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學鋒
福建連江的浦口鎮是我國著名的祠堂文化之鄉,其中,位於珠浦的高樓陳氏宗祠尤其引人注目。宗祠裡至今保存著一塊讓陳氏族人引以自豪的題匾,那就是在抗戰期間,為了褒獎為國犧牲的空戰英雄——陳盛馨,蔣介石親筆寫的題匾“英勇可嘉”。如今,此匾已殘破,其族人在1995年重修祠堂時,特將此匾復制后,懸挂於大廳之上,並特配一聯:“飛擊東洋為國效忠光宗耀祖,安居南畝一堂十代子孝孫賢”,以此緬懷這位從陳氏家族中走出去的抗日英雄。
懸挂於陳氏宗祠的蔣介石題匾
難忘國仇家恨
陳盛馨,1912年6月1日出生,福建省連江縣人。他幼年喪父,由祖父一手帶大。1928年,陳盛馨就讀於福州三民中學,后轉入福建省立高等中學(今福州一中)。時遇“九一八”事變爆發,年少的他義憤填膺,參加了學校組織的各種抗日宣傳活動,並被選舉為隊長。課余時間,他揮毫疾書“還我河山”等條幅分贈同學,常引吭高歌:“今天我們是桃李芬芳,明天我們是衛國千城”,表達從軍報國殺敵的決心。
1933年,陳盛馨高中畢業后,毅然報考了中央航空軍官學校。臨行前,他與高中同學道別,互贈照片,並賦詩一首:
書生報國恨無方,
今幸獲償自覺光。
我期殺敵吞三島,
深仇累世永難忘。
陳盛馨之所以在詩中提到對日本侵略者的“深仇累世永難忘”,不僅是看到日軍侵佔了我東三省,還因他從族中老人那裡得知,他們的祖先入居福建后,就曾遭遇倭寇的焚掠。國仇家恨,讓他走上了從軍報效民族的道路。
經數月的軍事訓練后,陳盛馨於1933年3月1日正式入學,於1935年6月1日畢業,並留校見習。
《中央日報》1937年10月21日關於“10·20”南昌空戰的報道。是役,陳盛馨擊落日機1架
《中央日報》1940年5月21日關於“5·20”梁山空戰的報道
1937年8月13日上午9點15分,日本海軍陸戰隊突然向上海寶山路我軍陣地發起攻擊,淞滬抗戰正式爆發。下午2點,南京航空委員會發布《空軍作戰命令第一號》,要求“各部隊應於14日黃昏以前,秘密到達出擊之位置,完成攻擊的一切准備。”其各部隊之出擊根據地如下:
第九大隊 曹娥機場
第四大隊 賀橋
第二大隊 廣德、長興
暫編大隊 嘉興
第五大隊 揚州
第六大隊 第3、5隊 蘇州
第4隊 淮陰
第七大隊 第16隊 滁縣
第八大隊 第19隊 大較場
第三大隊 第8隊 大較場
第17隊 句容
此時,陳盛馨已在戰前加入了中國空軍第九大隊第26中隊,任少尉飛行員。
第九大隊,大隊長為劉超然,副大隊長為龔穎澄。該大隊於1936年8月始成立,下轄3個中隊:第26中隊(隊長王漢勛、副隊長賴遜岩)、第27中隊(隊長孟廣倍、副隊長張旭夫)、第30中隊(隊長石友信、副隊長郭漢庭)。其中,第26、27中隊各自配備了10架寇蒂斯A-12攻擊機(又稱許萊克,或施萊克攻擊機)﹔第30中隊則擁有6架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轟炸機之一——馬丁-139WC(該機種后來於1938年5月19日,被中國空軍成功地使用於遠征日本本土)。兩個月后,第30中隊被劃歸第八大隊。
第九大隊大隊長劉超然接到命令后,立即率領第26、27兩中隊從駐地——河南的許昌出發,轉場至浙江的曹娥。
![]() |
相關專題 |
· 期刊選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