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憶爺爺劉鐵超短暫人生的非凡往事

劉碧成 劉碧林

2016年04月01日08:3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湘潮》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1899年,爺爺劉鐵超出生在湖南耒陽。1924年進入黃埔軍校第三期學習,1926年1月以優等生畢業,留校任第四期政治科區隊長,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北伐中任北伐軍宣傳隊隊長、武漢黃埔分校政治教官。1927年,隨陳毅領導的青年軍官教導團趕往南昌參加起義未及,在贛南趕上起義部隊,轉戰廣東、湘南。湘南暴動后,於1928年4月上井岡山,任紅四軍軍部參謀。1929年1月14日從井岡山突圍后,先后任軍部特務隊隊長、東固紅軍學校校長、獨立三團團長、紅六軍參謀長、贛西南特委委員、江西蘇維埃政府執行委員、紅二十軍軍長、紅一方面軍司令部作戰科科長、紅三十五軍軍長、紅獨立三師師長。1932年,在戰斗中犧牲。

毛澤東對爺爺評價較高。1931年,(富田事變后)毛澤東在一次軍事會議上贊揚爺爺:“劉鐵超是紅二十軍第一任軍長,他的避大路、擇中徑、堵截敵軍的作戰方略是紅軍作戰的精華。”同時,毛澤東還在多次會議之余,與爺爺切磋寫毛筆字的技法。

從小具有好品德

爺爺從小對窮人同情、幫助、體貼﹔對富人不趨炎附勢,不阿諛奉承。長大后走上革命道路,堅定地為窮苦大眾打天下。

不到12歲時的一年春節前夕,爺爺給家裡寫春聯,鄰居見他字寫得好也拿來了紅紙請他寫,村中傳開了,許多人家都貼上了爺爺寫的漂亮春聯。一個富裕人家的女主人見狀也拿來了大紅紙請爺爺寫對聯,爺爺對她提出了一個要求:“你要拿3個雞蛋換字。”富人問:“你給他們寫要雞蛋了嗎?!怎麼唯獨給我寫就要呢?”爺爺回答說:“給那些人寫是為了過年村中顯得熱鬧,有過年氣氛,他們窮,過年能有一口飯吃就不錯了。你不一樣,你是富人,我買墨買筆要錢,給你寫左聯要一個蛋,寫右聯要一個蛋,給你多寫一個‘福’字,加上橫聯一個蛋,總共3個蛋,我要用雞蛋去換筆和墨。”

那個女人見爺爺小小年紀說得在理,加之給她比別人多寫一個“福”字,於是,同意了爺爺的要求。拿到蛋后,爺爺將一個蛋分給了幫他磨墨的比他小四五歲的男孩。后來每當過年或地方有紅白喜事,有人請爺爺寫字的時候,小男孩都跟著去磨墨。

為革命任勞任怨

爺爺有著堅定的革命信仰,對共產黨十分忠誠。他是黃埔三期1225名畢業生中1%左右的優等生。校長蔣介石是要同每期優等生合影並分別談話的。蔣介石找劉鐵超談話時說:你是三期難得的優秀學生,各個科目成績都優,在東征淡水作戰中表現勇敢、槍法准,當時就給本校長留下了深刻印象,好好干,將來前途遠大。話中頗有拉攏之意,但爺爺絲毫不為所動。北伐路過耒陽回家,爺爺向胞兄講:共產黨的革命目標是要使勞苦大眾窮人翻身得解放,有田種,有飯吃,有衣穿。共產黨是為人民打天下,比國民黨的三民主義更實際,更受大眾擁護。

我們常常自問:爺爺不穿皮鞋甘願穿草鞋是為了啥?

初中畢業后,爺爺謀了一份水上警察的差事,有制服有皮鞋穿,還配有一匹馬。當紅軍后,挨凍受餓。我聽朱德的親屬劉克明講過:她見過外公在江西時的一張照片(大概是井岡山突圍途中),寒冬還是穿著單薄短褲,打綁腿,穿草鞋。旁邊有戰士腿上用稻草繩纏繞御寒,赤腳穿著草鞋。

江西紅軍往往是白天打仗,晚上行軍。一到駐地,爺爺往往就招呼警衛員去買草鞋。有一次,老鄉硬是不要錢,警衛員隻好拿著草鞋回來了。爺爺批評警衛員,買東西要給錢這是紅軍紀律。警衛員隻好深夜將4枚銅錢給老鄉送去。有一天黑夜行軍走山路,爺爺的草鞋磨穿了,腳板被荊棘扎出了血,他摸黑用手拔出了棘刺,叫警衛員朝傷口上撒尿,警衛員當時隻有16歲,不明白軍長用意,爺爺告訴他:新鮮尿可消毒,還可止血。警衛員不好意思隻好朝軍長腳板上撒了一泡尿。

