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06日07:4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聶榮臻
聶榮臻故居
紅一軍團政委聶榮臻
聶榮臻,1899年出生於四川省江津縣(今重慶市江津區)。辛亥革命后,他入新式學校就讀,小學畢業后考入江津縣立中學,受到民主革命思想和愛國主義的教育。五四運動中,他參加了反帝愛國斗爭。1919年底,聶榮臻走上了赴法勤工儉學之路。求學期間,他於1922年8月加入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次年轉入中國共產黨。1925年8月,聶榮臻回國,奉黨的命令,到廣州黃埔軍校任政治部秘書兼政治教官。
北伐戰爭開始后,聶榮臻奉命出任軍委特派員﹔北伐軍打到湖北后,任中共湖北省軍委書記。1927年7月,他奉黨中央之命,到九江、南昌等地傳達武裝起義的指示,后到張發奎的第25師策動兩個多團參加了南昌起義。起義失敗后,他受命擔任廣東省軍委負責人,協助葉挺組織指揮廣州起義。廣州起義失敗后,他奉黨的命令去香港、上海、天津等地進行了數年的秘密斗爭。
1931年12月,聶榮臻奉命到中央革命根據地,擔任紅軍總政治部副主任,不久改任紅一軍團政委。此后,他率領紅一軍團打下漳州戰役,取得重大勝利﹔同年8月,率領紅一軍團連續攻下樂安、南非、宜黃3城,俘敵5000多人﹔在第四次反“圍剿”中,全殲國民黨第52師,基本殲滅了第11師,重創第9師﹔在第五次反“圍剿”中,打勝了烏江和溫坊兩次較大的戰斗,共殲敵7000多人。紅軍開始長征之后,聶榮臻率領紅一軍團英勇作戰,取得一次又一次勝利。
新中國成立后,聶榮臻在軍內擔任了許多要職,為我軍的正規化、現代化建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其中最突出的是對國防尖端科技事業的貢獻。1956年11月聶榮臻任國務院副總理,主管科學技術工作﹔1959年兼任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他親自組建了火箭、原子能、飛機、艦艇、電子設備等國防科技研究院所,培養了一大批科技人才。1964年10月16日,我國成功地發射了自己研制的第一顆原子彈,打破了蘇美兩個超級大國對我國實行的核訛詐。1967年6月17日,我國自行研制的氫彈又獲成功,使我國成為了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之一。
1992年5月14日,聶榮臻因病在北京逝世。他的軍事論著豐富了毛澤東軍事思想,主要著作已收入《聶榮臻軍事文選》。
頻道精選
上一頁 | 下一頁 |
相關專題 |
· 期刊選粹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