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黃克誠不徇私情抓黨風【2】

孟蘭英

2016年03月11日07:48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反對個人迷信:多宣傳黨的政策方針,少宣傳領導個人

1980年,有群眾寫信向中紀委反映有關時任黨中央主席華國鋒的3件事:一是華國鋒到江蘇視察時沿途搞戒嚴,影響交通,造成職工上班遲到,引起群眾不滿﹔二是有人把華國鋒在黨校作報告時坐過的椅子送到博物館展覽﹔三是山西地方政府在華國鋒的故鄉山西交城為其修故居和建造紀念館。

這3件事反映到了黃克誠那裡,他認為這是搞新的個人崇拜,應該查一查。但又一想,此事畢竟與黨的最高領導人有關。所以黃克誠既堅持黨性原則,又注意到了維護黨的團結。他指示工作人員,先給華國鋒寫一封信,說明群眾反映的這3件事,同時准備派人分赴三地進行調查。

調查人員出發前,黃克誠對他們說:“你們要大膽調查,一切后果由我黃克誠負責。”他之所以這樣講,主要是出於兩點考慮:一是此事涉及中共中央主席,要消除工作人員的顧慮﹔二是黃克誠對華國鋒也是有一定的了解的。黃克誠早年任湖南省委書記時,華國鋒先后任湖南湘陰縣和湘潭縣縣委書記等職,華為人忠厚,謙遜平和,作風務實,從不張揚,是一位可以溝通、聽得進不同意見的領導人。再說,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已做出了“少宣傳個人的決定”。調查以上3件事,黃克誠相信華國鋒是會配合和理解的。

果然,黃克誠的想法很快得到印証,調查組尚未出發,華國鋒就給中紀委回了信,承認確有這3件事並已做了相應處理。一是他給江蘇省委打電話批評這種做法﹔二是他給中央黨校打了招呼,讓他們立即把椅子撤掉了﹔三是他交代時任山西省委書記王謙,雖然交城現在沒有他的房子了,修的是他哥哥的房子,但也要馬上停工。對群眾反映的以上3件事,華國鋒同志態度明確,積極配合,處理也得當。

黃克誠看到華國鋒的回信后非常贊賞,他指示工作人員:“調查組可以不去了,但要在這件事情上做些文章。第一,把華國鋒的信登在《黨風黨紀》刊物上﹔第二,建議中央發一封信,告誡全黨要防止新的個人迷信。”他的意見得到了黨中央的高度重視。1980年7月30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堅持“少宣傳個人”的幾個問題的指示》,《指示》規定:“從現在起,除非中央有專門決定,一律不得新建關於老一代革命家個人的紀念堂、紀念館、紀念亭、紀念碑等建筑,正在建設的和雖然已經建成但尚可改造的,應盡可能改造成社會經濟文化福利設施”﹔“現尚在世的中央領導同志的故鄉、母校和曾經活動的場所,一律不得進行任何形式的紀念性布置”﹔“報紙上要多宣傳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多宣傳社會主義優越性和工、農、商、兵、知識分子為四化奮斗的成就,多宣傳黨的政策方針決議,少宣傳領導人個人的沒有重要意義的活動和講話”等。這年10月20日,中央書記處會議又決定,今后二三十年,一律不挂現任領導人的像,以利於肅清個人崇拜的影響。同月23日,中共中央下發《轉發華國鋒同志的信的通知》,指出今后在公共場所不得再懸挂華國鋒的像和題詞。

不謀私利:廉潔自律為世人稱道

黃克誠嚴於律己,從不利用手中的權力為自己謀取私利的作風也為世人所稱道。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蒙冤18年的黃克誠重新擔任了黨的重要領導職務。按職務標准他可以搬入新房,但他不同意。有關部門要翻修住房。他誠懇地說:“我們國家現在還窮,群眾住房更困難,我現在的住房條件,比起他們來,不知要好多少倍。還是把搬遷、翻修的錢省下來,用在當用之處吧!”有一次,從屋內房頂掉下一塊朽木板,正砸在他的床邊。他這才同意把房子翻修一下。當聽說維修費要花幾萬元時,他又不同意了:“花這麼多錢去維修沒有必要。簡單地修一修,不漏水就可以了。”結果一個修理工隻用了大半天時間,爬上屋頂把漏水的地方修補一下就算完工了。

