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長山列島之戰:人民解放軍首次渡海作戰始末【2】

何立波

2016年01月28日13:2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長山列島戰役充分展現了許世友的指揮才能

根據中央軍委和華東軍區首長的指示,山東軍區加緊了戰前准備。為便於統一指揮,1949年7月12日,山東軍區作出具體部署,派山東軍區第一副司令員許世友、參謀處長劉雲鵬和政治部秘書長孫曉風等到達黃縣縣城,組成“長山島戰役前方指揮部”,許世友任總指揮。隨后,前方指揮部由黃縣遷往蓬萊城南司家庄村。同日,北海專署成立了“解放長山島北海區支前指揮部”,負責供給、糧務、民工、船務、收俘等支援工作。18日,山東省人民政府成立了“長山島戰役支前辦事處”,由膠東行署副主任劉仲益任主任。辦事處下設船務、糧秣、財政等科及濰縣辦事處,並在蓬萊縣的劉家旺、欒家口、蓬萊縣城設立轉運站。

為解放長山列島,山東解放區各級黨政軍組織在戰前發布了一系列指示和命令。煙台市沿海各縣,按照膠東區黨委的部署在船隻、船工、水手、糧秣等物資方面都做好了充分准備。

對這次渡海作戰,許世友慎之又慎。在戰前准備階段,他親臨前沿察看地形,了解敵情﹔找到當地漁民和支前民工,詳細詢問潮汐海流和氣象,就連船工掌舵、搖櫓、撥纜、掌帆等技術,他都要研究明白。他還經常和指戰員們一起擺沙盤,設敵陣,研究如何泅渡、搶灘登陸炸敵艦、搶救落水人員等細節,甚至對敵佔島嶼沿岸的礁石、港灣等,都做到了如指掌。他依靠集體的力量和智慧,制訂出“隱蔽接敵,強攻登陸,逐島攻擊穩步推進”的作戰方案,受到中央軍委的肯定。

許世友十分清楚,海戰不同於陸戰,如果沒有足夠的渡海運輸工具、技術嫻熟的船工和熟悉海島地形的向導,陸戰部隊再強大也完不成任務。為此,他組建了“解放長山島支前委員會和支前指揮部”,在煙台、蓬萊等沿海地區共征集汽船53隻、木帆船600余隻,船工2500余名,還選配了近百名熟悉地形、島情和富有經驗的黨員、干部、民兵為參戰部隊當向導。

經過周密的計劃,許世友將渡海攻島的時間定在7月31日。為使戰前准備更加充分,許世友的指揮所推移至前沿,組織參戰部隊抓緊時間進行戰前訓練和渡海演習。

用木帆船進行渡海登島作戰,對於慣於陸地作戰的部隊來說,的確不是一件容易事。指戰員中絕大多數都是生平第一次見到大海,不習水性,不識海情。不少干部戰士剛一上船,就感到頭暈目眩,嘔吐不止。困難歸困難,廣大指戰員們卻立下了定將長山列島征服的決心,一場空前的戰前練兵熱潮在蓬萊閣下掀起。時值盛夏,驕陽如火,海灘上熱浪翻滾,炎熱異常。氣溫高,廣大指戰員的練兵熱情卻更高。

許世友率先垂范,幾乎每天都到海邊,對氣象、水文、潮汐及長山列島敵人的陣地等情況進行反復觀察,周密思考對敵方案﹔並對部隊的練兵情況進行認真檢查,精心指導,每一個環節都不放過。與此同時,師旅團各級領導也都一門心思扑在渡海准備上,甚至吃飯時也把碗當船,筷子當帆,飯桌當大海,討論船隊的隊形編排和對付敵艦的措施。

海戰困難很多,但廣大指戰員都在積極謀劃,以求找到解決方法。在解決暈船問題上,有的部隊總結出了五多五少:即白天、風大、海邊、吃飽飯、心情不好等情況下暈船的多﹔夜裡、風小、海裡、吃半飽、心情舒暢時暈船的少,並據此採取了相應的措施。

而在船隻的編排上,採取按先大船后小船的順序編隊。有風時,大船跑得快,可以拖上小船﹔無風時,小船可以用人工劃,由后衛變先鋒。同時,在船隊開進時,採取四路船隊齊頭並進,從而形成較強的攻擊力量,有利於一舉突破敵人的防線。

7月16日,前方指揮部召開參戰部隊師團營三級干部會議,分析敵我雙方形勢,研究制訂作戰方案。會議確定長山島戰役分兩步進行:第一步以華東野戰軍第二十四軍七十二師2個團和炮團三連先攻下長山島,然后佔領北長山島﹔以警備第四旅2個營和山炮、迫擊炮各1個連佔領大小黑山島和廟島﹔以警備第五旅2個連佔領大小竹山島,以此為依托,保障主攻部隊的右翼安全。第二步,依托已佔領的島嶼,攻佔北部的5個島嶼。榴炮團2個營集中使用,配置在蓬萊閣左右,東至抹直口西至西庄一帶,掩護攻擊部隊登陸﹔警備第四旅8門榴炮配於蓬萊城西黑峰台左右,警備第五旅3門榴炮配於劉家旺風台山,負責封鎖珍珠門、廟島灣以及大小竹山島以南海面,截擊敵艦。會后,參戰部隊立即進入陣地,炮兵將大炮拉到蓬萊閣西的老柏山上,登陸部隊進入演練場地。

