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保存
朝鮮戰場揚國威
1967年10月,毛澤東與韓先楚親切交談
1950年10月19日,第四十軍軍長溫玉成率部入朝參戰。10月24日接到志願軍司令部電令,立即派一個師趕赴志司駐地大榆洞。
第一一八師經過連續五晝夜的急行軍,趕到志司駐地。師長鄧岳見到了彭德懷司令員。
彭德懷把作戰地圖鋪在桌面上,對鄧岳說:“敵人攻佔平壤后,正分兵冒進,我們的飛毛腿恐怕難以賽過他們的汽車輪子,很有可能趕不到預定地域進行防御了,你們過了北鎮就要准備隨時與敵人遭遇。”
北鎮離志司駐地不過幾公裡的路程,鄧岳說:“彭總,你這兒太靠前了,太危險了。”彭德懷說:“你們來了,我還危險什麼?”彭德懷又說:“你們第四十軍是先頭部隊,要打頭陣。出國第一仗要打得漂亮,打出威風,打掉敵人的囂張氣焰,掩護我志願軍主力的集結與展開。目前還要按原計劃,爭取趕到預定地區進行防御。如果情況有變,你們就要獨立自主,果斷處置,運用阻擊、襲擊、伏擊等各種手段,不失時機地殲滅敵人。”
鄧岳留下一個連隊臨時給彭德懷當警衛后,率領部隊向溫井方向奔去。
10月25日凌晨2時,第一一八師將當面敵情用電話報告了志願軍值班首長、志願軍參謀長解方。解方當即報告洪學智副司令,請求要一一八師查明當面之敵。很快,鄧岳報告說:“已查明,是李偽軍。”
洪學智說:“是偽軍?往裡多放放,等他鑽進口袋再打。”洪學智和解方商議后,立即發電告訴已進至雲山以北的第四十軍一二○師,以一個團的兵力佔領雲山東北的間洞、朝陽洞、玉女峰一線。天剛亮,雲山方向的第一二○師三六○團首先打響了。
韓軍第一師先頭部隊,在14輛坦克和自行火炮的配合下,沿雲山至溫井公路北進。三六○團團長徐銳命令放過敵人尖兵排,待敵主力進入阻擊地域后,下令先敵開火,打了敵人一個措手不及,還抓了30多個俘虜。戰斗中,第三連三班班長石寶山在迎擊敵人第八次沖擊時,彈藥耗盡。他抱著僅剩的兩根爆破筒,高呼“同志們,守住陣地,為祖國爭光”扑進敵群。韓軍士兵們還沒有反應過來,就被一聲天崩地裂的巨響所埋葬。
相鄰陣地上的排長劉漢升等18名戰士目睹此景,全紅了眼,吶喊著躍出工事,用刺刀和石塊將敵人趕出陣地。
第三六○團整整堅持了三天兩夜英勇頑強的阻擊戰,直到27日下午16時將防務移交第三十九軍。戰斗中,第二連副班長秦永發用爆破筒炸毀了敵人坦克,第五連在機槍全被打壞,彈藥大部消耗,傷亡很大的情況下,先后有4人代理連長指揮戰斗,守住了陣地。
在三天兩夜的戰斗中,全團共擊毀擊傷敵坦克3輛,殲敵280人。從此,他們享有了諸多第一:打響了抗美援朝第一槍﹔打響了抗美援朝第一炮﹔出現了志願軍第一位與敵人同歸於盡的英雄石寶山﹔產生了志願軍第一位“反坦克英雄”秦永發﹔活捉了第一批俘虜﹔擊毀了敵軍第一輛坦克。也有了第一個遺憾,團長徐銳為查明敵人番號和兵力,讓趕緊把志願軍出國作戰抓獲的第一批俘虜后送。被美軍的飛機發現,引導地面炮火,將這幾十名俘虜炸得血肉橫飛,剩下幾個沒死的也跑掉了。……
第三六○團打響不到兩個小時,第三五四團也打響了,而且打出了志願軍入朝第一個殲滅戰。
10月25日8時50分,溫井方向塵土大起。敵人來了。隱蔽在山林中的三五四團將敵先頭營放進伏擊地域,由前衛第四連封閉口子,擋住后面的敵人。敵人的12輛拉著榴彈炮的汽車和車載步兵混雜著開過來了。陳耶政委這時才在第一營第三連電話上找到了團長諸傳禹。
“老陳,你們定得好定得好,就這樣打。你和老劉指揮全面,我來組織指揮一、三營出擊。”不料,第三五四團身后卻先打響了。
原來,敵人的先頭分隊超越了三五四團設伏范圍,闖到了第一一八師師部。這時,三五四團參謀長劉玉珠大吼一聲:“打!”機槍手榴彈一通爆響,韓軍被打得人仰馬翻。第八連六○炮班班長何易清第一炮放倒幾個韓軍士兵,第二炮掀翻一輛汽車,燃起沖天大火的汽車堵住了敵人逃跑的路。這門炮后來作為抗美援朝第一功臣炮,永久陳列在北京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諸傳禹團長一聲令下,第一營、第三營端著刺刀沖殺了上去。戰斗從打響到基本結束,不到20分鐘。
