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遵義城下洒熱血 紅軍山上翠柏青

——中央紅軍長征中犧牲的職務最高將領、紅三軍團參謀長鄧萍軼聞

張小靈

2016年07月20日08:1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福建黨史月刊》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1957年夏,鄧萍遺骸在遵義城北鬆子坎羅家墳山被找到時的情景。

鄧萍,1908年出生於四川省富順縣。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參與領導了平江起義,任中共紅軍第五軍委員會書記和紅五軍參謀長。1930年任紅三軍團參謀長,參加了長沙戰役和中央革命根據地歷次反“圍剿”作戰和長征。1935年2月27日,在第二次攻打遵義城的戰斗中,親臨前沿偵察敵情,不幸光榮犧牲。鄧萍是中央紅軍長征中犧牲的職務最高的將領。

三軍倚馬哭奇男

1935年2月23日,中革軍委電令紅三軍團必須在當月底前重佔遵義。27日,紅三軍團在董公寺、高坪、大橋等地擊潰黔軍第六、第十五、第九團的攔阻。在遵義城西北的石子鋪等地,又將黔軍第一、第五、第八團擊潰,逼進遵義城下。

為了迅速拿下遵義城,紅三軍團參謀長鄧萍主動要求隨擔任前衛任務的紅十一團行動。27日下午,紅軍不顧疲勞,奮力發起攻城戰斗。在指揮戰斗時,鄧萍連連高呼:“同志們沖啊!追啊!追到遵義去,活捉王家烈!”在他的帶領下,紅軍勢如破竹,一鼓作氣搶佔了遵義新城。當日黃昏,鄧萍率十一團政委張愛萍、參謀長蘭國清,在當地農民劉紹、蔣致才的帶路引導下,到遵義老城北門外拱安關斜對面、湘江河東岸的土埂邊偵察老城的敵情。

在對地形進行分析后,鄧萍命令張愛萍派一個營從河的跳墩上過去,沿著小坡接近城牆。張愛萍便讓蘭國清調第三營上來。在第三營還未趕到時,張愛萍建議先派偵察排過河在老城通向新城的大橋邊警戒。鄧萍點頭同意。偵察排的戰士機警靈活地從小河的跳墩上過了河,到達指定位置后,很快構筑了一條簡易掩體。不一會兒,第三營也順利過了河,摸到了城牆下。

突然,鄧萍從望遠鏡裡發現有戰士在爬城,便問張愛萍:“哪個叫他們去爬城的,第一個是哪個?”張愛萍回答:“沒有哪個要他們去爬城,真槽糕!那個爬城的是蔡愛卿同志,第七連的指導員。這家伙膽子大得很,打仗很勇敢,每次都沖在前面。”“他們又一個個地爬出來了”,蘭國清說。鄧萍把望遠鏡挂在胸前,稍微把身子露出了一些,對張愛萍、蘭國清說道:“你們把任務講清楚沒有?第三營一定把任務弄錯了。”

這時,天快黑了。鄧萍又舉起望遠鏡觀察第三營的行動,接著命令說:“第三營與偵察排都在現在的位置不動,今天晚上就從那裡爬城。軍團決定今晚攻城。你們先鉗制住守城之敵,待軍團主力到達后,發起總攻。一定要在明天拂曉前拿下遵義。”

與此同時,一個小戰士跑來向張愛萍報告:“報告政委,營長說,是兩層城牆。我們三營爬進去了一連多人,又出來了。”鄧萍問:“你是誰?”“我是三營通訊員”。鄧萍說:“告訴你們營長,隊伍不要撤回來,把這信帶去就行了。”蘭國清補充說:“准備今晚爬城啊。”“是”。通訊員行了個軍禮,飛奔而去。

鄧萍一邊觀察敵情,一邊又叮囑張愛萍說:“情況緊急,明天增援遵義的敵人薛岳部就可能趕到……”他的話還沒說完,一顆突然飛來的子彈擊中了他的頭部,他頭一歪,倒在張愛萍的右臂上,殷紅的鮮血噴濺在張愛萍的袖子和衣襟上。當張愛萍扶起鄧萍的時候,發現他已經停止了呼吸。這年,鄧萍年僅27歲。

隨即,張愛萍用電話悲傷地向軍團長彭德懷報告了這一不幸消息:“鄧參謀長犧牲了。我們一起在前線觀察,……是九響槍子彈打中的,從前額打進從后腦出來,血流得很多,我的手臂都染紅了。……現在已送往軍團指揮部。政治處已作了解釋和宣傳,口號是堅決奪取遵義城來紀念鄧萍參謀長,指戰員的情緒都很高。”

