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出生入死保家園

2014年09月03日16:44   來源:海南日報

原標題:出生入死保家園

許乃斌 本報記者 陳元才 攝

陳成魯 本報記者 陳元才 攝

秦崇議 本報記者 蘇曉杰 攝

張修隆 葉軍 攝

吳惠民 本報記者 陳元才 攝

“聯合抗日”是當時兩大政黨的共同主張,在這一主張之下,國共兩黨攜手於民族大義前,開辟了由中國國民黨直面日軍的正面戰場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戰場,取得了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反侵略戰爭,也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巨大貢獻。

除了23年紅旗不倒的瓊崖縱隊,海南有周士第、鄭介民、鄭庭笈3位名震遐邇的瓊籍抗日將領,3位瓊籍將領均是黃埔教官,在他們的影響和訓導下,海南有志青年突破日軍海上封鎖,紛紛報考黃埔軍校,苦學正規的現代軍事知識和戰場上的殺敵本領,以致國民黨抗日將士中頗多海南人,文昌甚至有“將軍之鄉”的美稱。據統計,從1924年到1949年,黃埔軍校共招生二十三期,海南學子貫穿始終,計有3000余名瓊籍黃埔學子,他們高舉抗日大旗,以年輕的生命和熱血報效戰亂中的祖國。

海南還有不少有志青年,參加了一支非常特殊的介於軍人和平民之間的抗日隊伍——南僑機工。抗戰時期的中國,積貧積弱,會駕駛修理汽車的人很少,愛國僑領陳嘉庚受蔣介石委托,前往南洋招募懂得汽車駕駛和維修的愛國華僑青年,組成“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服務團”,而海南恰有很多年輕人闖南洋謀生,國難當頭,他們紛紛響應號召回國當機工。3000多名南僑機工中,有800多瓊籍南僑機工,他們在烽火裡出沒,為民族生存而戰,為拯救國家危亡而戰。800多瓊籍南僑機工直接犧牲在滇緬路上的就有400多人。

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9周年紀念日之際,海南日報採訪了海南的黃埔軍校老人、中國遠征軍和南僑機工,通過幸存老人的口述,再現那段全民族浴血奮戰的歷史。

黃埔老人許乃斌:

誓死不當亡國奴

記者 范南虹 實習生 林川 通訊員 陳永忠

“日軍佔領海南后,父親家訓時常教導我:不要死守在家當亡國奴,要想辦法出去!”93歲的許乃斌老人背已佝僂了,但豪氣不減。

許乃斌是儋州市峨蔓鎮南湖村人,1921年10月出生。“我1歲時,父親許雲漢就考入了黃埔軍校一期,畢業后,他參加了東征。”在父親的鼓勵下,1941年春節時,許乃斌趁夜偷渡到湛江,在瓊崖聯中繼續讀書,期間,看到報紙刊登的黃埔軍校招聘華僑青年入伍的啟事,因有親人在海外,許乃斌和同學葉菁、林顯興相約報考,進入黃埔軍校四分校19期9總隊學習。

“我在通訊班學習,學校有很多海南籍師生。”由於戰事吃緊,四分校從廣西宜山遷至貴州獨山,師生要在一片荒地上興建學校。隨著日軍步步緊逼,戰爭導致國民黨軍隊減員嚴重,並且急需訓練有素的技術兵種,如通訊兵等。許乃斌和同學們經過短暫訓練后,在還有一年多才畢業的情況下,暫離學校奔赴戰場。

四分校中將主任韓漢英是海南文昌人,他命全校師生4000多人組編成野戰軍戰斗連隊,全副武裝冒雨誓師出發,開赴廣西南丹、河池等地。”5天急行軍400余裡,到達戰場后,立即搶筑軍事工地。許乃斌還記得,同班機槍手黃啟華就因搶修堡壘致病而死。許乃斌因是通訊兵,他和同學們一起暫編一個通信排,負責在戰場上敷設通信線路。

“后來,黃埔四分校被迫遷到四川江津縣油溪鎮。”許老說,日本投降的消息傳來時,全班同學正在上課。

日本投降后,許乃斌不想打內戰。“八年抗戰,終於打跑了侵略者,國家百廢待興,人民生活困難,大家都想過安定的平凡生活。怎麼能再打內戰?”於是,許乃斌以請假的名義,逃離部隊,但回鄉途中被國民黨軍查獲,在桂林被軍法處判服刑一年。“還差20天就出獄,因國民黨節節敗退,隻好提前將我釋放。”許乃斌想方設法回到海南,務農至今。

黃埔老人陳成魯:

受降讓我揚眉吐氣

記者 范南虹 實習生 周清 通訊員 陳永忠

陳成魯,海口大致坡人。1942年,19歲的陳成魯在老鄉韓漢英以及二伯父的教導下,報考黃埔軍校,成為四分校19期通訊班的一名學員。與他同期考入的還有許乃斌等100多名海南同學。

“黃埔軍校裡,海南籍師生非常多。所以,海南人對抗日戰爭也是作出了巨大貢獻的。”陳成魯說,學習期間,曾因戰爭需要,暫編為學生軍參戰。但是,讓他最難忘的,還是日本投降后,他跟隨部隊前往越南河內、海防等接受日本投降,隨后駐軍長春,受命遣返日本戰俘和日本僑民。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天皇向日本全國廣播了接受波茨坦公告、實行無條件投降的詔書,9月2日上午9時,在東京灣美國戰列艦密蘇裡號簽定投降書, 9月9日上午,中國戰區受降儀式在南京中央軍校大禮堂舉行。此后,國民黨派部隊接受日本投降。

“我們在越南駐扎了半個多月,這是一段揚眉吐氣的日子。”陳成魯回憶,日本投降后不久,他從黃埔軍校畢業,分配進入國民黨60軍211師師部通信連,隨即跟隨部隊開拔至越南接受日本投降。

“受降工作主要是解除日軍武裝,接收其軍用物資,轉運、遣返戰俘等。”陳成魯告訴記者,他本來是剛從黃埔軍校畢業的新兵,完全沒想到會接到這樣一個偉大而自豪的任務,高興得很。

受降工作完成后,60軍又奉命調駐東北。在撫順,陳成魯又和戰友們一起遣返日本戰俘和日本在撫順的僑民。

內戰爆發后,60軍起義,陳成魯也進入華北軍大學習,畢業后,分配進入中國人民解放軍66軍當教官,訓練新兵,后又兩次赴朝作戰。

新中國成立后,陳成魯轉業到山西水利局工作,其工兵的技術特長得以發揮。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麗娜、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