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永遠的賀龍“房東”

劉秉榮

2016年03月29日16:5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湘潮》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在中央辦公廳工作的高國山找到了我,他說讀了我寫的《賀龍全傳》后,幾經打聽,才輾轉和我取得了聯系。他說,在1939年秋冬之際,賀龍曾在他家住了幾個月,給他的家人和村裡人留下了很深的記憶。我的書中寫了這段歷史,所以他下決心一定要找到我。我問他:“你家是哪裡?”他說:“河北平山縣寨北鄉會口村。”我的眼睛一亮:“你家在會口村?”“是啊!賀龍當年在我們家住了幾個月呢,你的書中寫到了。”我說:“會口村我知道。1939年深秋賀龍在這裡指揮了陳庄和黃土嶺大捷,沒想到就住在你的家中。”

於是,我們相約了見面的時間。

會口村遺憾

會口村的村名我是熟悉的,我第一次聽說這個村是在1966年的秋天。當時,我在駐石家庄市的六十三軍服役。秋日的一天,部隊組織官兵去平山縣南滾龍溝參觀學習。南滾龍溝是個學大寨的典型。這是個位於太行山中的小山村。在這裡參觀時,鄉親們告訴我們,抗戰時期那首流傳很廣的《歌唱二小放牛郎》歌曲中的王二小的原型,就出在南滾龍溝。鄉親們還講了抗戰時期發生在這裡的許多故事。他們特別提到距這裡不遠的寨北鎮,是當時晉察冀邊區政府所在地,聶榮臻曾住在那裡。距寨北鎮不遠處有個會口村,是賀龍住過的地方。並說兩位老帥當年在這裡指揮了陳庄和黃土嶺大捷。既然這兩處革命遺址距南滾龍溝不遠,於是我們都提出想去參觀一下。帶隊干部考慮當時的政治氣候,沒有同意。雖然會口村沒有看成,但是賀龍在會口村住過的故事,卻印在了我的腦海。

1980年6月,我奉命參加了總參謀部組織的《賀龍傳》編寫組的寫作。我在採訪和查閱資料中,對陳庄和黃土嶺戰斗以及會口村的情況有了進一步的了解。1984年我參加了花山文藝出版社組織的筆會。筆會在平山縣溫塘舉辦。其間,組織者安排我們到西柏坡參觀。途中路過會口村時,出版社的同志指著村子說:“1939年秋,賀龍就在這裡住過,指揮了陳庄和黃土嶺戰斗,日本‘名將之花’阿部規秀在這次戰斗中被擊斃。”當時,我真想進村去看看賀龍當年住過的地方,但因為是集體活動,組織者沒有安排,隻能遺憾地隔著車窗看了一下那隱在綠蔭中的村庄。

此后不久,我到了陳庄戰斗遺址進行採訪和實地考察。這次,我決定到會口村看看。陳庄戰斗遺址位於河北省靈壽縣,緊靠平山縣。會口村距此地不遠,但遺憾的是當時正在修路,從陳庄到會口村的路不通,需繞行,這樣一來,時間上來不及了,會口村因而又沒去成。考察回來后,我寫了賀龍指揮陳庄戰斗和黃土嶺戰斗這段歷史。

陳庄戰斗和黃土嶺戰斗是抗戰初期繼平型關大捷后,共產黨領導八路軍取得的又一次重創日軍的重大勝利。大捷震驚了日本朝野,振奮了中華民族,贏得了反法西斯陣線的高度贊譽,提高了中國共產黨和八路軍的聲威。

陳庄戰斗發生在1939年9月底。當時,身為八路軍一二○師師長的賀龍,率領一二○師主力,剛剛從冀中赴冀西不久,部隊駐扎在河北省靈壽縣陳庄一帶,師部就設在了距陳庄幾裡遠的平山縣寨北鎮會口村——因為寨北鎮是當時的晉察冀邊區政府所在地,聶榮臻司令員住這裡,賀龍也就住在了會口村,這樣兩人往來也方便。

會口村和陳庄位於太行山中麓,這一帶溝壑縱橫。9月25日,日敵少將水原義重率其所部奔襲了陳庄。賀龍指揮部隊同日敵激戰3天3夜,殲敵1880人,斃敵水原旅團長和田中大隊長。3天后,賀龍又派一二○師特務團配合晉察冀部隊,在距陳庄不遠的黃土嶺擊斃了日敵阿部規秀中將旅團長。6天之內取得了兩次大捷,舉國歡呼。毛澤東稱贊陳庄大捷是“抗日戰爭敵我相持階段的模范殲滅戰”。為紀念陳庄大捷,使后人不忘這一歷史,1959年11月,當地政府在陳庄戰斗遺址的橫山嶺水庫大壩的南曇花樓山巔建立了“陳庄殲滅戰紀念碑”。

