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豫歌”《我們是黃河泰山》的故事

張小芳 

2014年08月27日10:4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彭麗媛春晚唱大歌

1988年除夕,在中央電視台舉辦的春節聯歡晚會上,彭麗媛著一襲中國傳統的旗袍,再次演唱了這首歌並取得巨大成功。從此,彭麗媛成為全國人民不能忘懷的春晚名星。但大家不知道彭麗媛演唱這首歌是總導演鄧在軍的悉心選擇。

鄧在軍的名字很容易讓人望文生義,想當然地認定是一位硬朗、彪悍的男子漢,其實鄧在軍卻是一位巾幗導演。在萬家團圓的除夕之夜,一邊包餃子,一邊看春晚,萬眾矚目的央視春晚是10億國人在傳統節日裡不可缺少的文化大餐。怎樣才能確保春晚每一個節目都能流光溢彩、高潮迭起,決定於導演對節目的選擇、編排。哪個節目可上可不上都需要總導演把關、決策,推薦上春晚的節目、演員都是萬裡挑一,可以說每一個節目都有特色,每一個演員都是傾心盡力,面對眾多的選擇,春晚的導演一定得有一雙藝術上的慧眼。

《我們是黃河泰山》這首歌立意明確、旋律激昂,是導演組認定的節目,但在確定演員時卻出了個小插曲。原來,彭麗媛和董文華都喜歡這首歌,都提出希望能在這屆春晚上演唱這首歌。我們知道彭麗媛和董文華師出同門,兩位都是民族聲樂歌手,這首歌是獨唱歌曲,隻能是一位。鄧在軍三思之后,選擇彭麗媛來唱這首歌,這倒不是彭麗媛和鄧在軍是老朋友的關系。彭麗媛的成名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最早是在鄧在軍1982年編導的《在希望的田野上》電視藝術片裡出現的,彭麗媛曾說:“沒有《在希望的田野上》這首歌,就沒有彭麗媛三個字。”鄧在軍是在那時認識、了解彭麗媛的。鄧在軍和董文華同樣也有過多次合作,尤其是1985年的春晚,董文華的一曲《十五的月亮》不僅讓全國人民記住了這首歌,也記住了董文華的名字,她倆可以說都是具有深厚功底的優秀歌唱演員。但鄧在軍同時也認為她們又各具特色,董文華雖也是民族唱法,但含有通俗唱法的成分,她的音色也很甜美,但更多的表現為婉約、抒情。彭麗媛是純正的民族唱法,更適合一些高亢的歌曲,而這首《我們是黃河泰山》的旋律表現出的是黃河、泰山的豪邁和磅礡氣勢。鄧在軍又把這首歌曲的曲作者士心邀來,傾聽士心創作這首歌的心路歷程。士心談了自己的感受和體會,告訴鄧在軍這首歌最初是為彭麗媛量身打造的。鄧在軍此時就已經有了明確的想法,她認為這首歌讓彭麗媛來演唱更有表現力,於是就和董文華談了自己的決定,同時向董文華推薦了一首更適合她在春晚演唱的歌曲,董文華愉快地接受了這個決定。

晚會播出后的效果正如鄧在軍所期待的,彭麗媛演唱的《我們是黃河泰山》激起了觀眾的共鳴,給全國人民留下長久記憶。老百姓評價說:董文華唱贊歌,彭麗媛唱大歌,宋祖英唱甜歌。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湘憶、謝磊)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