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陳雲:黨員對黨要忠誠【3】

劉彥昌

2016年02月03日15:5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對違反紀律的黨員,必須嚴辦

對那些對黨不忠實的黨員,陳雲態度非常明確:一定要嚴格處理,決不姑息遷就。“共產黨員必須言行一致,這是黨規定的”。違反了這一條,就是違犯黨的紀律,那就必須接受黨的紀律的制裁。對因各種原因對黨隱瞞的黨員,主要應由對黨隱瞞的人自己負責。提倡主動自糾,如果黨員隱瞞后來被發現,就要經過更詳細更嚴格的考察。特別是“有些人對黨一次兩次假話,經過教育不加改正,反而假話越說越多,越說越大。這樣的人,不管你口裡講得如何革命,不管你過去有多大的功勞,應該立即開除出黨,沒有價錢可還”。(《陳雲文選》第1卷,第201頁。)

要確保黨員對黨忠誠,首先需要正視各種復雜狀況,態度要務實、堅決。所以,改革開

放初期,針對一些黨員領導干部背離黨的宗旨的行為,陳雲明確表示,“該辦的不要講情面”,“必須嚴辦”,“阻力再大也必須辦”。(《陳雲傳》下卷,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年版,第1723、1725頁。)這裡的“嚴辦”,既包括治理態度的嚴肅,也包括治理思路的嚴密。陳雲的這些觀點,應該是中國共產黨從嚴治黨思想的典范,對我們今天貫徹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要求也極具啟迪價值。

在黨長期執政背景下,黨員的“假忠誠”問題開始突出,識別真假忠誠成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一些黨員干部對共產黨的執政地位,他們是思想上擁護,但行動中不維護。從本質上說,這是一種假忠誠。這種黨員干部對黨的危害更深。因此,陳雲在1971年就指出,黨員對黨不忠,“有公開的,有搞兩面派陰謀的,但是更危險的是后一種”。(《陳雲傳》下卷,第1394頁。)目前我們黨的黨員隊伍參差不齊,有大量的先進分子,他們忠誠於黨。同時也有不少黨員的政治覺悟比較淡薄,對黨的忠誠度不高。陳雲對此早有認識,他強調,隻有“忠心為共產主義堅持奮斗”者,才是真忠誠。

區別對待,實行不同黨員不同要求,是陳雲處理這類問題的原則。對黨員干部要通過經常性的黨性教育,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不斷強化道德意識,形成強大的心理導向,讓那些對黨講了假話、言不由衷的黨員感到“心虧”,從而使他們能夠自覺改正自己的錯誤,然后,覺得“對黨沒有一點虧心的事了,痛快了”。(《陳雲文選》第1卷,第199頁。)對那些假話越說越多,越說越大,作假成性的黨員,就應該毫不猶豫地清除出黨。對那些黨性缺乏的黨員,也要按照黨章有關規定辦理,不能遷就變通。其實,黨員的忠誠和從嚴治黨是一種互動關系。也就是說,一方面忠誠是全面從嚴治黨的“牛鼻子”,離開了忠誠,全面從嚴治黨就難以真正落實到位。另一方面,全面從嚴治黨是解決黨員對黨忠誠的基本路徑,離開了從嚴治黨的支撐,一些對黨口是心非的行為得不到應有懲處,那些缺乏黨員意識的“普通人”黨員得不到改造,就無法確保忠誠。如果長此以往,不下決心清除,就會陷入“破窗理論”的窘境,誘使另外一些黨員也群起效仿。這對黨的傷害將是致命的。因此,要改變觀念,在清除不合格黨員方面敢於亮劍。陳雲在急需壯大黨的力量的戰爭年代,尚且能夠強調“黨員的質量重於數量”(《陳雲文選》第1卷,第206頁。),今天,我們更不應該有什麼顧慮。

延安時期,解決黨員對黨忠誠的問題,主是要靠組織、靠教育。陳雲早在1939年就指出,“充分發動群眾是開展一切工作的關鍵”。(《陳雲文選》第1卷,第162頁。) 這個工作方法對於我們現今開展黨的教育活動仍有指導意義。從理論上講,因為處於執政地位,執政黨的自身建設,已經不再只是黨內的事情,它關系到廣大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乃至國家的生死存亡。隻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黨員中存在的意識淡薄的問題。黨員意識增強了,黨員對黨的忠誠問題也就不難解決了。

(本文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科學發展觀視域下黨建理論創新規律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為12BDJ027)

〔作者劉彥昌,寧波市委黨校教授,浙江寧波315012〕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玉、趙晶)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陳雲紀念館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