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粟裕與胡璉的戰場爭鋒【2】

華小勇

2016年01月28日13:2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淮海大戰,胡璉難解雙堆集之圍,卻奇跡般突出重圍

1948年8月,國民黨國防部在南京召開軍事會議,被迫放棄全面防御而採取重點防御,集中兵力固守戰略要點﹔並由桂系白崇禧出任華中“剿匪”總司令。會上決定,以胡璉的第十八軍為主,加上第十軍、第十四軍、第八十五軍編成第十二兵團,劃歸白崇禧指揮。蔣介石任命黃維為第十二兵團司令,胡璉為副司令。此令引起胡璉不滿,他借故離開部隊。

11月8日,蔣介石嚴令在河南確山、駐馬店一帶集結的黃維第十二兵團,火速向徐州進發,解救黃百韜。本來,黃維的機械化快速兵團動作應當很快,無奈沿途要過南汝河、洪河、颍河、西把河、渦河、北把河、澮河等數條河流,戰車營、榴彈炮營等重武器和汽車營及大量膠輪大車,渡河很麻煩﹔再加上沿途“絆馬索”太多:到處是解放軍攔截、追蹤、襲擊、阻擊,部隊行動遲緩。11月18日,第十二兵團到達蒙城地區,即遇到渦河北岸中原野戰軍第二、六縱隊激烈的抵抗,經過苦戰,居然擊破扼河防守的解放軍,開始准備渡河。

誰知,這是劉伯承下的一個套,他在澮河南岸布置了一個口袋陣,調集兵力,隻等黃維兵團來鑽。黃維也發現處境不妙,向國防部作戰廳請示行動方針。偏偏蔣介石的作戰廳長郭汝瑰是秘密共產黨員,電令黃維火速前進。11月21日,黃維兵團由蒙城渡過渦河,並向澮河南岸的解放軍據點南坪集進行猛攻,解放軍打了一陣便“后撤”。黃維沾沾自喜,他沒想到救人不成,自己反而“火速”掉進劉伯承的口袋陣裡,被解放軍團團包圍在雙堆集地區。

胡璉知道戰局失利,幸災樂禍,抱著膀子要看黃維的笑話。

蔣介石急得要吐血,他就剩下這點血本,無論如何是要設法營救黃維兵團出險。他立即想到了愛將胡璉。

“快去!快去!快去!把胡璉找來!”老蔣一連幾聲命令。

聽說是蔣介石緊急召見,胡璉哪敢怠慢,立即連夜趕到南京。

蔣介石聽說胡璉到了,一掀被子,從床上下來,來不及換睡衣,便從樓上下來,一見胡璉,就像抓住了救命的稻草:“伯玉,你是我的好學生,你總算來了。這次徐蚌會戰,關系黨國命運,十二兵團現在陷入絕境,你一來,就有希望了!”

胡璉拍著胸脯,慷慨激昂地說:“請校長放心!我親自去救出十二兵團,尚可憑淮河、長江之險,拱衛南京,穩定大局,再設法反攻。”

“對!對!講得好,你帶多少隊伍前往?”

“我單騎而已。”

“此話怎講?”

“學生認為,目前十二兵團,首先要堅持,要提高士氣,否則人再多也瞎搭。我願去雙堆集指揮,協助黃司令官共挽危局!”

“好好,你肯去,我就放心了。我讓空軍給你准備飛機。你休息一下,晚上我請你吃飯。”

胡璉受寵若驚。

再說,第十二兵團被困雙堆集后,官兵們每天盼空降,除了希望天上掉下大米和罐頭外,還盼望蔣介石能把“胡老頭”空投下來,他們認為是黃維帶著兵團掉進陷阱,隻有胡璉能化險為夷,救他們逃出包圍圈。

12月1日中午,一架小飛機穿雲破霧,降落在雙堆集臨時修建的機場上。胡璉剛下飛機,沒有去司令部,先去第一線看望部隊,希望以此穩定軍心,鼓舞士氣。

果然,當那張熟悉的面孔出現在絕望的人群之中時,官兵激動地奔走相告:“胡老頭來了——”他微笑著向前來歡迎的人群招手:“弟兄們,辛苦了!我們被共軍包圍,已是家常便飯。我們現在隻要打下去,共軍一下子是吞不了我們的。”

