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明
破襲戰中亮利劍
1940年1月,陳賡率領三八六旅進入太岳區。夏天,太岳軍區成立,陳賡兼任司令員,統一指揮該區的八路軍和決死隊。這一段時間,日軍依托平漢路向東擴張,將抗日根據地分割成若干小塊,施行殘酷的“掃蕩”“蠶食”和“清鄉”,以致華北抗日根據地大片土地迅速變為游擊區,隻剩下幾個縣城還在八路軍的手中。
面對這一險惡局勢,4月11日,中共中央北方局在黎城召開太行、太岳、冀南地區的高干會議。陳賡騎馬趕到,一時間,名將雲集在小小的黎城譚村。他們之中有劉伯承、鄧小平、左權、聶榮臻、呂正操、陳錫聯等人。
大家聚集在一個農家院開會,左權副參謀長在院子裡走了幾步,在樹下站住,說:“彭總有個想法,由榮臻和伯承同志再度協力,從南北兩面對正太路來個大破襲,打通晉察冀和太行區的聯系。”
陳賡接話說:“正太路我們搞它好幾次了,破壞了敵人又修。這次我們應該集中力量把它徹底搞掉,讓敵人的鐵路運輸癱瘓。”
聶榮臻素以穩重著稱,說話不緊不慢:“我認為,完全搞掉正太路,將兩個區域連在一起,這個計劃能夠實現,當然很好,但不夠現實﹔至於對正太路進行破襲,我完全贊成。”
劉伯承隨即發言表示支持。鄧小平最后說:“我們破擊敵人的正太路並不是在正太路擺開架子和敵人決戰。破擊之后,榮臻同志可以向北撤,回你的晉察冀﹔我們向南撤,再回晉東南。如果敵人報復,鑽到大山裡去,那就得由我們牽他的牛鼻子了。”
8月14日,陳賡帶領七七二、一十六、二十五、三十八共4個團,迎著初升的太陽,穿行在谷子 低頭、苞谷須紅的田野和崇山峻嶺間,前去執行破襲任務。
8月20日夜,正太線四周一片寧靜。准備破襲的部隊都開到了敵人的鼻子底下。寧靜反而使人焦躁。陳賡把大衣卷墊在炕上,半躺著,努力使呼吸均勻。他很想在總攻前迷糊一陣,以便在指揮時連續不眠。可是,睡不著。他站起來,剛跨出門檻,就感到大地開始抖動,如地震一般。信號彈升起,閃爍的亮光讓人興奮。一陣陣槍聲不時從前沿陣地傳來。機槍的連射和步槍的點射交織在一起,炮彈的爆炸聲又在填補每一個間隙。震驚中外的百團大戰打響了。陳賡帶著幾個參謀人員向前線走去。他們摸黑來到七七二團指揮所,發現進襲平定西南敵人的重要據點冶西村的戰斗很不順利,敵人憑借土崗做天然屏障,又構筑了縱橫如蛛網似的工事,使得兩個連攻了一晚都沒有拿下,隻好退回。
陳賡看看新勾勒出的地形圖,說:“16時再攻一次。帶上迫擊炮,多幾個攻擊點。”說著,命令通訊員去喊迫擊炮連連長。
第一營營長說:“是!司令員。我這次再攻不下來,叫弟兄們抬著我的尸體來見你!”
