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紅色間諜”閻寶航的雙面人生 【3】

毛崢嶸

2015年04月28日14:0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利用特殊身份兩次獲得絕密情報

1938年10月,閻寶航來到重慶,住重慶新村17號,這裡既是他的家,也是東總總會(該會1937年由周恩來發起,閻寶航、李杜、李延祿組織,4月在上海成立,全稱“東北救亡總會”——作者注)的《反攻》雜志社在重慶的最初地址。

在重慶,閻寶航兼任了許多社會要職,與國民黨CC派、軍統、黃埔系、政學系、復興社等頭面人物都有廣泛地接觸。他的特殊身份非常適宜為我黨搜集情報。他時而以富商大賈的身份,西裝革履出現在美軍俱樂部的舞池﹔時而打著“V”字手勢搭乘美軍汽車﹔時而又挽起袖子和國民黨軍官聚會在賭場。其實,早在1937年秋,周恩來、李克農就曾囑托他從事國際情報工作。到重慶后,他在郊區北碚買下一幢宅第,把我黨的電報員張志敏和地下交通員紀華夫婦安排在這裡,設置無線電台,成立情報機構。

1940年9月,德國、意大利、日本締結同盟條約,形成法西斯軸心。此后,日本一方面積極開展向國民黨的誘降活動,一方面加緊鎮壓中國的抗日運動,妄圖迅速結束中日戰爭,以便能夠騰出手來,或者向北進攻蘇聯,或者向南掠奪英美的勢力范圍,以配合希特勒向東進犯蘇聯,或者向西侵入英國。面對這種形勢,蔣介石在一段時間內也認為英美靠不住了,想向日、德靠攏。國民黨內部的反共活動一時猖獗起來。德國為了配合日本的誘降,穩住國民黨在兩個陣營之間的動搖,丟掉對美、英的幻想,也積極進行對國民黨的拉攏,曾明確地告訴國民黨,德國決定於6月20日前后一星期內突襲蘇聯。

閻寶航得知這一情報后,立即向周恩來作了報告。

周恩來於1941年6月16日緊急電告延安,黨中央立即通報蘇聯。當時蘇聯雖然也擔心德國在西方得手之后將回師東進,但仍對《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存有幻想。斯大林接到中共中央這份電報后,加之各方面的情報匯總,終於採取緊急措施,發出命令:1941年6月22日到23日,德國軍隊可能在列寧格勒軍區、波羅的海地區、敖德薩軍區正面實施突然襲擊……

果然,6月22日凌晨4時,德軍分3路以閃電式的突襲,從蘇聯的北、西、南3個方向大舉進攻。盡管蘇聯在戰前對德國突襲缺乏警惕,戰爭准備不足,兵力配備不當,損失慘重,但是斯大林還是給中共中央發來回電:由於中國的情報及時,所以蘇聯紅軍提前准備了24小時。

由於我黨及時准確地向蘇聯通報了德軍突襲的時間,加之其他情報來源的佐証,使得蘇聯紅軍能夠爭得時間,提早進入戰備,避免了更慘重的損失。蘇方對閻寶航提供的情報給予了高度評價,曾致電我黨領導人,對中共中央表示感謝。蘇聯駐華武官羅申有一次見到閻寶航時說:“你的情報工作第一,斯大林知道你。”

“關東軍”是日本侵略軍中最精銳的部隊,也是日本侵略軍的總預備隊。1944年夏季,太平洋戰爭戰火猶酣,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同盟軍遭到日軍的頑強抵抗。日軍以“寧肯玉碎”的信念逐島據守,甚至不惜以把日僑和隨軍家屬集體趕下海的自殺行動來顯示與陣地共存亡的決心。盟軍每攻佔一個海島都要付出巨大的犧牲,戰爭進展遲緩。他們焦急地期待蘇聯紅軍能揮師東進,對日作戰。為此,蘇聯、美國、英國3國首腦於1945年2月簽訂了《雅爾塔協定》,在該協定中,背著中國把旅順口租讓給蘇聯,以中東鐵路由中蘇共管等為交換條件,換取蘇聯對日本的“關東軍”作戰。

就是這個令英美首腦望而生畏的“關東軍”,其在東北詳細部署的情況,包括陸、空軍的配置、要塞地點、布防計劃、兵種兵器、部隊番號、人數以及將領姓名等詳情材料,被閻寶航得到。周恩來看到后即報送延安,黨中央綜合各方情報后,迅速通報蘇聯。蘇聯得以對“關東軍”了如指掌,在8月8日對日開戰后,如按圖索驥一般,勢如破竹,所向披靡,隻用了幾天時間就全面突破了“關東軍”經營十幾年的防御體系,把日本這個王牌軍徹底摧毀了,日本企圖以中國東北為基地進行最后掙扎的幻想也隨之徹底破滅。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玉、謝磊)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