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我所了解的胡耀邦的點滴小事

周文定

2016年03月31日07:0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湘潮》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1963年1月,胡耀邦到瀏陽縣(今瀏陽市)調查研究,當時我在瀏陽縣委辦公室擔任收發員兼通訊員。在瀏陽縣城時,胡耀邦就住在縣委招待所,每次到食堂吃飯,都要橫過一條馬路還要走一段路。為了節約胡耀邦的時間,也為了安全起見,我被安排給胡耀邦送飯。從那時起,我一天可以見到胡耀邦3次,對胡耀邦的工作、學習、生活習慣都很熟悉,還不時跟胡耀邦對話,談了很多的東西。1965年,我被選為瀏陽縣團委書記,成為胡耀邦的下級,工作上的接觸就更多了。1972年,我被調省委組織部工作,后來胡耀邦擔任中央組織部部長,我又一次成為他的下級。我在擔任省委組織部部長趙處琪同志的秘書以后,更有不少機會見到胡耀邦。此后,我成了胡耀邦的粉絲。隻要見到有關胡耀邦的書、文章和資料,我都會注意看。我確確實實體會到,胡耀邦是一個值得我尊敬的領導干部,是一位值得我學習和效仿的好老鄉。

忘我工作

胡耀邦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是一個拼命工作不知疲倦的人。他經常說:“活著干,死了算”,“為人民服務一定要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他的光輝一生充分証明了這一點。

1985年9月9日,《人民日報》頭版刊登了《胡耀邦六年批閱人民來信兩千件》。胡耀邦在擔任中組部長期間,抓平反冤假錯案工作,不分晝夜,抓得相當緊。在他的帶動下,全國平反了300多萬件冤假錯案。

胡耀邦下去搞調查研究,有一條不成文的規矩,就是不走回頭路,不走重復路。他每次去基層,都要盡量到他沒有去過的地方,爭取多了解一些情況,多接觸一些群眾,提高工作效率。他擔任總書記后,曾決心要到全國的每個縣都走一遍。

他每天的工作都安排得很滿,每天晚上都要工作到深夜。由於忙於工作,積勞成疾,70多歲就去世了。

心中裝有全國老百姓

1974年3月,中央調趙處琪任甘肅省委常務書記。當時我擔任趙處琪的秘書,隨他一起去中央組織部報到,胡耀邦找趙處琪談話,由於他倆曾在湘潭地區共過事,談話時間較長。談完話后,胡耀邦留我們在他家吃午飯。飯間,胡耀邦仍不忘記關心家鄉老百姓的生產生活。他問我:“現在瀏陽縣委是誰當縣委書記?”我答:“是陳再仁同志。”胡耀邦說:“就是那個長年師傅(意為長工出身)吧!”我回答:“是的。”胡耀邦交代我回到瀏陽代他轉告縣委書記陳再仁,要他動員群眾割草墊牛欄、漚氹,做有機肥料,還說:“不要老是在我這裡批化肥,我又不是化肥廠長。”

他還問我:“現在瀏陽的稻谷產量每畝產多少斤?”

我說:“已經跨過綱要。”

“那具體是多少?”

我說:“每畝產900斤谷子。”

他問:“總產是多少?”

我答:“大約9億斤。”

他說:“想不到我們瀏陽縣一年產的谷子,可以供全國人民吃一天。”

當時,我聽了很是感動。胡耀邦真是無時無刻不在想著老百姓。

回湘后,我立即將胡耀邦的指示傳達給了陳再仁,陳再仁說:“耀邦同志真是了不起。”

清正廉潔

大概是在1974年左右,胡耀邦的親哥哥胡耀福來省委,要省裡批點化肥指標給他家鄉。省委秘書長沈瑞庭聽不懂他的瀏陽土話,就找我當翻譯,這樣我才認識了胡耀福。以后,胡耀福每次到長沙或經長沙去北京,就會到我家來找我問路、找人。

記得有一次他來找我,說要到北京找胡耀邦批一個項目。我就勸胡耀福不要去找,我說耀邦同志是不會幫你批的,胡耀福不聽,還發了一個電報給胡耀邦。胡耀邦收到電報后連打兩個電話:一個打給湖南省委辦公廳﹔一個打給湖南省警衛局,請他們派車子到長沙火車站把胡耀福勸回去。后來還是省委辦公廳要我派車子將胡耀福送回瀏陽文家市的。

事后我才知道,1982年9月,在黨的十二屆一中全會上,胡耀邦當選為中共中央總書記,立下了兩不准:不准親朋好友上京找他辦什麼事﹔不准親朋好友打著他的牌子出去辦什麼事。胡耀邦制定的規矩自己堅決要求做到,連他的親哥哥也不例外。

刻苦自學

在我給胡耀邦送飯的日子裡,每次我都看見他手不釋卷。他吃飯都是左手持筷,右手拿著報紙和資料,一邊吃飯,一邊學習。

胡耀邦學歷不高,上過一年初中,不滿15歲就走上了革命道路。在60年的革命生涯中,能靜下心讀書的時間並不多。然而,他畢生好學,渴求知識,學而不倦,鍥而不舍,因而能見縫插針,長期堅持利用“業余”的時間讀書,不斷積累豐富的知識,從而成為一名具有淵博學識和很高文化素養的領導人。他每到一地視察工作,都要查看當地的地方志,向當地的負責人詢問當地的山川地理、歷史文化、氣候名勝、地產礦物和風俗人情等。

胡耀邦還有一個寫日記的習慣。在瀏陽時,他每寫完一篇日記,秘書就會拿到縣委辦公室文印室打印。記得當時打字員忙不過來,就叫我去幫忙印刷。一篇日記10份,印好后,連同原稿交回給秘書保存。出於好奇,我和打字員每次都一人留了一份。可惜的是,“文革”中紅衛兵抄我的辦公室時,將那些日記全部抄走了。不過,有一篇日記我至今記憶猶新。寫的是胡耀邦到瀏陽的第一天,那天他乘車從湘潭出發,經過瀏陽葛家鄉馬家灣時,看見一位老婦人艱難地走在路上,看上去好像是外出討米。胡耀邦叫司機停車,他下車問老婦人:“你干什麼去?”老婦人答道:“我討米去,今天大隊支部書記家收媳婦,有油水可討。”胡耀邦說:“我隨你一路去好嗎?”老婦人說:“你去了,我就討不到了。”胡耀邦隻好乘車繼續趕路。他在日記中這樣寫道:“看來,現在農村裡還是有討米的。為什麼大隊支書家有米討。說明‘四清’還是要搞的。”

我還發現,在胡耀邦辦公桌上,經常擺滿各種各樣的詞條、警句等,方便他在寫文章和起草報告時用。

從這些細節中,可以看出胡耀邦是一個刻苦自學的人。

頻道精選


毛澤東曾向哪位大將“借寶”(組圖)

賀龍女兒賀曉明談紀念賀龍元帥誕辰120周年

緬懷上將王震:功耀天山創軍事奇跡 開創新中國農墾事業

毛澤東稱誰不可不授上將軍銜(組圖)

周恩來曾因何事向下級道歉檢討?

哪位開國大將曾救過蔣介石的命(組圖)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翼、謝磊)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