1983年,黨中央安排他到北京西郊玉泉山去療養。他作出了兩條規定:一是到那裡伙食費全部由個人承擔﹔二是他隻帶工作人員去住,家屬子女不要去。有一個星期天,家人去看望他,小孫子不小心打壞了一個茶杯,黃克誠立即讓工作人員買一個新的補上。工作人員不解地問:“這裡的東西壞了再去領一個就行了,用不著自己買。”而他卻嚴肅地說:“損壞東西要賠償,這是我們軍隊的規矩,什麼時候也不能違背。我是個老兵了,不能因為今天當了高級干部就不守規矩,搞特殊化。”

1986年,黃克誠的病情不斷加重,他開始拒絕治療和用藥。他說:“我已經不能為黨工作了,不必為我浪費國家的錢財……”他還多次以馬克思的女兒、女婿拉法格夫婦在晚年為不增加黨的負擔而自己結束生命為例,要求醫生不要對他進行搶救。面對這種情況,醫生們隻好讓幾個身強力壯的戰士按住他的手臂注射、輸液,黃克誠一旦清醒又把呼吸的管子和針頭拔掉。這樣一個為黨和人民的利益出生入死、嘔心瀝血而終生儉朴的大將,到晚年連吃藥打針都感到是一種浪費,這種精神是多麼令人感動!

黃克誠對子女們的要求也同樣是非常嚴格的。他曾給子女們定了家規,其中有一條就是:公車不能私用,誰也不能例外。1980年春,黃克誠最小的兒子結婚時,工作人員要用小車去接新娘。黃克誠說:“擺這個譜干嘛?年紀輕輕的就不願走路,坐公共汽車、騎自行車都可以來嘛!”小兒子懂得父親的意思,騎上自行車把新娘接進了家,全家人和工作人員吃了一頓便飯,就把喜事辦了。那一年,黃克誠的侄子侄女帶著孩子從老家來看他。他內心高興自不必說,盡量安排他們到名勝古跡看看走走。但只是有一點黃克誠沒有“開戒”,每次外出都讓他們坐公共汽車或乘班車,一次小車也沒有讓他們坐過。最后,老家的人想去一趟八達嶺。黃克誠十分贊成,卻對他們說道: “你們就坐火車去,車費由我負責。開小車去,汽油太貴,跑一趟八達嶺要燒多少汽油啊!再說,我對家裡人有個規定,游山玩水一概不用小車。你們也要按這個規定辦了……”這樣的“家規”雖然近乎苛刻,但卻給子女留下了克勤克儉、艱苦奮斗、自強自立的好家風。黃克誠還經常教育子女們:“你們要靠自己的努力奮斗成材,不要靠我的什麼‘關系’、‘后門’,我黃克誠是沒有什麼后門讓你們可走的。”

黃克誠對部屬和家人,採取了近乎“不合情理”的嚴格態度,他希望能開一個真正嚴格治黨的好頭,使黨內民主監督的機制能真正有效地建立起來。上世紀80年代,他在不少場合曾多次深有感觸地表示:對於我們黨來說,“文革”造成的“潰瘍”尚未治愈,黨的工作重心已迅速轉到發展經濟上來了,這就像一個有內傷尚未完全康復的人又開始了新的長跑一樣。在這種情況下,黨的自身建設至關重要,成敗攸關。他明白,要想使黨風有質的提高,唯有依靠全黨之力———上至中央最高領導層,下至基層各級乃至每一名普通黨員……盡管他已經意識到已年邁力衰,來日不多,但是,作為一名老共產黨員,他唯一的選項隻能是竭盡全力。唯其此,他在中紀委常務書記的任上所表現出來的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對黨的原則紀律的非凡堅守,對所任職務的大無畏的擔當就毫不奇怪了。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翼、謝磊)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黃克誠紀念館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