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啟才
揮師戰巨南
1943年,日軍春季大“掃蕩”后,駐巨南地區(泛指濟寧、菏澤以南,包括巨野、菏澤、成武、定陶、金鄉、嘉祥、魚台等縣)的偽第二方面軍北上。蔣介石為實現其在山東建立反共基地的戰略意圖,委任李仙洲為第二十八集團軍總司令兼蘇魯豫皖邊挺進軍第一路總指揮,並許給李仙洲山東省主席職位。4月,又委任路可貞為魯西挺進軍總指揮兼金鄉、嘉祥、單縣、曹縣、定陶、成武、巨野、菏澤、鄲城、蹼縣十縣聯防辦事處主任,拉開了向山東、冀魯豫邊區大舉進攻的架勢。巨南地區位於蘇魯豫皖四省結合部,首當其沖。
楊得志遵照中央軍委一定要牢牢控制冀魯豫邊區這塊戰略要地,確保山西和山東、華北和華中抗日根據地的聯系,控制日軍南下和西去的指示,在反頑斗爭中本著“有理、有利、有節”的原則,一方面勸李仙洲、路可貞槍口對外,一致抗日,不要進攻我抗日根據地做親者痛、仇者快的事﹔一方面在實際斗爭中主動與其聯絡和通報情況,鼓勵和歡迎他們北上抗日。對李仙洲部的非友好行為,則採用政治斗爭和善意批評的方法,促其改變對我的態度。在這一方針指導下,湖西、巨南抗日根據地黨政軍民,力求與李仙洲部疏通關系,團結抗戰。但李仙洲部不但不聽勸告,反而堅持反動立場,繼續與我為敵,步步向巨南抗日根據地中心逼進。5月,李仙洲總部進入湖西地區單(縣)場(山)邊境。6月,其先頭部隊進入巨南根據地中心區大田集一帶。6月16日,李仙洲指揮其主力8000余人及地方頑軍2萬余人,趁日偽“掃蕩”巨南地區之際,從東、南、西三面包圍了我湖西根據地中心區。巨南抗日根據地的形勢變得十分嚴峻。
6月21日,楊得志指揮部隊開始反擊李仙洲部的戰役,8月25日戰役全部結束。此役前后共進行戰斗69次,斃傷敵師長、縱隊參謀長以下官兵1450余人,俘其縱隊司令以下官兵3572人,繳獲迫擊炮3門、輕重機槍94挺、擲彈筒28個、長短槍3250余支、子彈14萬余發。同時,開辟了東西約70公裡、南北約50公裡的新區,使巨南抗日根據地得到恢復,湖西、巨南、魯西南三塊根據地連成一片,粉碎了李仙洲的入魯企圖。反擊李仙洲入魯戰役的勝利,有力地策應了陝甘寧邊區和山東抗日根據地的反頑斗爭,配合打退了頑固派的第三次反共高潮。與此同時,楊得志還派遣游擊支隊深入近敵區和敵佔區開展反“蠶食”斗爭。這是實行敵進我進、開展分散游擊戰爭的重要一環。1942年底到1943年2月,以吳忠為支隊長、邵子言兼政委的昆(山)張(秋)支隊前后三進敵佔昆山、張秋地區,配合地方黨政組織發動群眾,開展對敵斗爭,很快打開了局面。邊區黨委、軍區總結並在全區推廣了昆張支隊的經驗。
1943年全年,邊區共派遣124支游擊支隊。這些游擊支隊積極開展群眾性游擊戰爭,阻止了敵人的進一步“蠶食”,擴大了游擊區。1943年,冀魯豫邊區的偽軍達到10萬人,幾乎是我軍的3倍,能否戰勝偽軍,決定邊區抗日根據地能否順利堅持和發展。在偽軍中,氣焰最為囂張、對我威脅最大的是駐朝城的文大可部和駐衛南的杜淑部,軍區決定給他們以沉重打擊。7月9日,楊得志指揮部隊發起了朝(城)南戰役,戰斗進行了3天,拔掉92個據點,殲敵700余人,最終迫使文大可部龜縮在縣城附近的8個據點中,不敢輕易出擾。7月30日,楊得志又指揮部隊發起衛南戰役,歷時20天,殲敵5600多人,收復和開辟了大片地區。朝南、衛南戰役有力地懲罰了偽軍。在此基礎上,採取軍事打擊和政治攻勢相結合的方法,迫使邊區偽軍的發展陷於停頓。
1943年秋冬之交,敵人經過長期准備后又對冀魯豫邊區展開了大規模“掃蕩”。區黨委和軍區及時部署了反“掃蕩”工作。10月2日,日偽軍1.5萬人分13路合圍濮(縣)范(縣)觀(城)中心區。楊得志指揮內外線部隊,緊密配合,機動靈活打擊敵人。經過1個月的戰斗,殲敵4120人,攻克碉堡、據點74處,攻入縣城2座,襲擊縣城4座,粉碎了敵人的“掃蕩”。這次反“掃蕩”斗爭的勝利,為平原地區反“掃蕩”提供了寶貴經驗。在敵人的“掃蕩”末期,各股偽軍乘機瘋狂“蠶食”根據地中心區。其中,偽第二方面軍孫良誠部最為猖獗,將總部移駐到距中心區較近的濮陽東南八公橋。楊得志接受馬本齋提出的“牛刀子鑽心”戰術,統一指揮奇襲八公橋戰役,取得了巨大成功,俘虜偽二方面軍參謀長甄紀印以下1652人,拔掉18個據點,收復了八公橋及周圍大片地區。
到1943年底,冀魯豫邊區的斗爭取得了巨大勝利。全年攻克敵碉堡、據點比1942年增加了4倍多,收復、擴大根據地和游擊區約4000多個村庄。在這些戰果中,凝結著楊得志的大量心血。1944年元旦剛過,中央軍委電令楊得志率部擔負守衛黃河河防、保衛延安、保衛黨中央的重任,出任陝甘寧晉綏聯防軍教導第一旅旅長。1月31日,楊得志懷著對冀魯豫軍民的無限眷戀,率領冀魯豫軍區第二、十一、十六、十九、三十二團和回民支隊,踏上了西去延安的征途。在最初進入冀魯豫邊區到最后離開的5年零3個月裡,作為邊區八路軍部隊和平原抗日根據地的主要創建者,楊得志為建設全國最大的敵后抗日根據地——冀魯豫邊區、為驅逐日寇作出了杰出貢獻。
![]() |
相關專題 |
· 期刊選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