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毛澤東與《智取威虎山》的那些事兒:改唱詞 借台詞打比喻

2015年01月05日08:2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編者按:近期,香港導演徐克的《智取威虎山》上映后可謂叫好叫座。這一取材自紅色經典題材的商業動作大戲一下子把觀眾拉回了戰爭年代的茫茫雪原。回顧歷史,毛澤東也很愛看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對楊子榮這個角色喜愛有加。【進入楊子榮紀念館】

1967年,毛澤東觀看革命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后接見全體演員

毛澤東曾為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改唱詞

毛澤東喜歡看京劇,最早一批現代京劇裡面有《智取威虎山》,這個戲毛澤東到現場去看。他很喜歡這部戲,喜歡楊子榮這個角色。楊子榮“打虎上山”有一段唱,唱詞是:“我恨不得,急令飛雪化春水,迎來春天換人間”。毛澤東說,這句唱得好,但有一個字要改,“迎來春天換人間”,改為“迎來春色換人間”。這一下子味道就不一樣了。迎來春天太直白了,迎來春色,馬上一個形象就出來了。【詳細】

毛澤東借《智取威虎山》台詞闡釋知識分子問題

1957年反右派運動后,毛澤東一直在思考怎樣看待舊社會成長起來的知識分子的問題,經常講的一句話就是“離不開他們”。1959年1月會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政府代表團時說得比較透底:沒有他們,我們不能進行工作,就沒有工程師、教授、教員、記者、醫生、文學家、藝術家。1961年4月會見古巴文化代表團時又說:我們應該爭取舊社會的知識分子,否則我們就無法繼續我們的事業。1964年5月,聽取國家計委匯報關於第三個五年計劃初步設想時,他再次講:要信任知識分子,如果隻按出身,那麼,馬、恩、列、斯都不行。社會主義理論的產生,隻能經過知識分子,工人自己產生不出馬克思主義。“文化大革命”中,知識分子又不吃香了,甚至被稱為“臭老九”。1975年,毛澤東借用樣板戲《智取威虎山》中的台詞,說出一句名言:“老九不能走。”【詳細】

左圖為《智取威虎山》電影海報﹔右圖為原型楊子榮

有關楊子榮犧牲的細節:槍栓為何被凍住射不出子彈?

隨著小說《林海雪原》及由此改編的電影、京劇、電視劇的廣泛傳播,偵察英雄楊子榮可謂名揚天下,婦孺皆知。幾十年來,關於楊子榮的文章也多得難以勝數。但楊子榮究竟是怎樣犧牲的?關鍵時刻槍為什麼射不出子彈?似乎至今仍留下不少謎團。2011年2月23日《人民日報》刊登的“雙百”人物中的共產黨員中,關於楊子榮犧牲的情況是這樣寫的:“(1947年)2月23日,在追剿丁煥章、鄭三炮等匪首的戰斗中,楊子榮沖在最前面,由於他的槍栓被嚴寒凍住未能打響,被土匪的子彈擊中胸部,英勇犧牲,時年30歲。”很多文章講述楊子榮的英雄事跡時,也是這樣說的。對此,人們難免產生這樣的疑問:在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中,解放軍和志願軍沒少在零下二三十度的環境下作戰,很少聽說有人因槍栓被凍住射不出子彈。這種說法似乎有悖常理。另一個疑問,說楊子榮“被土匪的子彈擊中胸部”,是哪一個土匪?楊子榮是在怎樣的情勢下與土匪面對面遭槍擊的?對此,社會上流傳各種不同的說法。對於上述兩個疑問,情況到底是怎樣的呢?【詳細】

推薦閱讀:

柏露會議:毛澤東如何力排眾議定策"圍魏救趙"

徐克 《智取威虎山》給我新的世界觀

永遠的豐碑:《智取威虎山》主角原型楊子榮

楊子榮勸降400土匪 智擒“座山雕”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湘憶、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