隻要條件許可,一到駐地,爺爺就會交代警衛員准備第二天行軍打仗用的開水。裝開水的容器是兩頭有竹節的竹筒,一端開一小孔,用木塞塞上。這一竹筒開水就是爺爺與警衛員兩人一天的備用飲水。宿營時爺爺與士兵一樣也是墊稻草,寒冬臘月還要用稻草當被蓋上。

一次,爺爺帶警衛員劉淦孫去看望一個受傷的士兵。這名士兵因腳受槍傷,寄養在一個老鄉家裡。爺爺叫劉淦孫燒了半瓦罐水,放了點鹽,從綁腿布上剪下兩三小塊布洗后一同煮沸,又拿雙筷子倒過來放進罐中同煮。等水溫涼后,爺爺親自彎下腰為士兵清洗傷口,還說用一塊布洗完傷口就不要再回盆裡沾水了。警衛員機靈,明白了筷子要倒過來夾布,是怕老鄉再用這雙筷子吃飯。

毛澤東說過:沒有文化的軍隊是愚蠢的軍隊。爺爺要求警衛員、身邊的小戰士每天要認幾個字,空閑時間用木棍在地上練寫。一有空,爺爺就給士兵上軍事、政治課。劉淦孫講,他跟爺爺隻半年多,就由文盲變成基本上能識字寫字了。后來派他去瑞金上軍校,他識字也不困難了。原中央蘇區軍委通訊員劉戀1982年在回憶爺爺的文章中也說:劉鐵超教我們小紅軍識字,寫字,講革命道理。

富田事變發生后,紅二十軍被事變者掌控。事變平息后,爺爺由一個軍長變為紅一方面軍總部的一個參謀,經受住了組織的審查。爺爺不計較個人得失,不計較地位高低變化,做到當團長、軍長能帶兵打仗,做個普通參謀也能踏踏實實、兢兢業業地干好革命工作,用行動証明了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是一名忠貞不二的革命者。

老紅軍劉戀在一篇回憶文章中生動地記述道:“劉鐵超同志,湖南人,有人叫他廣佬(也許因讀廣州黃埔軍校),當年三十上下,原是紅二十軍軍長,富田事變后調回紅軍總部任參謀。該同志愛踢球、跳高、跳遠、琴棋書畫、吹拉彈唱樣樣皆會。野外寫生是能手,登山測繪地圖,能把森林、田野、村庄、古廟繪在地圖上。畫人像如攝影一樣,畫什麼像什麼,而且畫得很好。有個農民在田裡拉牛犁田,他蹲在田埂上畫,人和牛犁以及農人的蓑衣、雨笠都畫上了,畫得很逼真。三一年“三八”婦女節,要他寫篇牆報,他拿毛筆在紙上涂涂點點,半天一個字也沒寫出來,亂七八糟的!紙上滿是黑點,等他涂抹以后,貼上牆壁一看,真妙極了!中間涂抹的地方,變出了頭發,有剪發的,梳辮子的,梳頭剃發的。站在兩側的人群,被點綴得有眼睛、鼻子、嘴巴,許許多多婦女中摻著少許紅軍戰士,站在大會場,手舉三角紙彩旗,聆聽徐特立同志在台上給她們作報告。”

劉戀在文章中又說:“劉鐵超是個才子,但又不像小說中那種酸不溜秋,側目視人,高傲自矜那樣的才子。他少言寡語,笑不露齒,平易近人,對下級很和藹,每天教我們小鬼讀書、識字。又能接近人民群眾,做些革命宣傳鼓動工作。對工作認真負責,有革命的軍事才干和政治風度,能文善武。”

看著劉戀真真切切的記述,我們作為爺爺的后代,深深地感受到爺爺對名譽地位有一顆平常心,對革命一片忠誠,沒有這樣的心態,他由軍長變為一個普通參謀時,不可能畫出那麼生動感人的牆報畫,不可能接受為出一期牆報而寫稿這樣普普通通的小任務。他做到了大事能干好,小事出精彩,對革命兢兢業業,任勞任怨。