聽筒另一邊先是沉默,緊接著是撕心裂肺之聲。1979年6月,時任遵義會議紀念館資料組組長、后來長期擔任遵義會議紀念館主持工作的副館長、全國知名的遵義會議史實研究專家費侃如在北京訪問了張愛萍。當張愛萍談到這裡時,眼眶濕潤了。他回憶道,他深切地感受到彭軍團長的心是在為失去自己出色的參謀長,也是為紅軍失去棟梁之才在滴血。

鄧萍犧牲后,他的遺體被安放在一塊背風的窪地裡,一盞風雨燈挂在一棵小樹上,發出昏黃的光。當晚見到鄧萍遺體時,彭德懷已是淚流滿面。彭德懷輕輕揭開蓋在鄧萍身上的白布被單,默默地注視著戰友蒼白的遺容,心如刀絞。他掏出手巾,小心翼翼地為鄧萍擦去臉上的血跡和塵土,然后低頭默哀。四周一片寂靜,流水聲都聽得十分分明,這是惡戰前短暫的寂靜。彭德懷慢慢抬起頭來,小聲對張愛萍說:“給參謀長換身新軍裝,如果沒有,到總供給部去領,就說是我說的。”

下達作戰命令時,彭德懷幾乎是在吼:“拿下遵義城,為參謀長報仇!”臨近拂曉,遵義老城終於被紅軍攻下。當紅三軍團在遵義縣鴨溪鎮舉行祝捷大會時,張愛萍懷著十分沉痛的心情,揮筆寫下挽詩一首:

長夜沉沉何時旦?

黃埔習武求經典。

北伐討賊冒彈雨,

平江起義助烽焰。

“圍剿”粉碎苦運籌,

長征轉戰肩重擔。

遵義城下洒熱血,

三軍征途哭奇男。

這首詩不僅概括了鄧萍短暫的革命一生,更情真意切地抒發了痛失戰友的悲痛心情。1982年,張愛萍應遵義會議紀念館請求,將這首詩重新書寫后寄給紀念館收藏。1987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在出版張愛萍的詩集《紀事篇》時,他又對該詩進行了修改,把第二句中的“求經典”改為“濟國端”,把最后一句中的“征途”改為“倚馬”,使整首詩更加完美。

歷經數載尋遺骸

遵義人民不忘長征途中在這裡犧牲的鄧萍等紅軍將士。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尋找鄧萍等烈士的遺體,祭奠烈士的英魂,成為遵義這座光榮城市的人民的心願。黨和政府順應民意,把尋找鄧萍等烈士遺骸的工作,提上了重要議事日程。1952年秋,中共遵義地委和行署專門開會研究成立了“遵義會議紀念建設籌備委員會”。會議決定的第二項重要工作就是調查在遵義附近犧牲的紅軍指戰員的埋葬處。鄧萍作為紅軍長征中犧牲的職務最高的指揮員,要求務必要找到他的墳墓。

1953年,遵義市政府確定在小龍山上修建紅軍烈士公墓,在當年戰場遺址上找到的77位紅軍烈士遺骸被陸續集中遷至山上,同時把早已遠近聞名的“紅軍墳”也從桑木椏移到小龍山。從此,遵義人民習慣把小龍山稱為“紅軍山”。

由於當年戰事繁忙,紅三軍團指戰員將鄧萍烈士的遺體隻作了匆匆掩埋,未留下任何標記。遵義當時沒有人知道鄧萍烈士遺體埋葬的位置,也沒有人知道鄧萍烈士的身體特征。幾年下來,遵義干部群眾雖歷經艱苦的奔波尋找,鄧萍烈士的遺骸仍然沒有下落。

1957年夏,時任遵義地委書記李蘇波接到了當時的貴州省委第一書記、婁山關戰役中曾擔任三軍團第十二團政委蘇振華傳達的中央軍委副主席、國防部長彭德懷元帥的指示:中央軍委很關心尋找鄧萍同志遺體埋葬處這件事,希望當地政府幫助尋找鄧萍遺骸的下落。彭德懷元帥還提供了一些有價值的情況:由於當時戰事緊張,鄧萍同志犧牲當晚紅軍指戰員就在紅三軍團駐地街上買了一副黑漆棺材裝殮遺體,第二天一早即掩埋在遵義城北郊山坡,沒有立碑記載。

