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涓
2016年07月19日07:44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黨與人民風雨同舟、生死與共,始終保持血肉聯系,是黨戰勝一切困難和風險的根本保証,正所謂“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
——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7月1日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出自《大學》:“詩雲:‘殷之未喪師,克配上帝,儀監於殷,峻命不易。’道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大學》此段引用的《詩經》原文,體現了對殷商興亡的惆悵。當年殷代夏,成湯、伊尹君臣相得,武丁、婦好軍功赫赫,盤庚遷都富有遠略,有此文治武功,所以國勢強大,如有神助。誰料周武誓師,牧野一戰軍隊倒戈,繁華的都城朝歌付諸一炬,幾百年的基業灰飛煙滅,隻能成為后人憑吊的遺跡。
深邃的史學傳統,造就了中國人的歷史情懷和洞察力。后代為前代修史,歷史既是對前代的總結,也是新王朝治國理政的鏡鑒。面對朝代的更迭,無限江山留下的殘山剩水,歷史學家和文人學者往往扼腕嘆息。賈誼在漢代秦興之際作《過秦論》,縈繞心頭不去的問題就是:當年的秦國可以勢如破竹地擊敗強大的六國聯軍,一掃六合統一天下,誰料剛統一天下,就在陳勝吳廣這樣的草莽英雄面前一潰千裡,最后丟掉了天下,苦心經營的關中基業也成為他人之物。難道陳勝吳廣比當年的六國還要強大嗎?
東海西海,心同理同。類似追問在中外歷史上不勝枚舉。1764年英國歷史學家吉本暢游意大利,“我踏上羅馬廣場的廢墟,走過每一塊值得懷念的——羅慕洛站立過的,西塞羅演講過的、愷撒倒下去的——地方,這些景象頃刻間都來到眼前。” 恢弘一時的羅馬帝國為什麼衰亡,這個問題促使他寫下了橫跨1300年的《羅馬帝國衰亡史》。
回到《大學》,中國儒家給出的解釋簡明而犀利: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三人為眾,眾就是人民,就是人心。道生之,德蓄之,道落實為德。統治者代表天命執政,就要施行“仁政”,使人民安居樂業,謀求民生福祉,爭取人民的擁護。人是最大的財富,一切創造力和戰斗力的源泉。有了德就能服眾,得到人民的支持,就能開拓土地、富國強兵。這是從孔子到孟子游說列國、孜孜不倦的“王道”,遺憾的是,在那個殺伐征戰、急功近利的時代,“春秋無義戰”,為了目的不擇手段,仁義道德早被拋到了九霄雲外。孟子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認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結果很多君主認為迂闊不可用。但回頭來看,秦國統一源於商鞅變法,一是靠徙木立信,以制度的公信力凝聚人心﹔二是獎勵耕戰,招徠人民,增加勞動力和軍隊的基數﹔三是打破貴族特權,獎勵軍功,給了平民階層以改變命運的機會,增強了社會流動性。法家雖處處標榜不同於儒家,但以人為本的治國大道是相通的。
因為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是創造歷史的主人。這雖然會被少數英雄帝王的豐功偉業所掩蓋一時,但改變不了潮流浩蕩的歷史大勢。“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看似波譎雲詭歷史變遷背后總是透出人心向背的決定性作用。《史記》的歷史敘事中就充滿了這種力量:秦統一六國是大勢所趨,但多行詭詐殘酷之術,長平之戰坑趙軍降卒20萬,又誆騙囚禁楚懷王,最后群雄並起,“楚雖三戶、滅秦必楚”,項羽巨鹿之戰坑秦軍20萬,將咸陽付諸一炬。同樣,項羽也因濫殺無辜招致秦人怨恨,又違背了天下人向往安定的意願隨意分封,最后劉邦憑借約法三章在秦地贏得的民心,以三秦將士為主力戰勝項羽。歷史是公平的游戲,如果說冥冥之中有天意,這個天,就是人民,就是民心。
得眾則得國,無論順境逆境,人民都是必須首先爭取的力量。有了人民的支持,逆境可以轉為順境﹔失去人民的支持,順境會喪失殆盡。東漢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南下征討荊州,劉備被迫逃走,因舍棄不下百姓,也怕曹操再次屠城,就帶上百姓轉移逃亡。扶老攜幼必然影響行軍速度。《三國志》對此記載:比到當陽,眾十餘萬,輜重數千兩,日行十餘裡……或謂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雖擁大眾,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最終曹操的精銳追上了劉備,導致了長坂坡潰敗。這段故事被羅貫中演繹為《三國演義》第四十一回“劉玄德攜民渡江 趙子龍單騎救主”。以現代戰爭的觀念,劉備的做法有些迂闊。但恰恰是這種發自內心的愛民之舉,為劉備贏得了人心,牢牢站住了“人和”一端,贏得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戰略局面。
解放戰爭開始后,國民黨、蔣介石在軍事實力上佔據優勢,胡宗南甚至攻佔了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但三年之后就丟掉了大陸。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國民黨貪污腐化、效率低下、人浮於事、裙帶關系嚴重,讓人民失望、寒心。美國大使司徒雷登1949年對國民黨軍官們說,“共產黨戰勝你們的不是飛機大炮,而是廉潔,是靠廉潔換得的民心”。他觀察共產黨同國民黨有鮮明的對比,“共產黨致力於官員與群眾能夠和睦相處,該黨的黨紀、軍紀十分簡單且務實,他們有著良好的貫徹力……給老百姓留下了一個印象:他們所領導的革命運動代表人民的利益,他們將會拯救人民於水火之中”。司徒雷登的話從側面印証了陳毅元帥“淮海戰役的勝利是根據地百姓用獨輪車推出來的”!的說法,也再次雄辯証明: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繪涓)
頻道精選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