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海平 曾德生
摘 要:青年夢是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當代優質青年是實現中國夢的堅強后盾和儲備力量。青年的健康成長是一個國家健康持續發展的決定因素之一。通過分析青年時期的毛澤東的學習經歷、社會實踐、對社會事件的態度和應對行為,來剖析當代青年所面臨的困惑與問題,力求尋找解決對策,引導青年積極向上,端正學習、生活、工作態度,立志高遠,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奮斗觀,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的建設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關鍵詞:青年毛澤東﹔當代青年﹔成長成才﹔啟示
一、解讀青年時期的毛澤東,感受和學習一代偉人的成長成才歷程
(一)立志高遠,胸懷天下,關注國家興亡和民生疾苦。毛澤東生於湖南湘潭縣韶山村的普通農民家庭。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他在成才方面沒有任何優勢可言,但他不怨天尤人, 而是刻苦學習, 不停地探索救國救民之路, 憂國憂民, 遠離家鄉, 放棄最初當教員的夢想, 不選擇安逸的圖書管理員工作,而是不避槍林彈雨,舍家為國,帶領中國的勞苦大眾進行革命。
(二)嚴謹刻苦的求學精神和科學深入的實踐精神。讀書破萬卷,革命萬裡行毛澤東讀《醒世良言》,一口氣通讀了十幾遍,意識到自己的國家正處在民族危難之中, 感受到國家前途賦予的使命感,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決心為國奮起。16歲的毛澤東熟讀梁啟超和其他啟蒙學者喚醒中國青年人的文章和革命黨的報紙,立志改造社會,不做迂腐的學者,對學習內容和課程安排有自己的獨到見解和規劃,自學西方政治和科學的經典著作。注重理論研究,結合革命實踐提煉成果,注重輿論導向的作用。
青年時期的毛澤東便寫下了《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等著名文章。
(三)鍛煉身體,磨練意志,堅持不走回頭路, 對革命勇往直前。毛澤東讀書時期就堅持冷水洗澡,早起晨練,酷愛登山和游泳。
毛澤東在《體育之研究》中提出:“體育之大效蓋尤在此矣。夫體育之主旨,武勇也。武勇之目,若猛烈,若不畏,若敢為,若耐久,皆意志之事。”指出要注重日常體育鍛煉, 意志是人生事業的先驅。“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裡”歡暢淋漓,氣勢豪邁,顯示出對事業和理想充滿信心。
(四)結交良師益友,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在讀期間,毛澤東因學習刻苦和才華出眾深受其老師楊昌濟的器重。與蔡和森、蕭子升、向警予、陳章甫等人創建新民學會。隨后又與蕭子升等24名青年到北京會合,為赴法勤工儉學做准備工作,這些志同道合的同學朋友有相當一部分后來成為革命戰友。毛澤東經楊昌濟介紹認識了北京大學圖書館主任李大釗,征得蔡元培同意,被安排在圖書館當助理員。李大釗的言行使毛澤東開始具體地了解十月革命和馬克思主義。此外,毛澤東還首次見到了陳獨秀並深受其影響。
(五)可貴的批判、探索和犧牲精神。
16歲的毛澤東請親戚說動父親允許他去“洋學堂”上學。中學時,在學校張貼文章支持推翻滿清,建立民國,並帶頭剪掉辮子,投身革命。1919年7月,毛澤東主編的《湘江評論》在長沙創刊,但8月中旬便被張敬堯查封。9月13日,毛澤東在當時聯省自治活動中在長沙《大公報》發表文章,主張湖南自治,呼吁“湖南的事應由全體湖南人民自決之”。12月份,參加湖南驅張請願團,再次到達北京。在思想上,毛澤東思想也是在反復探索學習和不停的革命實踐過程中逐步趨於清晰和完善的,對於馬克思主義的認識,吸收和運用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直至看清國情走出一條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道路。
二、當代青年歷史使命、優勢與問題
(一)當代青年的歷史使命。
毛澤東寄希望於青年一代,曾說過:“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在經濟、信息、交通與全球化進程不斷加快的今天,當代青年肩負著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歷史重任。