擋住敵人后續部隊的第三五四團四連卻承受了很大的壓力。未放進來的敵人不斷發起猛攻,但均被四連用手榴彈機關槍刺刀頂了回去。戰斗最激烈的時候,第八班在與沖上陣地的敵人白刃肉搏中全部犧牲。敵人始終沒有跨過這個門檻。
打掃戰場清點核實:敵人番號是韓軍第六師二團三營和加強的炮兵分隊。此次戰斗共斃敵325名,俘敵161名,繳獲汽車38輛,火炮12門,各種槍163支。
軍長溫玉成一看戰斗順利,按捺不住就想趁熱打鐵,讓第一一八師和第一二○師夾擊溫井,徹底解決韓軍第六師第二團。
彭德懷接到溫玉成的報告后,根據敵人戰線拉得長、分散的特點,決定以軍、師為單位分頭迎敵,各以殲擊敵1∼2個團為目標。並向北京作了報告。
次日,毛澤東批准了這個方案,並通報了楚山、雲山、熙川的敵情變化,對各軍行動也作了具體指示。
25日晚,第四十軍老軍長、志願軍副司令員韓先楚趕赴第四十軍,直接指揮溫井戰斗。26日0時,第一一八師和第一二○師對溫井之敵進行對進合擊。凌晨2時戰斗結束,殲滅韓軍第六師第二團大部。
這時,他們才了解到韓軍第六師第七團已於兩天前從溫井北上,經檜木洞、古場到達鴨綠江邊的楚山了,還向中國境內開槍開炮。
當天,毛澤東的電報也確証了此事,並讓彭德懷速作處置。彭德懷當即決定第一一八師撤出溫井,回師楚山,配合第五十軍一四八師,殲滅韓軍第六師七團。第一二○師和第一一九師由韓先楚指揮,仍在原地准備打增援韓七團之敵。
10月27日,韓軍第六師、第八師各兩個營向溫井扑來。28日,彭德懷令韓先楚指揮第四十軍發起反擊作戰。經兩日激戰,該敵大部被殲滅,僅第三五八團就抓了700多名俘虜,還繳獲了20多門美式榴彈炮和一些汽車。
29日拂曉,前衛團第三五三團在龍谷洞以南將正在南逃的韓七團兜頭截住。當日中午,鄧岳率領師主力趕到,迅速將敵包圍。戰至30日清晨,敵人基本被解決,還俘虜了一個美軍少校顧問。
幾天后,在龜頭洞和球場的第一一九師和第一二○師,也各自搜捕了三五百名韓七團逃兵。史家稱,第四十軍揭開了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為志願軍主力完成戰役展開奪得了先機,打了第一場殲滅戰,振奮了民心士氣。后來,經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建議,中央軍委和毛澤東批准,將打響第一槍的10月25日,確定為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入朝參戰紀念日。
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中,第四十軍和朝鮮人民軍第一軍團收復了朝鮮首都平壤,而后又截殲逃敵,並收復了鎮南浦、鐵原、新溪等重要城鎮。第四次戰役中,第四十軍在春川以南、金化以北地區抵抗了聯合國軍與韓軍3個師及1個旅的進攻,第一二○師三六○團一連副班長曹慶功、第三五八團三連班長王學鳳和副班長劉維漢等在子彈打光后與敵同歸於盡,被中央軍委追記一等功,並追授一級戰斗英雄稱號。在戰斗中涌現出支全勝、王慶琳、孔繁玉等許多戰斗英雄和英雄集體。1953年7月,第四十軍從朝鮮回國。
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第四十軍發揚旋風精神,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輝煌。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時,第一二○師參與了抗震救災,第三五八團一連被中共中央軍委授予“抗震救災模范連”稱號。新時期以來,第四十集團軍在部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進程中,屢創佳績,把“旋風部隊”錘煉成能打仗、打勝仗的一流隊伍。
![]() |
相關專題 |
· 期刊選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