當時受命尋找鄧萍遺骸的遵義市民革主委、政協副主席朱振民(1935年曾擔任國民黨黔軍第八師參謀長)等工作人員,根據北郊山坡和黑漆棺材這兩條線索,緊緊依靠群眾,再次開始艱苦細致的調查。經過七八天的走訪,他們終於在遵義城鬆子坎一家老榨油坊裡找到了老工人王華軒。

據王華軒回憶,當年紅軍從赤水河打回遵義的消息傳來,城裡許多有錢人家都跑了,老板留他下來看榨油坊。下午,他聽到十裡鋪那邊打了一陣槍,不一會,就看見紅軍追到新街,有的駐扎在羅庄,有的從干田壩朝遵義老城方向追擊。天晚時,看見有一具陣亡紅軍的遺體從干田壩抬到羅庄。當被問到那個犧牲的紅軍埋在哪兒,王華軒說:“我是第二天早晨看到從羅庄抬出一個棺木,埋在鬆子坎羅徽五家的墳山,是紅軍自己抬去埋的。”王華軒引著朱振民等到羅家墳山,指著兩個大墳中間的一個前無墳台、后無墳尾的小墳堆說:“這個墳就是當年紅軍埋的。其他的都是羅家的墳。”王華軒還提供了一個重要線索,說棺木是紅軍從新街顏家抬去用的。

朱振民等到了顏家,找到了顏家一位六七十歲的老大娘。據她回憶,那年紅軍打來時,她因為害怕,躲在附近,直到晚上才回家。上燈時,來了幾個買棺木的紅軍。她隻承認是幫忙的,沒收錢。第二天聽說裝殮的是從干田壩抬回來的紅軍,埋在了羅家墳山。她還說:在紅軍離開后,羅徽五回來時曾把墳挖開看過,她家老二那年十五六歲,也跟著去看,回來說埋的是一個紅軍官長,穿的是黑呢大衣,面前有血跡,羅徽五見沒有什麼附葬的東西,就又重新埋好了。

根據這些情況,朱振民等初步判斷羅徽五家墳山上的墳堆是紅軍墳。經遵義地委同意,時任遵義會議紀念館館長、曾在鄧萍身邊工作過的原紅三軍團四師司令部偵察參謀、十二團作戰參謀孔憲權被邀請參加開墳辨認遺骸。揭開棺木,他們看見死者只是左額骨露在外面,其余都被螞蟻銜泥遮住了。死者穿的是短呢大衣,衣扣是鐵制品,已生鏽。大衣裡面是呢制西式背心,背心下是毛線衣,已經腐朽。下裝已完全腐爛,腳下有兩塊橡膠質的鞋底。把遺骸頭部的泥土輕輕扒開,發現右耳上額骨有一小孔,腦殼后有兩條裂縫。

為了弄准確遺骸的身份,遵義地委李蘇波書記一面指揮將棺木重新蓋上,保護好現場﹔一面電請時任貴州省軍區副政委、與鄧萍共事多年的老紅軍石新安親來遵義作最后辨認。石新安是湖南邵陽人,1930年參加紅軍。在井岡山時期便在鄧萍領導下從事革命工作,和鄧萍十分熟悉。

石新安到遵義后,邀請遵義地區醫院骨科醫生和當年帶路的農民蔣致才一起到現場察看。他認真聽取帶路農民講述當年為紅軍帶路的經過,詳細詢問犧牲者的面貌、高矮、衣服,並提出了鄧萍烈士的四點特征:留有較長的頭發﹔后腦有一塊核桃大小的疤,沒有長頭發(那是生瘡的原因)﹔牙齒完整,無缺無補﹔所穿襯衣袖扣是金屬品。對照這些特征,經石新安反復仔細辨認,最終確認是鄧萍烈士的遺骸。

捧著老戰友鄧萍烈士的頭骨,石新安禁不住熱淚盈眶。李蘇波、朱振民、孔憲權等在場人員也都肅然靜默,淚水長流。當天,醫生便洗淨骸骨,用絲綿按形體裹好,再用白綢包好,放置在墊放有紅綢褥被的新制棺木裡。棺木暫時停放在一座中學禮堂,待修好紅軍陵墓后再移棺遷葬。

