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馬
毛澤東多次要求,公文要做到短小精悍。他明確提出:“報告文字每次一千字左右為限,除特殊情況外,至多不要超過兩千字。”毛澤東把向全黨所提的要求,充分體現在他所起草的文件中。
毛澤東是一代偉人,還是文章大家。他不僅開創了政論文寫作的新生面,也開拓了公文寫作的新天地。在一生的革命實踐中,毛澤東為我們黨和國家撰寫了數以千計的公文,同時在公文方面作出了許多重要論述。他用豐富的實踐和深刻的理論,指導我們如何寫好公文。
自己動手,不要秘書代勞
公文是黨政機關行使職能的重要工具,在傳達貫徹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指導和推進各項工作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自己動手寫公文是領導干部理所當然的工作,也是其領導才干的體現。
作為黨、國家和軍隊的領袖,毛澤東高度重視公文在指導革命、推動建設中的作用。他多次提出,領導干部要親自動手寫公文。1948年,毛澤東在《關於建立報告制度》中要求:“各中央局和分局,由書記負責(自己動手,不要秘書代勞),每兩個月,向中央和中央主席作一次綜合報告。”1958年,他在《工作方法六十條》中規定:“不可以一切依賴秘書,或者‘二排議員’。要以自己動手為主,別人輔助為輔。”1964年,他在一次中央會議上提出嚴肅批評:“有的人,自己不寫東西,要秘書代勞……如果一切都由秘書去辦,那末,部長、局長就可取消,讓秘書干。須知,這也是勞動,不親自動手怎麼行呢!”
毛澤東不但把親自動手寫公文的要求下發全黨嚴格推行,更是以身作則,率先垂范。他親自起草了大量的公文,如通知、指示、命令、電報,等等,收入《毛澤東選集》和《毛澤東文集》中的有340多篇﹔他還親自閱讀修改了難以計數的公文,在《毛澤東年譜》中可以詳細地看到有關記載。
有位外國名人說過:“世界上隻有兩種強大的力量,那就是刀槍和思想。從長遠來看,刀槍總是被思想所戰勝。”刀槍是什麼?武器、實力和行動。思想是什麼?戰略、策略和方法。新中國是用革命的槍杆子打出來的,而革命的槍杆子靠的是毛澤東思想的正確指引。因此可以說,中國革命的勝利,靠的是毛澤東那支凝聚其深邃思想的如椽大筆。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從1948年7月開始,毛澤東在西柏坡的普通農舍中,親手擬寫了408封電報,以高超的智慧和雄偉的氣魄,指揮了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導演了一場波瀾壯闊的人民解放戰爭史詩。周恩來曾風趣地說:“我們一不發人,二不發槍,三不發糧,只是天天發電報,就把國民黨打敗了!”
社會主義建設成就的取得,在一定程度上說,靠的也是毛澤東那支如椽大筆。1955年9月至12月間,毛澤東親自主持編輯了《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一書。他認真閱讀了從各地征集上來的200多篇調查報告,精心挑選出176篇,進行編輯、修改,並為其中104篇撰寫了按語,為全書撰寫了序言。毛澤東用這部“農業合作化的百科全書”,為全國農業合作化道路指明了方向。
毛澤東一生親自擬寫公文之勤、數量之多,內容之豐富、思想之深刻,在中外政治領袖中可謂獨領風騷。
![]() |
相關專題 |
· 毛澤東紀念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