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曙
整黨必須把“三種人”清除出黨
1983年10月,陳雲和鄧小平交談。
十二大決定,從1983年下半年開始,用3年時間分期分批對黨的作風和黨的組織進行一次全面整頓,力爭實現黨風和社會風氣的根本好轉。1982年10月,黨的十二屆二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整黨的決定》。鄧小平在會上作《黨在組織戰線和思想戰線上的迫切任務》的講話,強調整黨不能走過場和思想戰線不能搞精神污染。陳雲在會上的發言中再次談到“三種人”問題。他說:“文革”對黨造成的損害是嚴重的,“最危險的是黨內混進了一批‘三種人’”。接著,他講到當前清理“三種人”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他說:“粉碎‘四人幫’以后,對浮在面上的‘三種人’,在揭批查中清理了一次。但因為各種原因隱蔽埋伏下來的‘三種人’和他們的‘軍師’還不少。‘文革’中各地都有兩派,發生了派性。現在有的領導干部用派性對待清理‘三種人’的工作,隻清理對立派中的‘三種人’,而對自己支持的那一派中的‘三種人’不積極清理,這是錯誤的。”“‘三種人’和他們的‘軍師’現在表現很‘聽話’,我們有些領導干部對這類人很賞識。”陳雲要求:“這次整黨必須把‘三種人’清除出黨。”他再次強調:“因為這些人是黨內最不安定的因素,他們彼此間還有聯系,若干年后,氣候適宜了,他們還會興風作浪。”
鄧小平贊成陳雲的意見。他在十二屆二中全會的講話中,列舉黨內還存在著不少沒有來得及清理和解決的嚴重問題,是黨內的危險因素,腐敗因素,是黨內思想不純、作風不純、組織不純的嚴重表現時,第一就列舉了“三種人”。鄧小平說:“其中最危險的是‘三種人’。這些人已經清查和處理了一批,有些在思想上和行動上已經有所改正。但是確有相當一批立場沒有改變而在黨內隱藏了下來。......總之,他們是一股有野心的政治勢力,不可小看,如果不在整黨中解決,就會留下禍根,成為定時炸彈。”
《中共中央關於整黨的決定》中指出:“純潔組織是這次整黨的一個重要目的。‘三種人’反對黨、危害黨,如不徹底清理,就會成為黨的嚴重隱患。清理‘三種人’,是純潔組織的關鍵問題。”“確定是否‘三種人’,要既嚴肅又慎重。”為了防止走過場,在整黨結束時,驗收的標准是“堅持反對黨、危害黨的分子,特別是‘三種人’,是不是都得到了嚴肅的處理。”根據陳雲的建議和意見,中共中央1984年又發出《關於清理“三種人”問題的補充通知》。
作為恢復重建后的中央紀委第一書記,陳雲在領導中央紀委參加整黨的同時還注意清理紀檢干部隊伍中的“三種人”。針對一些“文革”中的“三種人”和黨性不強的人混跡於紀檢隊伍而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紀檢工作的順利開展,1983年8月14日,他將中共中央信訪局刊載群眾來信反映一些地方紀檢部門中仍有“三種人”的簡報批轉中央紀委第二書記黃克誠和常務書記王鶴壽:“紀檢隊伍中不能有‘三種人’,已有的要調開。”根據這一批示,中央紀委發出通知,要求各級紀檢機關對所屬單位的干部認真審查,把“三種人”和不適宜做紀檢工作的人結合當前體制改革和整黨調離紀檢機關﹔今后選調干部,對“文革”中有嚴重問題的人一個也不能調入,一定要按照條件嚴格審查。經過這次清理,紀檢隊伍得以純潔,從而保証了紀檢機關的戰斗力。陳雲力主清理“三種人”,但又十分注意政策界限。他認識到“文革”期間犯有錯誤的中青年中屬於“三種人”的只是少數,多數是跟著跑的。因此在十二大上指出:“對於跟著跑的人,隻要他們真正認識了自己的錯誤,與‘三種人’堅決劃清了界限,而且在粉碎‘四人幫’以后表現一直好,黨就應該信任和使用他們,並在工作中對他們繼續加以考察和幫助。”針對有的單位在整黨中混淆“老紅衛兵”與“三種人”界限,他在1984年2月27日將中央國家機關兩位干部反映此類問題的來信批示印發中央政治局、書記處及中央整黨指導委員會、中組部:“這些紅衛兵不屬於‘三種人’,其中好的還應當是第三梯隊的選拔對象。清理‘三種人’是一場政治斗爭,要防止有人把水攪混。”到1987年5月,歷時3年半的全國整黨工作基本結束。全國(不包括廣西)清理出“三種人”5449名。在清理“三種人”過程中,相當一部分佔據領導職務的人被清理了出來。就全國來說,截止到1986年6月底,被定為“三種人”和犯嚴重錯誤的人中,縣處級以上的黨員干部近3000人,其中不少是新提拔的。在純潔組織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為新時期黨的建設奠定了一個比較良好的基礎。這是陳雲作為偉大的無產階級政治家深謀遠慮和遠見卓識的又一例証。
推薦閱讀:
![]() |
相關專題 |
· 期刊選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