7月19日,山東軍區下達《長山島戰役政治動員令》。《動員令》指出:長山島是敵人在山東最后殘存的孤立據點,國民黨殘敵盤踞島上,封鎖我渤海灣,擾亂我東北、華東海上運輸,四處搶掠,威脅我海外貿易。要求全體指戰員、水手、民工,明確認識此次戰役的重大意義,堅決執行中央軍委、華東軍區命令,發揚各自為戰的獨膽英雄主義,克服困難,打破敵人封鎖,徹底消滅殘敵,解放長山列島。

到7月中旬,我主攻部隊已進入陣地,炮兵各部也已做好射擊准備,在幾十公裡的海岸線上,集結的大批戰船正嚴陣以待。7月20日下午,許世友命令進行一次強大的試炮射擊。沿岸所有的大炮一齊怒吼,炮彈傾瀉在敵軍佔據的島嶼上,打得守敵亂作一團。

天有不測風雲。7月26日,就在總攻的前夕,一場罕見的12級偏北大風刮來,頓時風雨雷電交加,我軍准備參戰的幾百隻木帆船幾乎全被巨浪拋上了海灘。風后的海岸線上,到處都是破損不堪的船隻,這場台風有弊也有利,它給我軍攻島作戰增大了難度,但是也讓島上國民黨守軍產生了僥幸心理,造成了其守備上的思想麻痺和鬆懈。

在認真聽取了沿海災情的匯報后,許世友果斷決定:“我們要堅決地打!船壞了算什麼,可以再修,我們決心不變,到時就發起攻擊!”於是,一個新的作戰補救計劃在各級實施展開。各參戰部隊和民工根據上級指揮部的時限要求,打響了一場爭分奪秒的搶修船隻戰斗。經過我參戰軍民5晝夜的連續奮戰,被損壞的船隻全部修好。同時,山東軍區又從煙台、龍口一帶調來補充船隻200余艘。至8月9日,被台風破壞了的海上輸送能力得以恢復,攻島作戰准備工作一切就緒,我軍總攻的時機已經成熟。

天公不作美,渡海途中東南風停了

8月11日晚8時許,隨著許世友一聲令下,第二十四軍第七十二師在劉家旺,警四旅在欒家口,警五旅在解宋營沿海一線的漁港,開始登船起渡,向長山列島發起了全面攻擊。

擔任主攻任務的第七十二師強大船隊,分成左、中、右3個攻擊方向,浩浩蕩蕩地揚帆疾進。在中路,第二一四團副團長袁捷、參謀長計文增率領第一梯隊一、二營的4支船隊,猶如4條巨龍,行駛在遼闊的海面上。借著月色,指揮船上的袁捷同一位船工攀談起來:“這風向、這水流,能否按時到達南長山島?”船工答道:“今晚順風順水,如果不出意外,用不了3個小時准能到。”然而,天公不作美,船隊隻行駛了十來裡,東南風便漸漸地停了,行船速度隨之緩慢下來。船行八面風,無風船難行。一位船工嘆道:“東南風停吹船速慢,等會兒落潮海水倒流,就更開不動了。”

這一下可難倒了全體將士,因為離南長山島還有約25公裡的距離,這該怎麼辦呢?指揮船上,袁捷、計文增等人更是焦急萬分。他們簡單商議了一下,命令前面的大船落帆,小船變后衛為先鋒﹔兩側火力隊加強巡邏,嚴密監視敵人的軍艦。

半小時后,海水果然開始倒流。船隊的時速不足千米,船與船之間距離漸漸拉大,隊形也開始亂了,如果這時來了敵艦,后果不堪設想。

此時,設於黑風台以東小台山的山東軍區前方指揮部裡,氣氛也相當緊張。七十二師師長康林、政委張闖初已經將前線情況向許世友作了報告。許世友站在作戰地圖前,皺著眉頭思考著。不知不覺,已經10點了,一輪明月也已升上天空,可是還沒有前方的消息。許世友吩咐:“問問袁捷,他們能不能按時到達南長山?”康林拿起無線電送話器呼叫:“袁老板,袁老板,我是康老板,你們現在情況怎樣,貨物能否按時送到?”很快,袁捷的回答傳了過來:“康老板,康老板,我是袁老板,現在仍是上坡路,小車推不動,走不快。”

接著,康林又用暗語以命令的語氣要求部隊無論如何也要按時到達。聽了這一命令,袁捷頓感似有千鈞重擔壓在肩。他思索著,繼續前進的話,按眼下的速度原計劃已不能實施,並且將面臨巨大的困難和危險﹔但如果半途而廢撤回去,如何面對滿懷希望的膠東父老?那還算什麼主力部隊!他認為,盡管前途困難重重,也要膽大心細,一往直前!他把自己的想法跟參謀長等人一說,大伙都覺得應該繼續前進,想盡一切辦法去爭取勝利。

接著,袁捷又向一位老船工請教:“大叔,您看這東南風會不會再刮起來?水流有沒有可能改變呀?”老船工屏息凝神地向四周觀察了一會兒,然后蠻有把握地說:“據我看,下半夜有可能再刮東南風,萬一風不來,一點鐘開始漲大潮,海水會向西流……”

老船工的預測,使袁捷下了決心。他打開無線電送話器,向康林報告道:“康老板,康老板,我是袁老板,我們保証將貨送到!”他這一席話,使岸上指揮部裡的首長們長吁了一口氣。為了加速前進,船工們甩開膀子奮力搖櫓﹔戰士們也用鐵鍬、木板作漿用力劃著。午夜過后,海潮上漲,水流轉向,東南風也刮了起來。袁捷立即命令船隊全速前進。第一梯隊所有船隻鼓起風帆,百船爭渡。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玉、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