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我的團長”劉放吾

2014年09月17日15:25   來源:湖南日報

原標題:“我的團長”劉放吾

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與劉放吾在一起。(本文照片均為資料照片)

劉放吾騎馬照。

8月下旬,記者沿省道1818線出桂陽縣城,過仁義鎮不遠,被路邊一座將軍亭吸引了目光。人們告訴我,往東5公裡處就是劉放吾將軍故居。

劉放吾,就是2009年熱播的電視劇《我的團長我的團》裡頭“炮灰團”團長龍文章原型之一。

小青屋,留在大陸的念頭

這是一座四棟三間二層青磚黛瓦小樓。大門上方挂有“劉放吾將軍故居”的牌匾,神堂上方挂著劉放吾的戎裝照。除此之外,這房子實在不像個“將軍第”。

據村民說,這房子建於上世紀40年代,是劉放吾當團長時寄錢回來讓弟弟幫助修建的,不為光耀門第,隻為表示根在這裡。

劉放吾戎馬半生,后輩子趨於平淡,隻挂了個少將參謀閑職,1949年去台后隨著老長官孫立人的倒霉,更是淪落到賣煤營生的地步,最后也就在海峽彼岸告別人世,未能住過這所房子。不過,他給兒子留下話,一定要回桂陽看看這所房子。果然,他的兒子偉民三次來到這裡探親,最近一次是今年7月中旬。

按現在的話說,劉放吾是個“不會運作”的人。他的戎馬生涯中有著讓世界注目的時刻——解救出被圍困在緬甸仁安羌的7000多英軍,可歷史功勛並沒有為他換取生活實惠。

好在歷史終有還原的一天。這個作戰過程,被藝術家演繹成“炮灰團”團長率部以“極其慘烈的方法”攻克日軍堅強堡壘南天門。雖然,電視劇《我的團長我的團》作為藝術作品,圍繞主題進行了細節虛構,把人物塑造得性格鮮明,但其歷史背景、歷史事實卻是真實的。

劉放吾率部曾在歷史的舞台上上演了“真實版”的《我的團長我的團》。其所以“炮灰團”團長原型之一定在劉放吾身上,就因為他的身上表現出了“歷史真實度與深刻的歷史存在感”。

仁安羌,誰拯救被圍英軍

歷史背景就是上世紀40年代初的滇西。這裡是中國抗日戰爭的重要戰場。太平洋戰爭爆發后,日軍進軍東南亞。

1942年2月,日本陸軍4個師團如狂飆般突進緬甸——英國在印支半島上最后一塊殖民地。英軍在毫無情報准備和防御部署的情況下,隻能眼看著米字旗被日軍狠狠地踩在戰靴之下。

慘敗讓英國軍隊喪失了堅守緬甸的意志。但緬甸淪陷對於中國來說,意味著動用了20萬人修筑起來的滇緬公路被攔腰斬斷,意味著盟國的石油、鋼鐵、武器、藥品失去了運往中國的最后一條通道,意味著3個月后中國抗日軍隊可能彈盡糧絕,意味著中國抗戰的后方——大西南將直接暴露在日軍的鋒鏑之下。

於是,10萬中國遠征軍揮師入緬作戰。但日軍速度很快,3月8日仰光淪陷,接著3天向北狂追300公裡,將戰線推到緬甸中部。

1942年4月,25萬中英部隊集結緬甸中部重鎮曼德勒,准備與日軍主力決戰。然而,中英聯合作戰方案並未付諸實施。特別是在14日,英軍第一師竟單獨撤離陣地,向仁安羌油田撤退。日軍33師團趁勢緊逼,一個3000人的聯隊突破英軍防線,隱秘地繞到英軍后方,將英軍包圍。緊急求援,英軍把最后的生存希望寄托在中國軍隊孫立人師長所率的新編38師。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袁璐、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