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宋慶齡慷慨贈送彰顯大愛深深

孟紅

2014年07月31日11:0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把房屋、汽車慷慨捐獻給國家

宋慶齡別墅位於廬山牯嶺東谷的蒼鬆翠柏之中,始建於19世紀末,為二層石木結構的美式建筑,與民國四大家族之三的孔祥熙別墅比鄰。1980年,在征得宋慶齡本人的同意后,這座別墅被改造成中式四層樓建筑。

1927年7月14日,宋慶齡在武漢發表了聞名於世的《為抗議違反孫中山的革命原則和政策聲明》,宣布她不再參加國民黨的工作。這一舉動也明確表明了她不願與為虎作倀的宋氏家人有來往。這正是“道不同則不相為謀”之規律和情理所在。隨后,由於受到蔣介石的嚴密監視,宋慶齡在上海的處境極為困難,於是她決心去紅色國境蘇聯,而她能去蘇聯也正是孫中山先生的遺願。8月下旬,宋慶齡等人悄悄離開上海,應邀前往蘇聯訪問。這一走就是將近兩年的春秋冬夏時光。

1929年5月,宋慶齡回國。在參加孫中山國葬儀式時,她再次發表聲明,表示對蔣介石反共反人民的立場決不妥協,寧死不屈。宋慶齡鮮明的立場和堅決的態度使宋靄齡、宋美齡深感不安。這是因為在上海的四一二和武漢的七一五兩起政治事變中,她們姐妹二人覺得客觀上是逼迫宋慶齡出走了的。

這時,或許是她們感到蔣介石統治基礎漸穩,抑或是良心發現,宋靄齡流露出手足親情的心境,主動提出將廬山河西路一棟別墅贈送給大妹宋慶齡,供她來山休息之用。宋靄齡還真情實意地勸慰宋慶齡說:“政治終歸是政治,我們姐妹永遠是姐妹。母親給了美齡一棟小樓陪嫁,祥熙又買了兩棟,你一棟、我一棟,都在廬山,又靠在一起。父親的遺產你也有一份的,你不會和廬山的奇峰秀石生氣吧?!”

1929年6月下旬,宋慶齡在宋靄齡和宋美齡的陪同下第一次上了廬山。廬山的風光雖暫時緩和了宋氏姐妹之間的不愉快,卻更加堅定了宋慶齡政治上的主張和追求。宋慶齡在新中國成立前曾經兩上廬山,都是住在這幢別墅裡。

1953年8月上旬,宋慶齡第四次上廬山。據文獻資料記載,宋慶齡這次上廬山,也可以說是由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促成的。

自從1924年孫中山領導的中國國民黨同中國共產黨建立合作關系以來,宋慶齡與廖仲愷、何香凝等國民黨左派就堅決執行聯俄、聯共和扶助農工的新三民主義,同共產黨人毛澤東、周恩來、林伯渠等建立了親密的合作關系,同國民黨右派破壞國共合作的陰謀勾當進行堅決斗爭。蔣介石叛變革命后,宋慶齡旗幟鮮明地同中國共產黨站在一起。尤其是,宋慶齡和毛澤東同年出生(宋慶齡居於這年年首,而毛澤東降生於這年年尾),兩人數十年來每一次關鍵時刻都相互支持,相互景仰與敬重,結下了肝膽相照、情深意重的不尋常友誼。新中國成立時,宋慶齡先后擔任了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國人民救濟總會執行主席、全國婦聯名譽主席,1951年獲得了斯大林和平獎金。解放初期,國家及華東局、上海市的許多重大事情往往都要聽取宋慶齡的意見。宋慶齡工作繁忙,加之公務纏身,她的血壓高等病情使毛澤東和周恩來總是牽挂於心、縈繞於懷。在此情況下,毛澤東特意請周恩來安排一下宋慶齡到南昌視察工作事宜,順便請她到剛剛修好登山公路的廬山休息一番。

1953年8月,在宋慶齡視察江西工作的間隙,時任江西省委第一書記楊尚奎、省主席邵式平親自陪同宋慶齡重上闊別了18年的廬山。時任九江地委書記史梓銘和廬山管理局黨委書記沈堅到廬山車站迎接。管理局請宋慶齡住進最好的別墅,即昔日的美廬。美廬,雖然同宋慶齡的別墅相距很近,但是宋慶齡在民國時期卻從未踏進過一步。這次,宋慶齡在美廬住了一周,故地重游,兩重天地,感慨良多。

8月中旬的一天,宋慶齡特地去看自己的廬山別墅舊居——河西路51A號私墅。她看到十幾年過去了,舊居被這裡的工作人員整修得很好。於是滿意地說:“我這幢房子保護得很完好啊。”隨即,宋慶齡客氣、謙遜地對管理局的領導和工人師傅表示了衷心的感謝。

接著,宋慶齡又對沈堅說:“我決定將這棟小樓交給國家,由管理局統一管理,為來廬山休養的英模提供方便。我個人不再需要它了。”

沈堅聽后頓時感到十分驚愕,隨即馬上推讓。他想,解放初,廬山管理局對沒有房主和戰犯的別墅是採取了統一管理的方法,收歸國有,可是孫中山夫人宋慶齡的別墅怎麼能這樣處理呢?不需多加思忖,他就堅決表示不能接收。

這事當然難不住一向聰慧睿智、靈活果決的宋慶齡。第二天上午,宋慶齡便指派秘書前往管理局房管科交出別墅的房產証明,又叫秘書向管理局補繳了從1949年至1953年的房地產稅,並補發了看房工人的工資。秘書還代表宋慶齡再次表達了請廬山管理局收下別墅服務於人民的心願。

接著,宋慶齡又在省、地為她舉行的茶會上表示:“登山公路通車了,廬山管理局沒有小車,我這次帶來的一部黑色福特小轎車,也贈送給管理局使用,作為我在建國后首次來山留下的紀念。”

一諾千金。宋慶齡當即將斯大林和平獎委員會送給她的一部德國產高級轎車送給了廬山管理局。

1980年8月的一天,宋慶齡收到廬山管理局的一封信。信上請求她允許他們將其房產拆除,他們想要另蓋別墅。

宋慶齡很快讓她的辦公室寫了回信。信中表示這房子解放后就交給人民政府了。對於房子的維修或是改造,一切由當地政府決定。

宋慶齡就是這樣一個從來不為自己考慮的人,她的大公無私令人十分欽佩,至今還令人們感動。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湘憶、謝磊)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