彭德懷親筆定簡歷

得知鄧萍遺骸找到的消息,彭德懷終於了卻了一樁重要的心事。1957年夏,在中央軍委和彭德懷的關心下,中共遵義地委、地區行署,遵義市委、市政府決定在鄧萍同志遇難處附近的小龍山上修建鄧萍烈士墓。1958年正式動工,1959年初建成。墓室由砂石料砌成,呈“凸”字形。墓地設計庄嚴朴素,四周都是常青樹木。

 

1959年清明節,遵義舉行鄧萍遺骸遷墓儀式。

1959年2月,國防部寄給遵義地委一份彭德懷親筆撰寫的《鄧平同志的簡歷》(這裡的“萍”字寫為“平”字。據張愛萍回憶,鄧萍烈士生前“萍”字和“平”字都在使用),內容為:

鄧平同志,四川瀘州人,在青年時代,即開始了愛國運動,接受了共產主義思想。第一次國內戰爭時期,曾考入黃埔軍官學校武漢分校,在學校中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不久即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一九二七年,國民黨叛變革命后,鄧平同志仍積極從事革命活動。一九二八年,鄧平同志在國民革命軍獨立第五師第一團團部任上尉書記官。在黨的領導下,秘密進行革命宣傳,團結和組織革命士兵與軍官進行各種斗爭。同年七月二十二日,彭德懷等同志率領全體革命軍官,舉行了歷史上著名的平江起義,創建了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鄧平同志起草了起義宣言。

鄧平同志在黨的教育培養下,不斷提高自己的覺悟和能力,參加紅軍后,歷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三軍團第五軍軍長、三軍團參謀長等重要職務。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英勇果敢,身先士卒,表現了對黨和人民解放事業的無限忠誠﹔對我軍的建設也作出了一定的貢獻。鄧平同志一生獻身於革命事業,從不計較個人安危和得失,工作認真負責,待人誠懇真摯,作風艱苦朴素,是我黨我軍優秀的軍事干部。

一九三五年三月,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途中,路經貴州,在第二次攻打遵義城的戰爭中,鄧平同志親臨前沿偵察敵情,不幸光榮犧牲,年僅二十七歲!鄧平同志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公元一九五九年二月

與《鄧平同志的簡歷》同時寄來的還有彭德懷親筆題寫的墓名題字:“中國工農紅軍第三軍團參謀長鄧平同志之墓。”字體蒼勁有力,直徑約有12厘米。但由於某些原因,彭德懷親筆手書的墓名題字后來沒有被採用。

對於長眠在遵義的親密戰友鄧萍,彭德懷曾深情地追憶道:“從平江起義到井岡山斗爭,從江西蘇區轉戰到長征途中,直到他犧牲前,我們一直在一起工作,互相配合得很好。鄧萍對黨和人民的革命事業忠心耿耿,作戰指揮沉著果斷、英勇頑強,是一個很有才干的優秀軍事干部。”並強調說:“鄧萍這個人是值得紀念的!”

1959年初,彭德懷電告遵義地委,要到遵義為鄧萍同志掃墓。后來因氣候原因,飛機不宜飛行,隻得推遲。不久,又因廬山會議等眾所周知的原因,他無法了卻這個心願。

1966年4月,時任西南三線建設委員會副主任的彭德懷從成都前往宜賓視察工作,途經鄧萍故鄉四川省富順縣境內時,他急令停車並下車眺望,隻見沱江蜿蜒流淌,帆影點點﹔丘陵起伏綿延,一片碧綠,不由得感慨:“真是地靈人杰啊!難怪英才輩出。30多年前,我有一位親密戰友,就是這裡的人。可惜他早已在長征途中犧牲了!”說罷,他神情疑重,沉默良久。彭德懷說的人,就是當時鮮為人知的紅軍高級將領鄧萍。

三改墓名英魂在

從1959年到1984年,“鄧萍同志之墓”墓名先后經歷了三次變遷:

第一次變遷——1959年初,位於小龍山上的鄧萍烈士墓建成。同年清明節,鄧萍遺骸遷墓儀式正式舉行。墓名用的是時任貴州省委第一書記周林的題字“鄧萍同志之墓”。鄧萍烈士的遺物,如在移墓時保存下來的金屬衣扣、毛衣碎片等物,被陳列到北京軍事博物館土地革命戰爭館展廳裡﹔部分遺物陳列在遵義會議紀念館陳列室內。

