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粟裕在對日作戰中親自指揮的幾次重要戰斗 

趙勁

2014年10月31日14:17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黨史文苑》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粟裕是我軍卓越的領導人,杰出的革命家、軍事家、戰略家。全國抗戰爆發后,粟裕率領浙閩邊抗日游擊總隊加入新四軍戰斗序列,先后任新四軍第二支隊副司令員、江南指揮部和蘇北指揮部副指揮、新四軍第一師師長、蘇中軍區司令員、蘇浙軍區司令員等職。抗日戰爭時期,他親自指揮了幾次重要的戰斗,打出了新四軍的威風。

韋崗伏擊戰

1938年6月15日,經過3個雨夜的急行軍,粟裕率領新四軍先遣支隊到達江蘇句容的下蜀車站,並連夜實施破路作業,京滬鐵路交通為此中斷達數小時。

按照計劃,先遣隊破路后即可撤退,但粟裕臨時決定在附近的韋崗組織一次伏擊戰。這是因為他經過仔細觀察,發現從鎮江到句容的公路運輸相當繁忙,而公路所穿過的韋崗一帶盡管樹木稀疏,但有許多高低不平的小土丘,可用於隱蔽埋伏。以粟裕多年從事游擊戰的經驗和眼光來看,他認為這是一個打伏擊戰的絕佳地形。

當時新四軍還從未與日軍面對面地打過仗。新四軍的裝備很差,整個先遣隊隻有兩挺輕機槍,其余槍支都是舊的,有的缺少瞄准器,有的為便於打游擊,長槍已鋸成了短槍,還有的是埋在地下許久、剛剛才挖出來的。實事求是地說,先遣隊並無在韋崗打伏擊戰並一戰成功的把握,更何況是在計劃以外的戰斗。

先遣隊本來有一架電台,做類似的決定粟裕需要向上級請示報告,那樣的話,上級未必會同意,但正好行軍途中電台燈泡燒壞了,這就為粟裕“先斬后奏”創造了條件。

在伏擊戰中,確實也遇到了很多事先想不到的問題。新四軍與八路軍不同,他們由留守南方八省的游擊隊員組成,對正規戰的技術已然有些生疏,加上又沒有時間在皖南整訓,倉促投入實戰,馬上陷入了手榴彈投不遠、步槍也打不准的窘境。相比之下,先遣隊在韋崗伏擊的日軍車隊,屬野戰重炮兵第五旅團。該旅團參加過淞滬會戰,盡管都是炮兵或輜重兵,但官兵的軍事素養很高,射擊技術非常精准,隻要在兩百米范圍內,均能命中目標。

粟裕和先遣隊在戰斗中多次遭遇危險情況。第一次是一名躲在水溝裡中彈負傷的日軍軍官,突然端著刺刀向粟裕刺來。幸好粟裕身后的警衛員及時開槍,才得以化險為夷。

第二次是雙方相持不下,先遣隊的機槍火力夠不到敵人,而因為日軍槍法准,先遣隊輕易又沖不上去。粟裕及時把一名機槍手調到路口以北的制高點,對日軍進行俯瞰射擊,一下子改變局面,擊垮了日軍。

韋崗伏擊戰的戰斗規模和戰果都不算很大,一共擊毀4輛汽車,打死打傷20多名日軍,即便在新四軍戰史中,這也僅屬於中小型戰斗,但它在當時的意義和造成的影響力不可低估。戰斗結束后,國民政府軍委會立即給新四軍軍部發來了嘉獎令:“葉軍長:所屬粟部,襲擊韋崗,斬獲頗多,殊堪嘉尚,仍希督飭繼續努力,達成任務。”

最重要的,恐怕還是把新四軍在蘇南民間的形象給樹起來了。這次伏擊戰打響之前,江南民眾已有半年多沒有見到一支像樣的中國軍隊。日軍因此在江南非常囂張,三五個日本兵,甚至是徒手士兵,都可以到遠離據點十裡八裡的村庄橫行,老百姓毫無抵抗的能力,敢怒不敢言。“走在路上,到處可見斷壁殘垣,真是滿目瘡痍。正值農忙季節,卻因兵荒馬亂,田地早已荒蕪。”

韋崗伏擊戰一打,老百姓知道新四軍敢打能打日本人,便逐漸把新四軍作為一種不可或缺的心理依靠。以《茅山引路人》的作者樊玉琳為例,此人原是句容地區一位頗有聲望的名士,曾當過國民黨的區長,他一度對新四軍採取了敬而遠之的態度。正是韋崗伏擊戰等戰斗讓樊玉琳感到新四軍“有智謀有辦法”,開始積極支持,后來還擔任了新四軍所領導的四縣總會負責人。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湘憶、謝磊)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粟裕紀念館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