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萬盛山洞中造出我國首架軍用運輸機

2014年09月10日15:49   來源:重慶日報

原標題:萬盛山洞中造出我國首架軍用運輸機

在工廠大門外的“中運一”式運輸機。(受訪者供圖)

荒廢多年的海孔飛機廠。 特約攝影 謝智強

1945年,重慶白市驛機場,中美混合飛行大隊就駐扎在這裡。停機坪上,眾多龐大的美制B—25型轟炸機中,有一架木制飛機顯得有些寒磣。

“但它卻是中國人自己設計、制造的第一架軍用運輸機!”萬盛經開區文物管理所所長令狐克強說,這架飛機的代號是“中運一”,出自國民政府戰時大后方四大飛機制造廠之一——海孔飛機廠(即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第二飛機制造廠)。

海孔飛機廠在哪?它就掩藏在萬盛叢林鎮一個巨大山洞中。近日,本報記者來到了這個“秘密基地”。

天然溶洞中建成3層車間大樓

走進海孔洞,通過手電微弱的光芒,記者看到一間間被隔開的廢棄車間,組成了碩大而寂寥的廠房。由於長年荒廢,已很難想像出當年進行飛機生產、裝配的繁忙景象了。

“這是一個由石灰岩層、鐘乳石形成的天然溶洞,高近40米,縱深300余米。”令狐克強介紹,清末民初,洞口原有海孔寺,佛像高坐,香火鼎盛,后來拆廟移佛,就是為了建飛機廠。

76歲的村民劉漢文告訴記者,當年他在離洞口不遠的私塾上學,天熱了就溜到洞裡乘涼,“記得是1938年,洞裡的人突然多起來,而且大都是外地人……”

原來,由國民政府與意大利於1935年合辦的航空委員會中央南昌飛機制造廠遷到這裡來了。當時以海孔洞為中心,方圓15公裡范圍都劃給了飛機廠,“工廠第一期征地3341畝。為保証安全,還派了一個營在此駐扎,洞口的壩子上架有機關槍,山頂設有崗哨,除飛機廠員工外,任何人不准靠近。”令狐克強說。

1938年初夏,航空委員會第二飛機制造廠正式挂牌。國民政府還將另外幾家小飛機廠也並了進來。最鼎盛時,工廠員工達到1200人,民工有200多人。

“工廠在洞內設有機工、鉗工、白鐵、機身、機翼、電鍍等車間,在洞外建有鑄鍛、油縫、修配、木工、修理等車間。洞外建筑全部用鬆枝覆蓋。”據令狐克強介紹,到1938年底,工廠已初具規模:洞內建成一棟3層樓的車間大樓,約1200平方米,另辟有可供裝配20架飛機的空間,洞口修建了一棟3層樓的工務樓,“洞外還有遠離廠區的生活設施,包括職工宿舍、天然游泳池等。”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麗娜、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