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征軍老兵秦崇議:
男兒自當赴國難
記者 范南虹
“好男兒,當從軍。從軍后,國家以我強,國仇以我報,民族精神我代表,沖鋒陷陣拔敵旗……”這多年前的戰歌,從一位94歲的老人嘴裡哼出來,令人動容。
唱歌的老人叫秦崇議,和兒子秦宏銘生活在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陽江農場大山深處。
1938年4月,國民黨在廣西梧州招兵,秦崇議瞞著父母考進了國民黨中央部隊裝甲兵團,當年5月5日,隨部隊開拔到湖南湘潭集訓,成為國民黨第五軍汽車兵團一營一連上尉技術兵。
隨著戰事吃緊,1941年12月23日,中英在重慶簽署《中英共同防御滇緬路協定》,成立中英軍事同盟,組建了中國遠征軍。40萬中華熱血男兒為民族為國家入緬作戰,秦崇議所在汽車兵團,也在1942年2月改編為裝甲汽車搜索隊,遠征進入緬甸。他的任務,就是在戰場上搜索那些被敵人打壞了的裝甲車進行搶修,迅速補充中國軍隊的戰斗實力。
1942年4月17日,在一場遭遇戰中,先頭部隊闖到了敵人陣地上,由於情況不明,部隊的裝甲車被敵人打壞了,匍匐前往搶修裝甲車的秦崇議,殺死了一名日軍並搶到一挺機關槍。秦崇議帶著機關槍興奮地跑回陣地交給戰友,再匍匐回到陣地檢修裝甲車,此時,日軍機關槍掃射過來,將他左腿打傷。他帶傷爬回自己的陣地,被戰友背回衛生隊搶救。
簡單包扎止血后,因傷勢嚴重,必須送回后方醫院治療。秦崇議被戰友送上車,一路顛簸,車上沒有衛生員,時間長了,傷口發炎,生蛆,又痒又痛。秦崇議左腿傷處夾板脫落,腫大得連褲子都穿不上,隻得赤裸下身躺在車上。
1942年5月8日,汽車終於到達下關,秦崇議被送進西南運輸處醫院接受治療,為了保命,7月23日,他的左腿被鋸掉。隨后,幾經輾轉,秦崇議和其他傷兵被轉到曲靖榮譽軍人臨時教養院。
南僑機工張修隆:
瞞著家人偷偷回國參軍
記者 范南虹
“記不清了,老了。”對記者的採訪,96歲的張修隆擺著手,過去那些戰爭年代的日子,已隨著歲月的流逝遠去了。
張修隆是海南日報2009年開展“重走滇緬路”大型報道后,於2010年8月在海南新發現的一名南僑機工。當時,記者採訪張老時,他記憶清晰,耳聰目明,如今四年過去了,當年發現的4名定居海南的南僑機工,如今僅余張修隆和吳惠民兩人健在。
張修隆1918年出生於文昌市抱羅鎮裡隆村一個貧寒的家庭,小學尚未畢業,就跟隨在新加坡謀生的舅舅到新加坡一家餐館打工。在此期間,張修隆認識了文昌老鄉陳玉初,兩人結拜為兄弟。
1937年,“蘆溝橋事變”后,張修隆和陳玉初正值年輕氣盛、血氣方剛,他們相約回國參加抗戰。“后來,陳嘉庚號召華僑回國,為抗日救亡服務。我和陳玉初就商量一起回國,陳玉初會開車,他告訴我回國后,他教我開車。”因此,年輕的張修隆瞞著舅舅,報名參加了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服務團。
1939年8月17日,張修隆和陳玉初從新加坡回國,成為第九批回國的南僑機工,並被分配到國民政府軍政部西南運輸處華僑互助社工作。兄弟倆在滇緬路上運送汽油。“在滇緬路上運送汽油比其他軍用物資更加危險。因為日軍經常轟炸滇緬路,一個小小的彈片炸到油桶,都會引來全車爆炸。”張修隆說,開車時,隻要遠遠聽到一點細微的飛機聲,就必須馬上將車開到隱蔽處藏起來。
直到1942年5月,怒江上連接滇緬路的唯一通道——惠通橋,被撤退的國民黨軍隊炸斷,國民政府遣散了南僑機工。而戰爭仍在繼續,張修隆被迫在昆明機場找到一份工作,直到抗日戰爭勝利,他復員返回新加坡。
1949年,新中國成立。興奮不已的張修隆從新加坡回到海南文昌,此后一直生活在裡隆村。
南僑機工吳惠民:
血性少年一心報國
記者 范南虹 通訊員 陳永忠
96歲的南橋機工吳惠民是海南健在的兩名南僑機工之一,如今定居瓊海市中原鎮。
3歲時,吳惠民父親去世,母親一手把他拉扯大,為了讓兒子長大后更有成就,母親變賣了家中僅有一塊田,將15歲的他送到新加坡謀生的叔叔處。
1937年,“七七蘆溝橋事變”,日本大舉全面入侵中國。吳惠民少年血性,非常痛恨日本侵略行徑,一心想歸國報效祖國。但是,叔叔為了保存兄弟的骨血,堅決不同意吳惠民回國抗日。“我那時暗暗發誓,我要趕快回到祖國去!為了祖國,我要和日本兵拼了!”吳惠民說,為了瞞著叔叔回國,他改名吳鐘標報名參加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服務團。
服務團要招有駕駛技能的華僑青年,吳惠民還不會開車。“我急啊!生怕不能回國。”他立即租了一輛車苦練駕駛技術和修車技術,一星期后,他就能熟練地開車了,終於回國。
離開新加坡后,吳惠民和同批的南僑機工經過越南回國,到達昆明后,在西南運輸處訓練。隨后,吳惠民就駕車驅馳在滇緬路上,搶運抗日物資和軍隊。
1940年,吳惠民結束了滇緬公路上時間不長的運輸任務后,被當局派往重慶機械制造廠第二廠當修理工、駕駛工,巧遇一位當時在重慶擔任政府要職的海南文昌老鄉,經他推薦和保送,考上了黃埔軍校。畢業后,因作戰勇敢,從排長晉升為連長,最后升至國民黨降傘第二大隊第八中隊上尉分隊長。
吳老曾隨部隊入緬對日作戰,入緬作戰結束后,吳惠民跟隨部隊回到了昆明,並於1945年6月,參加廣西丹竹機場的降落作戰。
“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中國無條件投降的消息迅速在全國傳開,舉國為之振奮。”吳惠民告訴記者,當時他參加完丹竹機場降落戰后,已隨部隊駐扎廣州,部隊放假一天,和駐地百姓一起歡慶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