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聶榮臻抗戰文物背后的故事(下)

姚遠

2015年12月30日10:0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黨史縱覽》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新聞出版機構是邊區文化戰線上的一個很出色的部門,重視抗日根據地文化建設的聶榮臻對此十分關心。1937年11月7日,晉察冀軍區成立,黨中央委任聶榮臻為軍區司令員兼政委。晉察冀抗日根據地剛剛創建一個月,日軍就對邊區發動了第一次圍攻。在這次反圍攻作戰非常緊張的時候,聶榮臻找來當時擔任晉察冀省委書記的黃敬和軍區政治部主任舒同等人,商討創辦黨報事宜,決定派舒同負責黨報籌備工作。很快,就在反圍攻勝利結束的前十天,即1937年12月11日,這張石印的黨報就在根據地中心阜平城創刊了。同一天,還成立了抗敵劇社。當年淪亡敵后的廣大同胞,終於看到了中國人民抗日救國的報紙。當群眾從報上得知八路軍一連打了7個大勝仗的消息時,不約而同地帶著用絲帛制成的錦旗,奏著笙簫鼓樂,到阜平城歡慶勝利。

1938年8月16日,在五台山的窮山溝和寺廟裡,終於印出了第一張鉛印黨報《抗敵報》,聶榮臻稱初期的《抗敵報》為“民族的號筒”。

1940年11月7日,《抗敵報》改名為《晉察冀日報》,由雙日刊改為日刊。聶榮臻為新出版的《晉察冀日報》題詞:堅持敵后抗戰整三年,邊區子弟兵愈戰愈強,《抗敵報》更以新的姿態——《晉察冀日報》出版,我們的宣傳戰、思想戰也愈戰愈有力。

在聶榮臻的親切關懷和指導下,《晉察冀日報》堅持出版10年多。它雖然只是反映這個模范根據地的局部,報紙也不那麼精美,但它是一個歷史見証。聶榮臻后來回憶說:大批革命的新聞工作者在異常艱苦的環境中進行了大量的工作,鄧拓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一個。他領導的《晉察冀日報》社,在反“掃蕩”期間,經常是一面打游擊一面工作。整個報社精干得很,就是那麼幾頭騾子,馱著輕便的印刷器材,編輯記者們背著輕便電台,一手拿槍,一手拿筆,與敵周旋。

1948年,《晉察冀日報》與晉冀魯豫邊區的報紙合並,成為了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距西柏坡不遠的裡庄,既是《晉察冀日報》終刊地,也是《人民日報》創刊地。《晉察冀日報》6月14日宣告終刊,《終刊啟事》由鄧拓起草、聶榮臻審閱后刊於報端。

在聶榮臻的關懷下,1939年4月,《邊區文化》也創刊了。聶榮臻在創刊號上題詞:《邊區文化》是晉察冀軍民大眾的精神食糧,將更是戰勝日寇有力的一支文化正規軍。

1942年7月,《晉察冀畫報》創刊。聶榮臻為創刊號題詞:五年的抗戰,晉察冀的人們究竟做了些什麼?一切活生生的,都顯露在這小小的畫刊裡。它告訴了全國同胞,他們在敵后是如何地堅決英勇保衛著自己的祖國﹔同時也告訴了全世界的正義人士,他們在東方在如何的艱難困苦中抵抗著日本強盜!

根據聶榮臻的指示,這本創刊號用銅版紙印刷,文字說明用中英文對照,畫面用簡單的彩色套印,令人耳目一新。在當時的艱苦條件下,能做到這樣,實屬不易。

關懷“反戰同盟”的成長並為之題詞

1941年12月中旬,根據中共中央和八路軍總政治部的指示,聶榮臻發布了開展對敵政治攻勢的訓令。各部按訓令要求,派出30多個武裝宣傳隊,在人民群眾的密切配合下,深入敵佔區,歷時40天,散發宣傳品130多萬件,召開偽軍和偽組織座談會250多次,產生了重要影響。3月間,他又發布了第二期政治攻勢的訓令。訓令要求各部像上次宣傳攻勢那樣,派出武裝工作隊,深入日軍佔領區,散發宣傳品,召開群眾大會,還可以繼續利用關系,召開偽軍、偽政權組織人員及其家屬的座談會,宣傳太平洋戰爭爆發后日軍陷於孤立必敗的境地,動員敵佔區人民發揚愛國主義精神,協助邊區軍民的對敵斗爭。

此后,各部先后派出有幾十到上百人的武裝工作隊60多支,攜帶數以百萬計的宣傳品,針對不同對象開展工作。如對日軍的宣傳品,都是由“在華日本人反戰同盟晉察冀支部(由日軍被俘人員中的進步分子組成)”等成員設計擬制的。他們深知日軍內情,宣傳品內容豐富多彩,針對性強。如傳單先說一些賀年、祝賀櫻花節的話,然后再說別的道理﹔慰問袋除宣傳品以外,還裝有日本國內的招生廣告、“通行証”、邊區產的土特產等。宣傳品是用日文寫的,日軍都看得懂。甚至還成功地在碉堡附近與日軍進行了櫻花節聯歡會。所有這些,都不同程度地引起了日軍士兵及一些下層軍官的思鄉厭戰情緒。對偽軍政人員,武工隊通過關系,召開多種形式的座談會,或用喊話筒對偽軍據點喊話,告訴他們宣傳品放在什麼地方。有的偽軍還與工作隊員對話對歌,叫今后多告訴他們一些好消息。而武裝工作隊召開的偽軍政人員家屬座談會,氣氛活躍,收到很好的效果。

聶榮臻在一張針對偽軍政人員的布告中提出了這樣的號召:“審時度勢,幡然悔悟,舉義反正,為國殺敵,以贖前愆”,並警告,對執迷不悟者,定當國法論處。這樣的布告,甚至貼到了石家庄日偽軍的碉堡底下。

對人民群眾的宣傳形式更是活潑多樣。隨隊行動的文藝工作者為群眾演出了短小精悍的話劇、活報劇、快板、歌曲、大鼓、花鼓等節目,揭露日軍暴行,宣傳根據地軍民的抗日事跡,極大地振奮了敵佔區人民群眾的精神。

聶榮臻看到不斷傳來八路軍武工隊開展政治攻勢的勝利簡報,深感到“敵后之敵后”去活動,是打破敵人封鎖、“蠶食”政策的有效方法。因此,1942年5月,他在轉發八路軍總部關於《反蠶食斗爭指示的訓令》中進一步明確提出:“各地正規軍,特別是平原地區,必須以1/3或1/2的正規軍隊,以連營為單位,分散到各縣去活動,到敵后去活動,其余正規部隊,應相對集中整訓,輪番調換。”

正是在這種對敵政治攻勢轟轟烈烈展開並初見成效之時,1942年5月7日,聶榮臻為“反戰同盟”題詞一幅:共同奮斗,打倒日本軍閥,消除戰爭,實現和平,建立中日兩國人民真正的友善!

   頻道精選


6位家人眼裡的毛澤東:要求子女少說空話 夾著尾巴做人

哪位開國元帥逝世后毛澤東嘆息"國有疑難可問誰"?

勿忘國恥:記錄南京大屠殺日軍滔天罪行的35張老照片

盤點:新中國歷史上4位少數民族開國上將(組圖)

朱德與毛澤東、周恩來珍貴合影(組圖)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玉、朱書緣)
相關專題
· 聶榮臻紀念館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