賀龍生前常常談起陳庄戰斗。據賀龍身邊人回憶,賀龍說他一生中打了無數次仗,而最有意義、最值得紀念的是陳庄戰斗和黃土嶺戰斗。上世紀90年代末我寫《朱聲達將軍傳》(朱聲達在1939年是一二○師特務團的二營營長,參加了黃土嶺戰斗),當我採訪和朱聲達一起參戰的戰友時,這些老同志講起了黃土嶺戰斗,都說阿部規秀是特務團二營打死的,卻成了晉察冀部隊的功勞,這不公道。並說阿部規秀是被迫擊炮彈打死的,而當時隻有特務團二營的迫擊炮能打到阿部規秀的指揮所。老同志們說的這一情況,我在採訪中也多次聽一二○師的其他老同志們說過。當時,這種“不平”的情緒在一二○師很強烈,硬是被賀龍壓了下去。賀龍說:“阿部規秀不管是誰打死的,總是我們八路軍打死的,這是八路軍的整體榮譽,不是哪支部隊的榮譽。不要再講了,要講就講戰斗的意義,講侵略者的必然下場,講豺狼的本性。”

時間匆匆。從1980年到2015年,35年間,我先后創作了反映賀龍戎馬一生的作品上千萬字,其中240萬字的《賀龍全傳》經評書藝術家單田芳錄成評書后,在全國800多家廣播電台播講,反響很好。這些年來,我一直想到會口村看看,但始終未能如願。

照片述說歷史

當高國山和我取得聯系后,我是十分驚喜的,我們很快就見了面。他拿來了許多照片。對照著照片,他給我講賀龍當年在他家住的情況。我仔細地看這些照片,認真地聽高國山的講解。高國山告訴我,這些照片都是他不久前回村照的。起因是中辦機關要舉辦一個紀念抗日戰爭70周年的展覽,他想到賀龍曾在他家住過,而他家的房子又被平山縣政府列為了革命歷史文物,所以他把這些房屋都拍了照。照片中的房子很破舊了,建筑風格是太行山一帶常見的民房樣式。大半個世紀過去了,歲月的侵蝕使當年厚厚的木板門的門鉸爛掉了,鐵制的門鼻也已鏽跡斑斑,但這些破損和陳舊仍使人們感到這些老屋在訴說著當年這裡發生的一切。

高國山出生於1965年。他告訴我,自他記事起,他的父親、爺爺以及村裡人都向他講述過抗戰時期賀龍在他家住的故事。說賀龍在他家住了半年多,元帥特別平易近人,常常和村裡老鄉拉家常,噓寒問暖,關心鄉親們的疾苦。高國山說,盡管當時生活很困難,他的奶奶還是經常蒸黃米面年糕給賀龍吃,把釀的米酒給賀龍喝。賀龍愛吃年糕,愛喝米酒,但不白吃白喝,都給錢,不要都不行。

高國山和我談起這些歷史話題時,我們都為老一輩革命家的作風感動。我們也談到當今的世風,痛斥貪官污吏的腐敗行為。高國山說他入伍時,爺爺聽說他要去北京當兵,就再三叮囑他有機會時一定要去看望賀龍的親人,這也是他一生最大的心願。高國山說他一直想完成爺爺的心願,但始終沒能實現。

傳承紅色基因

2015年端午節后的一天,高國山和我一起來到賀龍的女兒賀捷生大姐家中。高國山特意帶去了他從老家帶來的賀龍愛吃的年糕。當他坐在賀捷生大姐面前時,忍不住哭了。他說他爺爺多年的願望今天他終於實現了。

高國山告訴賀大姐,說他的祖爺爺高夢槐、爺爺高之太、叔爺爺高銀堂、高之雨等高氏族人5人都隨賀龍一起到了晉西北,投身抗日戰爭。

這段歷史我是清楚的。賀龍是1939年12月率一二○師主力從晉西返回晉西北的,走時帶走了由平山縣子弟組成的抗日隊伍,冠名“平山團”,團長是王昭,新中國成立后曾任青海省委書記。高國山說他的爺爺在雁北的一次戰役中負了傷,解放后民政部門一直把他爺爺作為傷殘軍人進行救助。他的叔爺爺高銀堂、高之雨都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犧牲了,成為革命烈士。談到這些,賀大姐和我們都很感慨,革命的勝利是烈士們的鮮血換來的。