但是,這一次不比上一次,解放軍真的變成鐵嘴鋼牙,胡璉指揮部隊進行反擊,打來打去,地盤越來越小。這一次,胡璉成了“耍把戲的躺在地下,沒招了”。

當然,黃維兵團圍是被圍住了,但是,以中原野戰軍有限的兵力還一時難以以野戰手段迅速達成全殲黃維兵團。12月上旬,華野得到情報:武漢的宋希濂兵團將要東移浦口,向蚌埠開進﹔蔣介石派他的兒子蔣緯國帶領裝甲部隊到達蚌埠,增援黃維兵團﹔杜聿明向蔣介石建議,抽調幾個軍空運蚌埠,與李延年、劉汝明合股北援。而當時華野和中野兩大野戰軍分別在三個戰場作戰,兵力均感不足。

粟裕認為,不論杜聿明的建議能否實現,即使隻有宋希濂兵團趕到,我南線阻擊部隊必定吃緊。萬一出亂子,勢必影響對黃維作戰。他估計圍殲杜聿明集團還需要半個月到20天時間,可以首先集中兵力殲滅黃維兵團,然后再集中兵力殲滅杜聿明集團。

12月10日早晨,粟裕和陳士榘、張震聯名,把上述分析和意見上報劉伯承、陳毅、鄧小平並中央軍委、華東局,“建議再由此抽出一部分兵力,力求先解決黃維”,然后“再集中華野解決杜、邱、李兵團”。劉、陳、鄧接到粟、陳、張電報,立即通過電話與粟裕等人商議,由華野再抽3個縱隊和炮兵一部參加對黃維的作戰。當天晚上,就由華野參謀長陳士榘率領南下。這樣,華野抽調加入圍殲黃維兵團的兵力達到了5個縱隊,從而大大加速了圍殲黃維兵團的速度。

再說胡璉反擊失敗后,12月7日,他又乘小飛機去南京,向蔣介石去搬救兵。然而,此時老蔣也無計可施,先前計劃的宋希濂兵團東移由於白崇禧的阻攔而落空,杜聿明建議的空投計劃也由於無兵可派作罷。胡璉隻好又乘飛機回雙堆集,告訴黃維:“老頭子讓我們突圍,不要管杜聿明,也不要指望李延年。爹死娘嫁人,各人顧各人,跑一個算一個。”

12月15日下午5時,黃維與胡璉召集第十二兵團各軍、師長,決定分頭突圍。頓時,第十二兵團殘部豕突狼奔,四下逃命。

黃維和胡璉分乘兩輛坦克向兩個方向突圍。黃維的坦克開到半途發生故障,一下子掉進溝裡。他隻得跟著亂兵瞎跑,在一片“繳槍不殺”聲中,顫抖著舉起了雙手。另一位兵團副司令官吳紹周和第十一師師長王元直以及第十軍長覃道善、第十八軍長楊伯濤等都做了俘虜。隻有胡璉運氣好,他所乘的坦克車駛上公路,迎著一批一批的解放軍,向南疾走。而解放軍卻誤以為是自己的坦克,還為其讓道。天亮后,坦克開到渦河北岸時,油料耗盡,胡璉等下車步行,被解放軍發現,開槍追了過來,胡璉的背上中了流彈,被衛士架著跑,幸好發現一隻木船,他們才手忙腳亂地上了船,在混亂的戰場上竟得逃生,成了漏網之魚。

胡璉跑是跑了,可也傷得不輕,后被輾轉送到上海虹口天主堂醫院。由於救治及時,沒去閻王爺那裡報到,可從他背部取出的大小彈片就有32塊,有幾塊與肺、心“僅一紙之隔”,但終未觸及命脈,又讓他逃過一劫。雖然僥幸逃脫,但他身心俱元氣大傷,“雙堆集”和“粟裕”成了他一生揮之不去的噩夢。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玉、謝磊)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粟裕紀念館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