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朱自清先生曾經距離入黨一步之遙

2015年02月10日08:0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朱自清先生作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著名的大家,以其在散文上的極高造詣為世人所熟知。在他筆下,既迸發出了諸如《白種人——上帝的驕子》等字字珠璣、筆觸有力的抨擊社會黑暗的文章,也流淌出了諸如《背影》《匆匆》等感情深厚、真情動人的描述人倫之情的文章,也有諸如《梅雨潭的綠》《荷塘月色》等刻畫精妙、情景相融的描寫自然人文景致的文章。

除了在文學上的成就,朱自清先生還是一位極具氣節的愛國主義斗士。他為抗議美國的扶日政策,寧死不領美國救濟糧並最終因嚴重胃病逝世的事跡至今仍廣為傳頌。作為愛國主義斗士,朱自清先生和中國共產黨也曾產生過聯系,曾經距離入黨僅僅一步之遙。

抗戰勝利后,朱自清先生擔任北平清華大學文學系主任,教授中國文學史、文學史專題研究、歷代詩選等課程。他不僅課上得好,人也和藹,經常跟大家聊天,沒有一點大家的架子。他經常會出一些和課程有關的千字“命題作文”,並親自為學生指導修改。

1947年除夕,清華大學國文系舉辦了一場師生同樂晚會,朱自清先生帶病參加。學生們給他化了妝,穿上一件紅紅綠綠的衣服,頭上戴了一朵大紅花,他愉快地和同學們一起跳舞。余冠英、李廣田教授也來了,大家高唱《青春進行曲》:“我們的青春像烈火一樣鮮紅,燃燒在戰斗的原野。我們的青春像海燕一樣的勇敢,飛躍在暴風雨的天空……”

朱自清先生參加過“5·4”運動,“12·9”運動,幾乎在當時的每次學生運動中都和學生站在一起。1948年6月18日,他毫不遲疑地在著名的《抗議美國扶日政策並拒絕領取美援面粉宣言》上簽了字。原人民日報記者、當年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學生柏生說,那天她正好因畢業分配到朱自清先生家裡去,正看到他在宣言上簽字。在這一天的日記上,他寫道:“此事每月須損失600萬法幣,影響家中甚大。但余仍決定簽名,因余等既反美扶日,自應直接由己身做起。”由此,朱自清先生不顧身體每況愈下,堅決拒領美國救濟糧。

據柏生回憶,當年地下黨組織交給她一個任務,將朱自清和李廣田兩位教授吸收到黨內來。1947年,她介紹李廣田教授入了黨。1948年,她正准備介紹朱自清先生入黨的時候,突然接到了去解放區的通知。離開清華園前一天,她來到北院16號朱自清先生家告別,隻說有事離開北平一段時間。朱先生大概猜到了什麼,凝神望著,輕輕地說,為什麼這麼匆匆地走了呢?那天,朱先生說了很多勉勵的話,並把她送到門外,還緩緩送了好幾步路,然后佇立在院中凝望著。柏生一面搖著手,一面回頭,等再也看不見朱先生的影子,才若有所失地離開,淚水早已奪眶而出。而這一別,成為他們師生之間的永別。

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先生病逝。直到逝世的前一天,他還不忘叮囑夫人陳竹隱:“有件事要記住,我是在拒絕美援面粉文件上簽過名的,我們家以后不買配給的美國面粉。”當時,柏生正在河北泊鎮中共中央華北局城工部學習,得知消息之后,瞬間淚如雨下。

毛澤東在《別了,司徒雷登》中說:“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聞一多拍案而起,橫眉怒對國民黨的手槍,寧可倒下去,不願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我們應當寫聞一多頌,寫朱自清頌,他們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

9月15日,人民日報第一版刊登了朱自清先生逝世的消息:著名詩人和散文家、北平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主任朱自清因十二指腸潰瘍逝世。

本文參考柏生《新中國的詩意追尋》(載於錢江主編《戰火染紅青春歲月:人民日報口述歷史.第1卷》)

本文由微信公眾號“6536號檔案”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發布,轉載請注明來源“6536號檔案”(微信號rmrbbgt)。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湘憶、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