賀大姐一張一張地看著照片。有一張照片拍攝的是一口用轆轤揺水的水井。高國山告訴賀大姐,說這口井和轆轤一直在使用。聽老人們說,當年賀龍經常在這口井上搖轆轤打井水。

賀大姐愛不釋手地拿著、看著照片,這一刻,我感到她也在追憶著當年的父親,在這井邊,正雙手搖著轆轤提水,一旁站著挑水的鄉親……

高國山把一張2006年10月8日的《燕趙都市報》展開給我們看,報上一篇文章標題是《賀龍“房東”尋根記》,內容寫的是高國山的叔叔高順成帶著全家從山西來到會口村老家,尋找當年賀龍住過的房子。高順成是1949年15歲時隨父親到的山西,此后在山西的靈石落了戶,生兒育女。他經常給兒女們講述賀龍在他家住的故事。孩子們長大后,都嚷嚷著要回老家看看,高順成也有這個心思,但始終未能如願。2006年國慶長假期間,高順成帶了兒女7人,從山西靈石回到了會口村。當他站在舊宅前時,激動地告訴兒女們哪間是賀龍住過的屋子,哪間是隨員們住的屋子。他還指著門前的打麥場說:“賀龍當時讓人在這麥場上安了個籃球架。有一天,部隊人員打球時,我也跑去看球,不料籃球砸在了我的鼻梁上,砸出了鼻血,疼的我哇哇哭,賀龍見了,一邊拿紙給我擦鼻血,一邊用石子壓我的耳朵用來止血。”

高國山還把一份平山縣政府的文件拿給賀大姐看。他說:“這是縣政府下發的文件,把當年賀龍元帥在我家住的房屋列為革命遺址,要加以修繕和保護。”賀大姐對平山縣政府的這一舉措很感激。她說,據她所知,她父親率一二○師的8年抗戰歷程,戰績輝煌,但留下的歷史遺跡很少,尤其是在冀中和晉西的戰斗、生活的遺跡,幾乎沒有什麼了。平山縣把她父親在會口村住過的舊居列為革命遺址,以此教育、激勵、警示后人,功德無量。她說:“一個強盛的民族是不能忘記歷史的,是要有傳承人的。”她對高家后人為留存革命遺跡而四處奔走,感到欣慰。她說:“七八十年過去了,父親的老房東不在了,而新房東卻依舊想著我父親。希望父親當年戰斗過的遺址遺跡都能永久存留下來。雖然戰火早已熄滅,硝煙早已散盡,但這個世界還很不安寧,還有豺狼虎豹傷人,革命者心頭的戰火是不能熄滅的。”

高國山告訴賀大姐,他1982年入伍時,他的爺爺特別叮囑他,一定要繼承和發揚人民軍隊的光榮傳統,練好本領,隨時准備上戰場,保家衛國,殺敵立功。高國山沒有辜負他爺爺的叮囑,經過努力,成為了一名國家干部。賀大姐還鼓勵他:“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當我寫完這篇短文時,我想到了近期遇到的一件事。有一次,我在部隊採訪時,有指導員告訴我,一些新戰士面對賀龍元帥的像不認識。這不奇怪,我想起賀捷生大姐告訴我的話,她說:“家裡新來的戰士面對賀龍的像也不認識。這不怪戰士們,應當看到,這些年來,我們對革命的傳統教育有所淡化,紅色基因正在流失,而西方的一些反動的東西卻猖狂進攻,其目的很明顯,就是要削弱和最終取消共產黨的強大武器——革命精神。這種精神是敵人最懼怕的,也是天下無敵的。因此,這一陣地是每一個共產黨人和革命者、愛國人士都要固守的。”我想,高國山這個“房東”的后代正是在傳承和固守著這一陣地。

頻道精選


毛澤東曾向哪位大將“借寶”(組圖)

賀龍女兒賀曉明談紀念賀龍元帥誕辰120周年

緬懷上將王震:功耀天山創軍事奇跡 開創新中國農墾事業

毛澤東稱誰不可不授上將軍銜(組圖)

周恩來曾因何事向下級道歉檢討?

哪位開國大將曾救過蔣介石的命(組圖)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翼、謝磊)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