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今年2月10日,我黨思想理論宣傳戰線的杰出領導人鄧力群不幸病逝。11月27日,是鄧力群誕辰百周年紀念日。本刊特發《鄧力群與當代中國史研究》,以深切緬懷鄧力群並饗讀者。
今天,當代中國史研究已經作為一個特殊而又獨立的重要學科,躋身中國社會科學重大學術研究領域,被中央和地方列為重點研究項目。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首倡當代中國史研究,親手開拓這一研究領域,創立這個研究學科,並創辦當代中國研究所的,是鄧力群。
開當代中國史研究之先河
當代中國史研究,無論從政治角度看,還是從歷史科學的學術角度看,都是一個極為重要的研究領域,它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研究為核心,前伸至中國和世界近代史研究、中國革命史研究、黨史研究(它本身也是黨史研究領域的拓展和新的推進),后延至重大現實問題研究,涉及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外交多方面,涵蓋各省市自治區史、各種行業史、重要人物傳記、重大歷史事件研究、重大政策和決策研究等內容。但是,這樣意義重大、內涵豐富、領域廣闊的研究學科,自新中國成立后的幾十年時間裡,沒有人談到,更沒有人提出要進行研究。
20世紀80年代,在中央領導崗位上的鄧力群,就認真思考並提出要研究當代中國歷史。一開始,他是從重視黨史、革命史和當代史的研究、宣傳和教育工作,倡導把中共黨史教育擴大到近代中國革命史教育,新中國發展史教育,重視黨史人物、歷史人物的研究和宣傳,使政治思想教育更加具有說服力和感染力的角度,提出這一重大課題的。當時,從上到下,一般性提出重視思想政治工作,重視黨史宣傳教育工作,重視精神文明建設的意見和口號,並不少見,但很多人沒有注意到,鄧力群提出的觀點具有重大現實價值和深遠歷史意義,許多人甚至沒能理解鄧力群提出這個重大課題中所包含的深刻內涵,以為他也只是像大家一樣,在進行一般性的倡導和宣傳。因此,當時認為應該把當代中國歷史研究作為一個重大研究領域和重要理論學術研究學科的人並不多,在中央高層也沒有應該將當代中國歷史研究列入重要議程的打算。在此情況下,鄧力群並沒有放棄自己的主張,沒有放鬆自己的宣傳,並且以扎實的工作,開拓當代中國史研究領域,逐漸建立起這一重大研究學科,推進當代中國史研究。20世紀80年代初期,鄧力群首先在中央提議編寫《當代中國》叢書,主要是研究、宣傳當代中國各地區、各領域、各行業的成就。為此,成立《當代中國》叢書編委會,總的組織領導機構設在北京,承擔收集新中國歷史發展資料的任務,為下一步編寫總體的國史稿做准備。各地方、行業,組織本地方本行業的叢書編委會,編寫《當代中國》叢書。鄧力群把這個意見先和當時在中共中央負責意識形態領域領導工作的胡喬木談了,得到了胡喬木的同意和大力支持。胡喬木向中央宣傳部提出建議,宣傳部寫了報告以后,又經過他向中央書記處提出討論並得到批准。此議得到中共中央的肯定和批准后,《當代中國》叢書編委會很快建立起來。領導機構非常精干,大家工作熱情很高,辦事效率自然也非常高。在《當代中國》叢書編委會的督促下,各省市自治區、各部委、各大企業,陸續成立了本地區、本行業的當代歷史發展研究和編寫機構,有的稱編委會,有的稱編寫小組。這樣,一個覆蓋全國的當代中國歷史資料收集、編寫的組織網絡就建立起來了。此外,為了順利出版編寫成熟的當代中國歷史研究成果,鄧力群提議,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設立《當代中國》叢書編輯部,抽調資深編輯出版人擔任領導職務,並調來一些水平高的學者型編輯,建立編輯隊伍,連配備校對員,也要在認真考核基礎上選調。《當代中國》叢書編輯部雖然設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中,但任務專一,相對獨立,以此來保証《當代中國》叢書的編輯質量和順利出版。這個《當代中國》叢書編輯部,后來發展成為出版當代中國歷史和人物傳記書籍具有權威性和起領頭羊作用的當代中國出版社。
《當代中國》叢書編委會各級編寫組織建立起來后,鄧力群親自領導這一組織機構。他不僅親自擬定編寫原則、編寫要求、編寫時間,還親自過問、督促編寫進度。此時,已經進入耄耋之年的鄧力群,還經常到各地、各行業、各企業去,親自督促檢查各地、各行業、各企業的《當代中國》叢書編寫工作進度和質量,並且親自擔任《當代中國》叢書主編。當代中國史研究的每項研究成果,每部地方史、行業史、人物史書籍,都灌注了他的心血﹔書稿的結構、主要觀點、重要史實,他都認真研究、考証﹔許多重要文字,由他親自動手或者按照他提出的意見進行修改。在他的領導和督促下,多數省市自治區撰寫並出版了地方發展史叢書,許多重要行業和企業也出版了歷史叢書。1989年11月,《當代中國》叢書地方卷編寫工作總結會召開。11月27日,鄧力群在會上發表講話時談到這項工作的重大意義說:“這不是個人的著作而是集體的著作,是對黨和人民這個偉大集體在三四十年中的歷史創造、豐功偉業的文字實錄和科學總結。我們的事業是正義的事業,是為國為民造福的事業。我們能夠把這樣偉大的事業呈現、表現、再現出來,是值得高興的。”鄧力群還對出版當代中國歷史人物傳記給予高度重視。經他和中央有關領導、中央有關部門協商,共和國重要歷史人物傳記的編寫工作開展起來,共和國元帥傳記的研究和撰寫組織機構建立起來了。在經過數年收集資料和研究基礎上,九大元帥的傳記寫作,進展很順利,並且很快出版。出版之前,鄧小平親自為九大元帥的傳記題寫了書名。十位大將的傳記研究和寫作跟著展開,陸續出版了多位大將的傳記。其他許多共和國重要領導人的傳記,也在認真研究、撰寫的基礎上得以出版。
在當代中國歷史研究叢書、重要人物傳記編寫和出版取得系統性成果后,中共中央對鄧力群領導此項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中共中央還專門召開《當代中國》叢書發行會議,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親自接見編寫、出版人員,並且和鄧力群談話,在會上講話。
值得一提的是,當代中國歷史研究的開拓者鄧力群十分謙虛,他在帶有階段工作總結性質的《當代中國》叢書出版發行會議上的講話中,一個字也沒有提自己的功勞和作用,而是全部歸於黨中央的領導和中央其他領導同志,以及從事這項工作的資料收集、研究、寫作的同志。這可透視出鄧力群的高尚品德和謙遜精神,也能看出他對當代中國史研究發自內心的重視。
![]() |
相關專題 |
· 期刊選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