(二)當代青年的優勢。從當代青年成長的環境來看,他們是社會環境相對穩定,經濟也相對較好的一代。大部分人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有良好的社會環境。信息流通快,學習渠道多,思維活躍,展現自我和社會實踐的機會和平台多,注重提高自身素質和發揚團隊精神,注重學習和實踐。這些讓他們更容易成為有為青年。
(三)當代青年存在的不良現象與問題。對社會問題關注重點出現偏差,國家大事和社會發展關注度較低,對社會弱勢群體普遍存在自我僥幸心理和冷漠旁觀心理。明星娛樂成青年人關注的焦點,榜樣力量缺失。
例如截取2015年12月17日搜索百度熱點新聞榜抽樣顯示:韓國女星姜斗麗自殺搜索指數為297260,世界互聯網大會搜索指數為182953,乞丐開寶馬上班搜索指數138537,排名榜前五十中,娛樂新聞(明星寫真、走秀、出軌、黃賭毒、星二代、晒恩愛、影視預告等)19條﹔國家大事(互聯網、匯率、法治、網銷、旅游等)6條﹔社會奇聞百態(遇害、遇病、奇葩怪異、房奴、另類創業、教育弊病,欺詐訛騙等)13條,其他(興趣愛好匯總)12條。扶老人被訛,乞丐團體詐騙,欺詐貧困補助等現象,促使部分青年一代的社會責任感麻木與冷漠。
在人生價值觀上,一些青年不再認為生活具有什麼崇高意義,掙大錢雖然是一個具體目標,但自己又沒有掙錢的機遇和能力﹔在道德觀上,受拜金主義的影響,一些青年以賺錢得利為目的,不顧職業道德與良心﹔在行為方面,普遍存在一種“過客心理”,他們不願主動選擇,因選擇太耗費精力﹔不願積極承諾,因承諾太冒風險,對待生活持觀望的消極態度。
部分青年身體和心理長期處於亞健康狀態,突顯個性化、自我化和焦慮化,宅男腐女,“4B青年”部分存在。抽樣調查,深圳市民中八成青年屬於亞健康狀態,長期久坐電腦前或低頭瀏覽手機信息,不注重鍛煉身體,且這類人的比重高於中老年人群。“4B青年”是中國網絡文化興盛后產生的流行用語,源自電影《四樓B座》,是指部分當代青年人過著苦B、二B、傻B、裝B的生活,卻懷揣著牛B的夢想,引起無數網友共鳴。反映了當代青年競爭力不強,生活狀態欠缺正能量的指引。在自媒體條件下,“晒文化”的出現,都是以個人主張為中心,具有排他性,力求差異性,求贊得認同,社交能力不強,張揚個性,忽視團體與合作。奢侈拜金,缺乏社會公德心。
近些年出現了例如對蘋果手機的盲目追捧引發的盜搶欠貸甚至血案、寢室同學貧富差距引發心理畸形、小月月極品女、青年男女棄嬰事件、虐童虐老、違背倫理和師德淪陷等不良事件,暴露出當代社會奢侈拜金,缺乏社會公德心,對廣大青年的成長產生了不良影響。
當代青年讀書不專注,科研和實踐應用能力不強,創新能力欠缺。部分青年人生動力和目標性不強,缺乏自身規劃和自主學習能力,學習和工作始終處於一種被動、被迫和被驅使的狀態,受力於考試的壓力、家長老師的監管和生活所迫。學習不主動,工作不踏實,處於一種低迷的狀態之中。當今雖然信息渠道廣泛迅
速,但對於廣泛接收的個人屬於一種自助型的快餐文化,難以積澱底蘊。
國家大力倡導創新和創業,對於大多數的青年來講,仍是一項非常艱巨的歷史任務。
三、對策研究
(一)構建青年培養平台,注重青年思想的主流輿論引導。《新青年》為什麼能成為20世紀20年代中國一份具有影響力的革命雜志,是因為具有關注社會民生的新思想、對象是思維最活躍和最有戰斗力的青年,加之非常重要的一點是,不斷地發現青年人才,吸納人才、培養人才。
正在此時毛澤東結識了陳獨秀,受到了《新青年》的影響。五四精神在一
定意義上塑造了現代青年精神,也影響著當代青年,可以說《新青年》在
中國現代社會轉型中發揮了重要的精神橋梁作用。在當代多媒體環境下,應該集中力量樹立當代青年的精神坐標,強大的輿論導向應把多元化的思想凝聚成一股核心精神,在社會主義去,但青年榜樣的力量永遠存在,應樹立當代青年的時代標杆,大力倡導正能量,建立青年組織培養機構,構建青年風採展示平台,為青年提供學習實踐機會,使積極向上的陽光奮進的青年形象深入人心,爭當時代弄潮兒。
(二)加強社會責任感,培養利他思想。社會責任感就是在一個特定的社會裡,每個人在心裡和感覺上對他人的倫理關懷和義務,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人,主要應該具備三點品質:堅持道德上正確的主張﹔堅持實踐正義的原則﹔願為他人作出貢獻和犧牲。以大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應深入學習中華優良的傳統道德文化,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豐富和深化社會責任感教育的內涵,加強公民意識教育,培養正確的權利義務觀念,培養社會公德心。構建社會、家庭、學校通力協作的一體化教育體系,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和社會實踐活動,拓寬社會責任感教育的途徑,提升社會責任感教育的實效。 加強社會實踐,利用好校內第二課堂。加強感恩教育,強化大學生報恩家庭、報效祖國、報答社會的責任意識。加強人文素質教育,擺脫低級趣味的影響,培養大學生對人類命運的關注、對國家民族的深厚感情和強烈的社會歷史責任感。
