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國民黨曾懸賞萬元通緝他

王浩

2015年12月02日14:1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紅岩春秋》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1949年1月8日深夜,隆冬時節的四川營山天寒地凍、寒風凜冽。

此時的國民黨營山縣政府內燈火通明,重慶綏靖公署二處行動組組長漆玉麟毫無睡意。他的手下在當天下午將國民黨懸賞萬元通緝的共產黨要犯“李道行”成功逮捕,現正押往縣政府。想到一大把獎金就要到手了,漆玉麟欣喜若狂。殊不知,一場意外打碎了他的黃粱美夢,押送途中,當經過仙女寺河邊時,“李道行”以解小便為由,從兩丈多高的石崖上跳下去……

“李道行”到底何許人也?國民黨為什麼要懸賞萬元通緝他?他從石崖跳下去后又發生了什麼呢?

領導學運被學校開除

王敏

1937年,16歲的王敏考進梁山中學,學校的校長和一些骨干教師、學生都是共產黨員。在學校濃厚的進步氛圍中,王敏於1938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風雨欲來風滿樓。1939年上半年,四川省教育廳派督學視察梁山中學時,發現有學生偷看《大眾哲學》《辯証唯物論》等進步書刊,還在學校辦公室裡發現了《新華日報》《群眾》周刊等。督學大發雷霆,指責校長陳紹虞說:“你包庇共產黨!梁山中學被赤化了,你辦的什麼學校?要撤你的職……”

1939年下半年,四川省政府派特務劉樊到梁山中學接任校長。劉樊到校后,立即解聘了全部進步教師,導致學校無法正常行課。學生和學校的矛盾不斷加劇。

鑒於梁山中學新校長壓制進步力量的嚴峻形勢,地下黨組織決定“繼續放手發動學生,利用合法形式,進行合法斗爭,趕走劉樊”,同時決定整個行動由縣委書記猶鳳歧領導,王敏負責指揮。

王敏隨即召開了黨支部會和黨團員骨干會,進行動員和部署工作。在策略上,堅持動員的對象以畢業班為主,並提出“我們要讀書,要上課”的口號,向學校提出恢復上課的合理要求。

與此同時,劉樊早已發覺校內情況不對,立即電告縣政府求援。幾天后,國民黨縣黨部書記丁廷俠、委員蔣佛散等人來到學校,名為給學生“上課”,實則是來鎮壓學校的進步力量。情況突變,黨組織決定將“趕走劉樊”的計劃提前。

第二天早飯后,各班代表齊集學校辦公室,質問校長何時恢復上課。劉樊蠻橫地回答:“你們要上課,就自己去找縣長。”王敏立即提出要求:“你說讓我們去找縣長,我們可以去,但你必須跟我們一起去。”同學們一呼百應:“對!大家一起去!”“請校長跟我們一起去!”劉樊自知說漏了嘴,但面對眾多憤怒的學生,隻好答應大家的要求。

面對縣長時,王敏首先站出來,代表同學們陳述:“我們這些青年學生到學校裡是來讀書的,沒想到校長如此不講道理,幾周以來,他解聘了一批教師后,一直不再聘請教師給我們上課,他讓我們自己來找縣長解決此事,我們隻好同他一道來了。現在請縣長給我們派老師,讓我們能盡快恢復課程,並讓劉樊滾出學校。”

縣長見事不妙,急於脫身,便滿口答應。平時作威作福的劉樊,此時面色鐵青,好似喪家之犬,急匆匆地從人群中擠出,一溜煙似地逃跑了,從此再沒敢到學校來。

驅趕特務校長劉樊的斗爭取得了勝利,國民黨縣府卻以“擾亂抗戰”的罪名將王敏開除。

輾轉多地播撒革命火種

離開梁山中學后,王敏開始輾轉川東各地開展革命工作。7年路途,他幾經風雨,掀起幾多波瀾——

1939年冬,黨組織派他駐大竹縣地下黨交通站,負責重慶與大竹黨組織的聯系工作。

1940年初,因黨內出現叛徒,他先后到達縣、重慶等地以教師身份為掩護從事革命工作。

1944年,他在重慶鵝公岩的一個小學任教,因當地黨組織被破壞,失去了與組織的聯系。后來通過龔慧良、金堤等同志的幫助,他來到陶行知興辦的育才學校工作,並經南方局青年組組長劉光審查,於1944年底恢復了組織關系。