卓越的政治、軍事才能

毛澤東表揚過劉鐵超的作戰方略是紅軍作戰的精華,原紅八軍軍長何長工對我親口講述“劉鐵超是久經沙場考驗的紅軍早期將領”,蕭克晚年淚眼憶起爺爺,稱他“確實是個軍事奇才,很會打仗”。

爺爺不僅會打仗,辦學也有一套。

1929年,井岡山突圍部隊轉移到東固后,朱德、毛澤東將爺爺留在東固,創建紅軍學校,擔任校長,提高當地紅二團、紅四團以及地方革命人員的政治、軍事素質。辦好紅軍學校這副擔子不輕,因為東固紅軍學校學員多數是文盲。這支部隊軍事指揮人員能力薄弱,作戰時常出現指揮失誤,政治訓練基本沒有,革命軍隊的責任,黨的主義、觀念都不懂,問他們打仗是為了什麼?竟然有人回答:“為了吃飽飯。”第一堂課,爺爺向他們講授:“作為一支革命隊伍,不單是要會打仗,還要懂得為什麼打仗,要學會做宣傳鼓舞工作,要學會做群眾工作。北伐之所以取得勝利,就是因為共產黨強大的政治宣傳在起作用,軍隊同仇敵愾,民眾大力支持,這都與政治工作有關。”

第一批學員選拔的是稍有文化的青年骨干、黨團積極分子,可是給他們講政治工作,他們聽不進去,課堂紀律差,打瞌睡、講小話、抽煙的都有。爺爺心裡明白,這些學員是隊伍裡的“尖子”,自以為了不起,按黃埔軍校那一套給他們上課沒有用,如果不露幾手真本事給他們看,他們永遠不會把你看在眼裡,課也無法上下去,必須把講與學結合起來才會有成效。

爺爺用兩天時間讓學員在操場上自由操練,練打靶、練刺殺。第三天,操場上高高豎起一根木杆,垂著一根長繩,長繩上吊著一串酒瓶,繩另一端讓人一扯,酒瓶便在空中上下快速晃動。爺爺集合學員說:“今天要考大家,每人打3發子彈,一發子彈打中酒瓶者為優秀,二發打中一個酒瓶為良好,三發隻打中一個酒瓶者為及格,全部打空為不及格。你們這次考試記錄在案。兩個月訓練完后不及格,不予提拔,回原部隊仍當戰士。打活動靶子不單需要眼力好,而且出槍要快要准。一輪考試下來,隻有一人及格。有人不服氣,認為是老師故意刁難,質問:“老師你能打嗎?”爺爺不吭聲,拔出槍,一槍一個,3發子彈,3個瓶全部落下。學員們這才心服口服。

接著,爺爺又拿出用布、棉花包裹住一頭的木棍說:“第二項考試,用木棍當刺刀來刺我,刺三次有一次刺中為及格。”學員們認為這比射擊活動靶容易得多。氣氛頓時又活躍起來,一個壯小伙站出來。手握木棍擺出武把式樣子,見爺爺做好了准備,大喊一聲,直刺過來。爺爺手上的木棍並不去撥開對方的棍,而是用手順勢抓住對方的木棍一拉,壯小伙一個踉蹌,跌倒了。小伙子不服氣,爬起來又刺過來,爺爺往下一蹲,同時一個掃堂腿,小伙子又跌倒了。觀看的學員們捧腹大笑.考了3天,及格者不到十分之一。

爺爺嚴肅地說:“兵者,詭道也,虛虛實實,真真假假,變化無窮。一些同志自以為了不起,不求認真學習。有些同志,連漢陽步槍基本構造和性能都不知道,僅僅隻知道放槍,還驕傲。如果隻滿足現狀,我們的革命不會成功。”

經過這次考試,學員們知道了爺爺的厲害,再也不敢胡來了。大家勤奮學習,苦練殺敵本領。學校教學也逐漸走上正軌,連著培訓了幾批人才充實到基層,很多戰士都以到東固紅軍學校受過訓為榮。

1929年8月的一天,賀怡騎著快馬急急忙忙趕到東固紅軍學校,當時爺爺與劉士奇(賀怡的愛人)正在商量工作。賀怡跳下馬,急促地說道:“楊雲清率領第三縱隊叛逃了!”邊說邊掏出李文林(特委書記)的手書:“紅二紅四團在閩贛邊界打游擊,遠水救不了近火,要求東固學校全體學員火速前去追趕,如果他們不返回,就地消滅!”爺爺說:“如果帶學員去追趕,很容易出現火拼局面,后果無法預料,那些受蒙蔽和被脅迫的戰士也就無可挽救了。”劉士奇用期待的目光看著爺爺:“有何辦法?”“我單獨騎馬去把這支隊伍追回來,這支部隊有不少基層干部在東固學校受過訓。”說完,爺爺從賀怡手中接過馬鞭,縱身上馬飛奔而去。

