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初
2016年3月22日,是賀龍元帥誕辰120周年紀念日。這天,我沐浴著春天的陽光,來到賀龍元帥的家鄉——桑植縣洪家關,緬懷賀龍元帥的豐功偉績,重溫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的論述,不禁產生了關於“鐵一般信仰”的心靈叩問。
叩問之一,何為鐵一般信仰?信仰是共產黨人的紅色基因,如同康德所說的“頭頂的星空和內心的道德准則”﹔而“鐵一般”,就是堅如鋼鐵,硬如磐石。賀龍信仰的是共產主義。他不管身處何種境遇,都矢志不渝,從未動搖。1927年,賀龍已經是國民革命軍第二十軍的軍長。風雲變幻之際,蔣介石、汪精衛都想將他納入麾下。蔣介石甚至想用500萬光洋和武漢衛戍司令的頭銜,外加一個漢陽兵工廠來“拉攏”他。這些高官厚祿,也沒能讓賀龍動心,因為他的心中已經有了“定海神針”,真理的光芒照亮了他的胸膛。此時,還不是共產黨員的賀龍,在革命最危急的時刻堅定地與共產黨站在一起,毅然把隊伍拉到南昌,打響了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
叩問之二,鐵一般信仰是怎樣鑄成的?“馬桑樹兒搭燈台,寫封書信與郎帶,你一年不回我一年等,你兩年不來我兩年挨,鑰匙不到鎖不開”。一首桑植民歌唱出了湘西紅軍家屬的忠誠與痴情。“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湖湘文化的滋養,煉就了賀龍執著的個性品質。20歲時,賀龍就用“兩把菜刀起風雷”追尋正義,他參加過孫中山領導的中華革命黨,也參加過北伐。尋尋覓覓中,他發現那些道路根本走不通,都不能救中國。跌跌撞撞之后,他找到了《共產黨宣言》裡的那個“幽靈”。從此,在一面錘子鐮刀旗幟的引領下,在長期的血與火的磨礪中,鍛造出了鐵一般信仰。洪湖水的拍打,雪山草地的磨練,更讓這種信仰熠熠生輝。
叩問之三,為了鐵一般信仰能付出什麼?“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賀龍為了鐵一般信仰,為了共產主義事業,不僅舍棄了高官厚祿,還獻出了眾多親人的生命。姐姐賀英率領洪湖赤衛隊,在突圍戰斗中壯烈犧牲。15歲的弟弟賀文掌,被敵人活活蒸死。妹妹賀滿姑,1928年連同她的二子一女被捕,被五馬分尸。長征途中,剛出生18天的女兒賀捷生,被裝進小背簍,與紅軍一道爬雪山過草地……為了鐵一般信仰,什麼都可以付出,這就是老一輩革命家的風骨和氣節。
叩問之四,鐵一般信仰能迸發出怎樣磅礡的力量?“有了信仰,石頭在水上也能漂流。”賀龍身上鐵一般信仰,讓我們領略到了共產黨人在迷霧面前的洞察力,在風浪面前的把持力,在艱困面前的意志力,在誘惑面前的免疫力。正是有鐵一般信仰,他在長征途中一下子就洞察到張國燾動機不純,並與之斗智斗勇﹔正是有鐵一般信仰,他在聽到蘇聯軍界要員污蔑中國領袖時,當場對其進行嚴厲駁斥,自覺維護黨和國家的尊嚴﹔正是有鐵一般信仰,他無論是面對戰爭危難,還是身處“文革”逆境,都依然相信黨中央,相信毛主席,相信共產主義。
歷史的天空,群星閃爍。賀龍元帥雖然已離開我們40多年了,但他那鐵一般的信仰,猶如一座洪鐘,回答了我的心靈叩問﹔更似一座燈塔,照亮並淨化著人們的靈魂。
頻道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