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第二十六集團軍:沂蒙雄師

董保存 王喆

2014年11月05日14:3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鋼鐵戰士朱彥夫

今年春天,鋼鐵戰士朱彥夫的名字在神州大地廣為傳頌,在北京舉行的朱彥夫英雄事跡報告會上,老英雄的事跡打動了所有的人。人們可能不知道,這位英雄來自英雄部隊——二十六軍七十七師二三〇團。

朱彥夫參軍后不久就趕上了兩場大仗——孟良崮戰役和淮海戰役。他先后參加大小戰役、戰斗近百次,多次負傷,3次立功。1950年12月,在朝鮮長津湖爭奪250高地的戰斗中,朱彥夫所在的連隊冒著零下30多攝氏度的嚴寒,與裝備精良的兩個營的敵人進行了殊死搏斗。美軍每天在陣地上拋下數百顆炸彈,山頭被削去幾十厘米,捧一把地上的土就有十幾塊彈片。反反復復的陣地爭奪戰后,全連的戰友相繼犧牲,250高地上隻剩下遍體鱗傷的朱彥夫一人。面對著敵人的再次沖鋒,朱彥夫把3挺機槍壓滿子彈,不停地換位射擊,死守陣地。而就在朱彥夫再一次給槍上子彈時,眼前突然飛來3顆手榴彈。他迅速抓起一顆扔向敵人,又抓起一顆剛扔出幾米,緊接著,就聽到“轟隆”一聲巨響,眼前一道火光,隨后就什麼都不知道了。

不知過了多久,鑽心的疼痛將朱彥夫從昏迷中喚醒,身體已被飄落的雪花掩埋,他想放聲喊,但沒喊出聲﹔想伸開手,手指早已被凍壞。他一次次用冰冷的拳頭猛搓雙眼,想把挂在臉上的東西撥掉。飢渴之下,他索性將這個冰涼的異物吞下,后來他才知道,那是被彈片炸出的左眼球。出於對生命的渴望。朱彥夫咬緊牙關,開始在冰冷的雪地上挪動軀體向前爬行。不知爬了多久,又昏迷了多少次,身負重傷加凍傷的朱彥夫被兩名志願軍戰友發現救起,幾經周折,搭上了回國的汽車。

在長春第三軍醫大學附屬醫院,朱彥夫先后進行了47次手術、昏迷了93天,流出體外的腸子被塞了回去。國內多家醫院的醫生把他從鬼門關拉了回來。

朱彥夫醒來后,發現自己的雙手和雙腿都沒有了,心痛至極,他不想再活下去。想餓死,但護理人員按時往他嘴裡灌食物﹔想跳樓,但沒有手腳,不高的窗台他怎麼能爬得上去?想吃安眠藥睡過去,好不容攢起的8片安眠藥也沒能把自己“解決”掉。朱彥夫自殺了3次,都沒有成功。還是醫生的一句話將朱彥夫點醒:“你的命是我們用幾個月的時間,硬從死神那裡奪回來的,你有什麼資格去斷送?自殺就是叛黨叛國。”朱彥夫打消了自殺的念頭,但是嚴酷的現實是,他的雙腿從膝蓋下被截去,雙臂手腕以上被鋸掉,左眼成了空洞,右眼的視力也下降到0.3。一個沒有四肢、沒有左眼的特等傷殘軍人,怎樣才能生存下去呢?

“無手無腳仍是軍人!”朱彥夫不甘於自此成為一個躺在床上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廢人。1956年,他放棄了組織上讓他在條件優越的榮軍醫院休養康復、安度終生的安排,毅然回到了故鄉沂源縣西裡鎮張家泉村。

回到家后,他開始練習自己吃飯、喝水、大小便,經過長時間的艱苦訓練,他實現了生活基本自理,還遇到了陪伴自己一生的妻子陳希永。

為了實現教鄉親們學文化的目標,朱彥夫騰出了自家的一間堂屋,用母親做壽材的木板做書架,買了200多本書,建起了全村第一個圖書室。隨后,朱彥夫又張羅著辦起了張家泉村第一所夜校,夜裡常常要走1公裡多的山路給村民們上課。夜黑山路滑,健全人走起來都費勁,沒手沒腳的朱彥夫更不知跌倒了多少回。

1957年,朱彥夫被全村8名黨員推選為村黨支部書記。他又開始帶領張家泉村村民改天換地、砌石壘堰,在山坡上開出了80多畝“大寨田”,治理了3條大山溝,為村裡新增200多畝良田。1960年開始,朱彥夫帶著鄉親們翻山越嶺打了9口水井,並在村內開挖了3口用於灌溉的大眼井。他自己繪制圖紙,帶領大家修建起了1500米長的灌溉渠。同時,又成立了村林業隊,建起了40畝的蘋果園、10萬株的花椒園、2萬株的桑樹園。如今的村民單果樹每年就能收入幾萬元,生活得很富足。原來貧窮的小山村成了致富模范村。

1982年,一場大病之后,與死神又一次擦肩而過的朱彥夫,自知年事已高,體力不支,主動辭去干了25年的村黨支部書記的職務。令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英雄沒有從此止步,而是開始了另一場戰斗。他讓兒女買來筆墨紙張、參考書,說:“我是二十六軍的戰士,我要替連指導員完成他的遺願,把戰斗經歷寫下來,讓后人都知道我們是怎樣和敵人生死搏斗的。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可以想象,他寫書會有多大的困難。殘疾的身體讓他吃盡了苦頭:他用嘴銜筆、雙臂抱筆、單臂綁筆寫字,3種方法交替使用。寫不了幾個字,眼睛就痛得難受。每天隻能寫幾百字。不知多少汗水和血水浸到稿紙上。另一個攔路虎,是文化水平太低,為了寫成這本書,他舔爛了4本字典。由於日夜煎熬,他的視力持續下降,原來的傷口發炎,心臟病加重。不論醫生怎麼勸,家人怎麼攔,他始終筆耕不輟。

熬過了嚴冬,熬過了酷暑,經過7年的努力,朱彥夫33萬字的自傳體小說《極限人生》出版發行。時任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國防部長遲浩田親筆題寫書名並題詞:“鐵骨揚正氣,熱血書春秋。”人們說,朱彥夫是中國的保爾·柯察金,而遲浩田則說,朱彥夫就是活著的鋼鐵戰士!《極限人生》的出版,在社會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全國各地紛紛邀請他去作報告,在淄博市的一場報告會上,朱彥夫一口氣講了兩個多小時,當場暈倒在講台上。經搶救治療后,雖然保住了生命,右半身卻癱瘓沒了知覺。英雄永遠是英雄,他硬是撐著病體,又完成了一部自傳體小說《男兒無悔》。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湘憶、謝磊)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