陳賡鼓勵:“不要搞匹夫之勇!你是指揮員,遇事要多動腦筋,讓你那一營人個個都動起來。”
迫擊炮連調上來了,陳賡親自指揮迫擊炮射擊,在連續的射擊中,冶西村戰壕中敵人的機槍啞了又響,響了又啞,雙方形成對峙。營長的軍服上衣敞開了,槍帶也解下了。陳賡用望遠鏡觀察著前方的鐵絲網,命令二連和三連分開迂回進攻。鐵絲網被炸開一個洞,敵人又縮回最后一道戰壕,拼命射擊,並且開始放毒氣......營長氣喘吁吁大喊:“集束手榴彈!”一時間,捆成堆的手榴彈扔出去,戰壕崩潰了,八路軍從土坑裡冒出來,吶喊著沖鋒,除了10多名殘敵拼命奔跑躲進樹林,其余全部被殲滅。
陳賡用軍帽擦著脖子上的汗,笑著說:“這還差不多。”百團大戰第一階段結束后,9月21日,陳賡接到了進行百團大戰第二階段作戰命令。劉鄧首長命令他指揮三八六旅、決死一縱隊兩個團,攻佔榆社、沿畢、王景等3個據點。
榆遼公路是敵人深入根據地的平遼公路的前鋒段,榆社縣城的守敵是板津大隊的藤本隊,有220多人和偽軍60余人。沿畢有敵20余人,王景有敵70余人,都構筑了堅固的工事和碉堡。
凌晨,攻擊榆社縣城開始。敵人胡亂打了一陣槍,見攻勢不強,竟從碉堡裡朝外喊:“你們不要攻啦,你們攻不下!”
戰士們把山炮抬到離西門約50米的一座樓上,從炮膛裡直接瞄准敵城樓火力點。各種武器一齊開火,子彈像火焰一樣朝著洞口傾瀉。敵人炸開了窩。慌亂中,敵人朝外扔毒氣筒,四架敵機也怪叫著俯沖。為避免過大傷亡,參謀長周希漢命令各團暫停進攻,鞏固已佔陣地,防敵反扑。
第二天上午,陳賡和周希漢一道摸到敵人陣地前面,觀察敵人工事上的槍口、炮口和上下角度。陳賡壓低聲音指指兩個大碉堡,說:“先摳了這兩個眼珠子,再掃掉其他的胡子眉毛。”
周希漢說:“行。部隊正在綁雲梯,准備登30米的峭壁。”
有戰士喊道:“毒氣!毒氣!”敵人拿出他最后的手段,將毒氣噴射過來,一股大蒜似的焦煙味熱烘烘地扑來。陳賡被嗆得咳嗽起來,喉嚨裡痛得像刀割。周希漢叫人拿來濕毛巾給陳賡捂住臉,並要陳賡到后方指揮所去。陳賡摘了眼鏡,不住地淌著鼻涕眼淚,他用力掙脫了周希漢的手:“我要看到你們打下榆社再走!”這時,壕溝裡充滿了窒人的濃煙,連天空都看不見了。空中黑煙翻滾,響聲雷動,隻能依稀看到正在俯沖的敵機傾斜的機翼,接著,壕溝裡又是一陣山崩地裂的炸彈爆炸聲。
陳賡提議:“快,開個諸葛亮會!”。
陳賡說:“在前幾次的攻擊中,敵人主要的工事差不多都被我們攻下了。現在敵人隻有東北角一個碉堡和中學裡邊的一些房子,隻要大家再頑強些,一定可以攻下來!”“上面攻不進,從底下挖!”
有人出了個點子。陳賡高興地說:“好!老鼠打洞,用棺材裝上炸藥,讓敵人坐坐土飛機!”部隊立即從榆社中學西北角的峭壁上,對准圍牆裡敵人的高大碉堡,開始緊張的坑道作業。戰士們日夜苦戰,挖了近一個晝夜,25日16時45分,坑道作業勝利完成。站在坑道口“督戰”的陳賡興奮地喊著:“送炸藥!”一棺材炸藥運到了敵人腳底下。“轟隆”一聲巨響,整個榆社城像發生了強烈地震。突擊部隊趁著敵堡崩塌、硝煙沖天之際奮勇沖擊,突入敵核心陣地,用激烈的白刃格斗結束了榆社城的戰斗。
在敵寇開始逃竄時,藤本中隊長在中學的東南角自殺了。頭顱被其部下割掉,帶著逃了出去......此外還有少數日軍躲在倉庫內,未及逃出,陳賡、周希漢親率少數部隊,突破西邊最后一個碉堡,將藏匿在那裡的殘敵全部肅清。
![]() | ![]() |
相關專題 |
· 期刊選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