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趙登禹之女講述父親抗日故事: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

武元晉 周景紅  姜建升

2015年07月20日09:26   來源:解放軍報

原標題:趙登禹之女講述父親抗日故事: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

毛主席為趙登禹親屬親自簽發的烈屬証。趙學芬提供

“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咱們中國軍隊勇敢前進,看准那敵人,把他消滅,把他消滅!沖啊!”這首廣為傳唱的《大刀進行曲》,是盧溝橋事變后,詞作者麥新連夜為29軍大刀隊所作,成為當時激勵中華民族奮起抗擊日寇的鏗鏘戰歌。

時隔78年,當讓人熱血沸騰的歌聲在北京西城區一戶普通居民住宅中響起時,一位80歲的老人——趙登禹之女趙學芬淚濕衣襟。放聲歌唱著那激蕩人心的戰歌,我們的思緒隨著老人的講述飄回了那彌漫著炮火硝煙的抗戰歲月……

日本《朝日新聞》驚呼:皇軍名譽盡喪於喜峰口外,而遭受60年來未有之侮辱——

血戰喜峰口

“日本人被大刀隊打怕了,指揮官命令士兵給他們在脖子上套上特制的鐵圍脖,以防腦袋被砍掉。”談起當年父親趙登禹率領大刀隊血戰喜峰口的場景,趙學芬用手比劃著,神情激動。

1933年,日軍集中10萬兵力,兵分兩路沿長城一線,向古北口、喜峰口猛扑過來。3月8日,趙登禹被任命為前敵總指揮,統一指揮37師的3個旅。懸殊的火力對比,使在陣地戰中硬拼的中國軍隊損失慘重,官兵傷亡上千人。

“抗日救國,軍人天職,養兵千日,報國時至。隻有不怕犧牲,才能救亡!”趙登禹請命夜襲敵軍,計劃被上級批准后,有傷在身的他堅持帶隊襲擊日軍。

一天夜裡,趙登禹率兵在當地樵夫、獵手的引導下,沿著陡峭的山地,悄然摸進日軍營地。敵人毫無防備,一排排圍著篝火躺著睡覺。趙登禹一聲令下,士兵們扔出一排手榴彈,趁著硝煙揮著大刀殺入敵群。日軍被打懵了,不少敵人在睡夢中就成了無頭之鬼。趙登禹親自揮刀上陣砍殺,兩口大刀被砍缺了刃口,左腿在戰斗中又負輕傷,猶自奮勇搏殺。

長城抗戰,29軍堅守的喜峰口、羅文裕等陣地,面對日軍幾十次猛攻巋然不動,並取得殲滅日軍6000余人的大勝。日本《朝日新聞》驚呼:“皇軍名譽盡喪於喜峰口外,而遭受60年來未有之侮辱。”天津《益世報》發表評論說:“中國人永世萬代不能忘記喜峰口的英雄。”

“那時29軍裝備很差,子彈炮彈很匱乏,唯一不同的是29軍的將士每人都斜背著一口鑌鐵打造的大刀。能在這種情況下取得這麼大的戰果,太不容易了。”回望這段抗戰史,趙學芬為父親感到由衷地自豪。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常雪梅、程宏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