(三)加強業務素質,提高知識的吸納、輸出和提煉能力,刻苦鑽研,做出成果。這裡主要論述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進而上升到實際能力的提高。毛澤東崇尚讀書,詩詞歌賦,著述論戰,主動學習的精神貫穿一生。由於現行的教育體制,中國的學生在其“十年寒窗”階段,多半都會有“挑燈夜戰”的經歷。然而,接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似乎就徹底解放了。進入大學后,更容易出現迷茫和偏失。直至找工作時,才發現虛度了光陰。求職簡歷捉襟見肘,面試時手足無措,語言搪塞,屢屢挫敗。工作之后,才發現書到用時方恨少。自然而然,業績難出,成果難出。青年時代時間和精力充沛,應發奮讀書,扎扎實實學本領,刻苦鑽研業務,珍惜每一次的鍛煉機會,學會提煉知識,形成自己的思維,敢於創新,做到學以致用,早出成果,貢獻社會。
(四)勇於實踐,掌握社會調查的方法,敢於批判與創新。毛澤東在革命和領導生涯中做過大量的走訪調查,在豐富的實踐中摸索出了革命勝利的正確道路。掌握社會調查的方法,首先要深刻認識調查研究的重要性,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做調查研究要有甘當小學生的態度,虛心承認自己不懂的東西,要通過調查研究來弄明白。做調查研究一定要貫徹實事求是的精神,開好調查會,深入群眾。發現問題要敢於指出和批判,創新性的提出解決方案。當代青年要善於社會調查,隻有深入的了解情況,才能發現問題的症結所在,建設性地推動事業的發展。
(五)提高社會交往的能力和水平,結交良師益友,營造良好的朋友圈,充分發揮優質團隊優勢。當代青年的“宅”,是一個熱門話題,當代青年應該要“宅”得高大上,“宅”得有水平,應該“宅”在“路”上,宅在信息的高速公路上,宅在現實的朋友圈,宅在求知和反復實踐探索中。此時的宅就是一種正能量的陶醉與專注。當代青年要塑造獨立開放友好合作的性格特點,對於朋友圈要善於篩選,在身邊聚集盡量多的良師益友。人生路上需要良師的指引和益友的幫助,志同道合的人,組成優質團隊,更容易求得事業的成功。
(六)強身健體,磨練意志,保持充沛的精力和奮斗的本錢。當前青年鍛煉身體的參與度並不高,大多數的青年久坐在電腦前,工作學習的間隙,又成了刷屏的低頭族。各大高校新生軍訓期間,頭暈怕熱普遍存在,早年發胖不在少數。當代青年應注重體育鍛煉,利用周末節假日登山游泳旅游,日常早睡早起,保持良好的健康習慣。工作間隙可以遠眺,做做眼睛保健操,頸部操和室內器械鍛煉。積極參加學校、單位和社會組織的運動項目,培養運動愛好,注重飲食規律和營養搭配,不盲目減肥整容,樹立健康的顏值觀。
四、結語
當代青年是祖國發展和強大的生力軍,青年的發展事關中國夢的實現。青年在社會中成長要摒棄社會不良因素的影響,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優良文化,提高自身政治素質,在知識上、思想上以及體質上精神上不斷地提高自己,及時發現自身的問題和不足,不斷地完善自我。盡管當代青年在成長環境和生存環境上與一代偉人毛澤東的青年時代不同,但歷史上優質青年所具有的社會責任感等優秀品質是值得當代青年去學習和弘揚的。
當代青年要把握好自己和祖國的前途,努力擔當起青年應該擔負起的責任,為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毛澤東著,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澤東早期文稿》編輯組編.毛澤東早期文稿[M].湖南出版社,1990.
[2] 李黃石. 青年毛澤東成長軌跡對當代大學生的啟示[J].學理論.2014-10-10.
[3]王紅乾.當代大學生社會實踐的問題與抉擇——青年毛澤東社會調查的重要啟示[J].理論界.2008-11-10.
(作者鄭海平系景德鎮陶瓷學院碩士研究生)
頻道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