追到一座山上,終於看見了前面的隊伍人影,爺爺一邊追一邊喊話:“同志們,我是劉鐵超,奉特委命令,來接你們回去,不要往前走了!”隊伍停止了前進。爺爺勒馬跳下:“現在你們要麼把我打死去投敵叛變,要麼跟我回去,繼續干革命。”人群裡有人舉槍朝爺爺瞄准,但槍響后,爺爺沒有倒下,倒下的是楊雲清。關鍵時刻,受過培訓被脅迫的一個士兵醒悟過來,打死了楊雲清。爺爺沒費一彈拉回了這支隊伍,經過整訓和教育,這支隊伍被改編為江西紅軍獨立第三團,劉鐵超任團長,陳伯鈞(1955年授上將)任參謀長。1930年1月,紅二、紅四、紅五、紅獨立三團4個團合組為紅六軍(后改為紅三軍),黃公略任軍長,政委陳毅,爺爺任參謀長。

1931年6月,朱德、毛澤東派爺爺去紅三十五軍任軍長。這年冬天,紅三十五軍與紅獨立二師合並,組成了紅獨立三師。爺爺改任師長,李井泉改任師政委。紅獨立三師擔負清除紅區范圍內敵“土圍子”任務,先后清除了瑞金沙坪、寧都賴村、於都葛坳等多處頑敵盤踞的“土圍子”。1932年春節后(2月末),爺爺馬未卸鞍,又帶兵攻打於都楊梅頭“土圍子”頑敵。此圍子十分堅固,還有獨特的防御能力,遠打打不著,近打又不能靠近,四周是農田。圍子裡有500多靖衛團,還有國民黨正規軍。爺爺憂心如焚。一天大雨,爺爺突然想起兵書戰法中的水淹。這個“土圍子”臨近小江邊,地勢低窪,何不用截江堵水淹垮之謀略?爺爺十分興奮,很快行動起來。第二天,全師動員,一部分監視“土圍子”防敵人逃跑,另一部分在“土圍子”下游200多米窄處,用石頭、樹木、泥土截江筑坎。水勢凶猛,越積越深,新筑的堤壩承受不住,被沖垮了。當地黨員謝文柳建議爺爺請來賴村能工巧匠古水保想辦法。古水保帶來幾個徒弟連夜趕制出了很多竹簍,並在大竹簍裡裝上石頭,隨后用大樹做木樁,又找來許多門板和用裝上了石頭的竹簍堵口,才把水堵住,再在堤壩上填土。半天后,楊梅頭汪洋一片,洪水直沖“土圍子”。

一天一夜后,水淹沒了“土圍子”,敵人一片慌亂,紛紛爬上屋頂,也有房屋土牆被水浸倒了,房垮了,敵人掉下來,裡面鬼哭狼嚎。紅獨三師戰士隻管劃著木筏去擒敵。“師長,房頂上還有一個老太婆!”爺爺身邊一個戰士大喊。隻見老太婆衣服一掀,突然露出黑洞洞的槍口,一聲槍響,罪惡的子彈朝爺爺飛來……一陣亂槍,老太婆從屋頂上滾落。哪是什麼老太婆?此人是國民黨特派員徐秀成。

爺爺犧牲后,政委李井泉率領全師將士向他脫帽行軍禮,將他安葬在楊梅頭山上一個無名處。戰士們失聲痛哭,警衛員從他身上翻出一首小詩,政委李井泉流著眼淚讀著:

自古英雄多宏志,

血性男兒應圖強。

封侯拜相非吾願,

革命成功便還鄉。

幾番夢見井上月,

君牽兒女村前望。

人間恩愛難相聚,

緣為窮人求解放。

在場的人無不掩面而泣,一代著名紅軍將領就這樣靜靜地躺在贛西南山上了,終年33歲。

頻道精選


毛澤東曾向哪位大將“借寶”(組圖)

賀龍女兒賀曉明談紀念賀龍元帥誕辰120周年

緬懷上將王震:功耀天山創軍事奇跡 開創新中國農墾事業

毛澤東稱誰不可不授上將軍銜(組圖)

周恩來曾因何事向下級道歉檢討?

哪位開國大將曾救過蔣介石的命(組圖)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翼、謝磊)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