第二次變遷——在林彪、“四人幫”橫行期間,周林題字的墓名被改為“紅軍烈士之墓”,字體是毛體字。一段時間,字體還曾換為印刷體。

20世紀70年代末期張愛萍親筆題寫的“鄧平同志之墓”

第三次變遷——70年代末期,鄧萍烈士墓又恢復原名,是張愛萍親筆題寫的“鄧平同志之墓”6個黑底白字,每字約30厘米見方。墓地坐北向南,由正墓室、左右側室及其延伸段和花圈組成。墓身均以長50、寬40厘米的紅砂石扣砌,棱面規整,通寬約32.55米。正墓室高於側室,呈“凸”字形,墓頂正中豎一紅色五角星。墓身正面嵌有墓碑,左右側室上壁刻有“鞠躬盡瘁”、“死而后已”8個字。花圈呈傾斜狀嵌置在墓前10米處台階中央,長、寬各約4.5米、3.1米,白色水磨石面為水泥塑制,紅、黃、綠三色相間,以53朵大小不等的向日葵組成,飾素帶兩根,造型凝重,精雕細琢,寄托著遵義人民對鄧萍烈士的深切懷念。

1984年,為修建紅軍烈士紀念碑,鄧萍烈士墓被再次移至現在的紅軍烈士陵園內正中的位置,為陵園主要建筑。墓身正面嵌有墓碑,用的仍是張愛萍手跡“鄧平同志之墓”。墓塚周圍,蒼鬆翠柏,四季常青。原來所建花圈的位置,改建為1979年10月張愛萍手書的鄧萍同志墓志銘:

鄧萍同志,四川富順人。第一次大革命時期加入中國共產黨,黃埔軍官學校早期畢業生。1927年大革命失敗,與黃公略同志一起,由黨派到國民黨第三十五軍第一師第一團作兵運工作。該軍第一團在彭德懷同志領導下,於1928年平江起義改編為工農紅軍。鄧萍同志歷任紅五軍參謀長、紅三軍團隨營學校校長、紅五軍軍長、紅三軍團參謀長等職。1935年2月紅軍第二次攻佔遵義城戰斗中光榮犧牲。鄧萍同志對人民革命事業、對黨忠心耿耿,艱苦斗爭,深謀遠慮,風華正興,任勞任怨,平易近人,英勇善戰,為黨獻身。鄧萍同志永垂不朽!

在墓的東邊有一石刻像,再現了鄧萍烈士中彈后倒在張愛萍身邊的情景。在塑像的基座碑石上刻著“鄧萍同志千古”,並且將張愛萍在《星火燎原(3)》上寫的《遵義到大渡河》一文中記述的鄧萍參謀長犧牲時的情況刻錄在上:“軍團參謀長鄧萍同志來到前沿和我一起觀察敵情,並對我說……突然他的頭栽到我的右臂上,我還沒弄清怎麼一回事,他那為革命事業英勇獻身的殷紅的熱血已染滿我的衣襟。鄧萍同志不幸中彈。沒有來得及說完要說的話就悲壯地犧牲了。”

如今,鄧萍烈士墓所在的紅軍烈士陵園已經頗具規模。走進陵園大門,沿石階而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氣勢雄偉磅礡、造型設計新穎別致的紅軍烈士紀念碑。碑的正面,是1984年11月2日鄧小平題寫的“紅軍烈士永垂不朽”8個大字,陰刻貼金。整個碑高30米,下寬6米見方,預寬2米見方。碑的頂端,是5米高的鐮刀錘子標志,該標志表層是氮化鈦合金片呈魚鱗狀結構,在陽光照射下熠熠閃光。碑的外圍是一個直徑20米、高2.7米、離地面2米的大圓環,圓環外壁上鑲嵌著28顆閃光的星,象征著中國共產黨經過28年艱苦奮斗,取得了全國政權。這一勝利是鄧萍等千千萬萬烈士用鮮血換來的,他們雖死猶榮,他們的革命精神永放光芒!

(本文作者系貴州省遵義會議紀念館研究室主任、研究員) 

頻道精選


中央政治局等中央主要領導機構歷史演進

毛澤東眼裡的“毛澤東”

朱德:度量大如海,意志堅如鋼

毛澤東的父母如何深遠影響他的一生

大別山走出的哪位紅軍戰士成為優秀外交家

毛澤東一生中如何慨然面對生死問題

土地革命時期重慶走出哪十位紅軍高級將領

(責編:沈王一、謝磊)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