學員講話時說:“現在,相當一部分地方黨的領導沒有建立起來,黨的領導削弱了。各級都有這個問題。沒有黨的領導怎麼行?黨講話不大靈怎麼行?”浙江省委給中央送來整黨的報告,匯報對“突擊入黨”“突擊提干”的思想教育、組織處理的做法,鄧小平在批語中加了一句話,在全國范圍“對黨組織從思想上、組織上進行一次整頓是十分必要的”。

當時,整頓已經由經濟秩序推進到上層建筑。顯而易見,鄧小平不僅要恢復和建立正常的生產和社會秩序,而且要在更高的層面上,糾正“文化大革命”的錯誤影響,將黨、國家和人民引入到正常的生存和發展的軌道上來。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湘憶、謝磊)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