1945年4月,中共四川省委決定組織“五一”工作組,由王敏任組長,秦祿廷任副組長,王家茲為組員,在川鄂邊區創建革命根據地,為打游擊作准備。在忠縣,工作組召開會議,決定王敏去豐都縣江池小學任教,領導豐都縣的江池鄉、五龍鄉,石柱縣的大柏鄉、三星鄉等地區的工作。會議結束后,王敏立即投入工作,他開辦農民識字班,給群眾講時事,教大家唱革命歌曲,深入群眾、發動群眾,在廣大人民群眾中播下了革命的火種。

1947年3月,中共四川省委派王敏到川東的梁山、大竹、墊江、達縣等縣工作,此時他已化名為“李道行”。路過墊江時,他看到墊江城中心“合作金庫”閣樓上懸挂大幅反動標語:“共匪老巢延安,三月十八日為我軍佔領。”當晚,他立即組織墊江女子中學的張秋軍、楊炯明等人撕毀了這幅反動標語,並組織當地的農民武裝積極開展斗爭。

把剛出生的孩子送人撫養

1947年10月,達縣南岳場鄉公所門口。鄉丁攔住一個面容清瘦,頭戴禮帽商人模樣的人問:“干什麼?”商人從容答道:“鄧鄉長是我老同學,我來做點紙生意,特來拜訪。”

鄉丁聽說是鄉長的老同學,不敢怠慢,立即前去匯報。不一會兒,鄧鄉長走了出來。“老同學,別來無恙!”商人搶先招呼。鄧鄉長一見商人,臉上立刻露出笑容,“托福,還算過得去,什麼風把你吹來了?”說著,便把商人領進屋裡。

原來,這個化妝成“商人”的人正是川東地工委第一工委委員王敏,而鄧鄉長則是中共南岳特支書記鄧興豐,他在南岳以鄉長身份作掩護從事地下革命工作。當晚,兩人交換了情報。從此,王敏便以紙商的身份為掩護,往來於梁山、達縣、大竹等縣的交界地開展革命工作。

他發展新黨員,建立達縣山后區區委、梁山虎南區區委﹔他以鄧興豐的南岳鄉自衛隊為基礎,組建武裝部隊第13支隊﹔他從重慶秘密運來一些造槍工具,在虎城鄉(今屬四川省廣安市)李大榮家裡,建立地下兵工廠,為游擊隊制造槍支、子彈和修理槍械﹔他多次與號稱“山霸王”的地頭蛇鄧如璋談判,爭取他做共產黨的同盟力量。鄧如璋曾一度採取中立態度,使地下黨領導的游擊武裝歐君良部能夠在吉星鄉(今屬四川省大竹縣)一帶積極活動﹔孟浩然是一個受國民黨當局排斥的川軍師長,對國民黨非常不滿。王敏抓住機會給孟浩然作思想工作,使地下黨的工作得到孟的支持。為表誠意,孟浩然還送給王敏一箱子彈﹔他積極發動群眾,組織農民武裝。在地下工作受到鄰水縣護鄰鄉參議員包志明監視的危急時刻,地下黨員陳子俠及時在包志明的情婦陳禮和的房間內將他擊斃。為了掩人耳目,王敏制造出“嫖兒客包志明,一命歸了陰……陳家要雪恥,要報仇”的輿論,同時到《大竹三日刊》邵啟群同志處,共同寫了題為《“情殺耶,仇殺乎?”——包志明遭狙擊》的稿子發表在報紙上。第二天,城裡城外、山前山后,人們爭相傳閱著這則風流軼聞。

1948年夏,王敏經組織安排到營山縣任特支書記。剛到營山不久,王敏、周蘭若夫婦的孩子出生了。王敏面臨著艱巨的革命工作任務和襁褓中的孩子的兩難選擇。最后,在民主人士李子麟的建議下,王敏夫婦將舐犢之情埋在心底,把孩子送給黃渡鄉參議員王守懷撫養。在極其險惡的環境裡,王守懷將孩子視如己出,直到營山解放后,周蘭若才把孩子接走。

推薦閱讀


盤點: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鄧小平的四個經典外交瞬間

劉少奇外交相冊:出訪期間與國外領導人珍貴合影(組圖)

1943年周恩來三次機智化解胡宗南灌酒

誰的臨終遺言讓聶榮臻潸然淚下

盤點開國元帥原名:朱德三易其名 徐向前原名取自《易經》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玉、謝磊)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