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任弼時批評官僚主義

王黎鋒

2016年10月28日07:48    來源:學習時報

任弼時在黨的組織工作尤其是干部隊伍建設的理論和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經驗,積極倡導並身體力行培養優良作風,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不正之風,對黨的建設工作有著不可磨滅的功績。

1943年1月西北局高級干部會議上,任弼時在演講中指出:在領導作風問題上,黨也好,政府也好,軍隊也好,群眾團體也好,存在著一個相當普遍的嚴重缺點,就是黨所決定的正確政策,有些地方不能貫徹下去,不能保証這個政策百分之百的實現。這種情形,固然由於過去黨內思想上的不完全一致,同時和干部的文化水平太低,限制他們對於問題的了解,也多少有些關系。但是,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必須指出,就是官僚主義傾向在那裡作怪。

在他看來,官僚主義傾向主要表現在:一是在制定工作計劃之前,並沒有經過詳細的調查研究,並不是從實際的可能條件出發,並沒有依據群眾的需要和覺悟程度,而是憑著自己腦子裡的想當然,憑著一種大概的估計而制定出來的。二是對上級的指示和決定,沒有認真地加以研究。三是當執行某種決定,進行某種工作時,不很好地採取說服教育的精神向群眾解釋,反而濫用攤派和強迫命令一類的辦法。四是有了一個計劃也是擺樣子的,不去組織執行,更不去按期檢查執行的程度,而一味醉心於許多不執行的計劃,東也計劃,西也計劃,形成一種文牘主義、形式主義。這就是固臨縣委組織部長說的“在桌子上跳舞”,因為他只是在辦公桌上寫計劃,卻沒有考慮到計劃可不可以行得通以及如何才能行得通。

為了讓大家能夠更好地理解,任弼時還舉出幾個例子來說明“在桌子上跳舞”之類的官僚主義表現。比如,邊區經濟建設問題,西北局在1941年12月已經做出決定並送發到各個地方。但這個決定沒有普遍引起各地黨部的注意,或許有些黨部根本沒有討論它,或許有些黨部隨隨便便討論一下。比如,過去辦合作社、辦學校等,由於工作方式不對,本來是於群眾有利的,群眾是會歡喜的、贊成的,卻反而變成群眾不歡喜、不贊成的,反而使群眾不滿。比如,極少數的官僚主義化了的分子,他們雖是出身於工農群眾,雖然也知道群眾的苦難和要求,但他們已經染上了剝削階級的思想意識,不僅不好好地為群眾辦事,反而企圖爬到群眾的頭上,假公濟私,利用自己的地位去發財致富,這些人“腦子裡裝滿了法幣”,因此就可以貪污,可以作惡,可以無法無天。

任弼時認為,產生官僚主義傾向的根本原因,在於與群眾脫節,不是真正關心群眾,不是把群眾中所發生的問題、所迫切急需解決的問題,提出來用具體的辦法加以解決。他有針對性地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具體措施,“像這種官僚主義的壞作風,是應當開展群眾的斗爭來反對的。像那些極少數思想上已經蛻化了的官僚主義分子,是必須從政府、軍隊和黨的機關中排除出去的”。“不然,我們新的工作作風是無法建立起來的。”

任弼時批評“在桌子上跳舞”為代表的官僚主義,為邊區政府建立正確的領導方法,培養新的領導作風和工作作風提供了具體指導,解決了當時領導干部中一些帶共性的認識問題,對於今天黨的思想建設和組織建設仍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推薦閱讀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系列解讀

之一:習總書記講話強調理想信念 為新長征樹立精神航標

之二:長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偉大遠征

之三:不忘初心的主旋律 繼續前進的新征程

之四:弘揚偉大長征精神 走好今天的長征路

特稿

80年后憶長征:偉大奇跡源自信仰的力量

長征精神專家系列解讀

之一:理想信念是紅軍長征創造奇跡的精神支柱

之二:長征精神的五大要素和時代價值

之三:從長征精神中汲取強大力量

“你不可不知的長征知識”系列圖解

(1):兩萬五千裡長征走過哪些省份

(2):八次戰役戰斗譜寫戰爭奇跡

(3):六次重要會議挽救黨和紅軍

紅色后代談長征系列特稿

之一:朱德嫡孫朱和平:國家強大首先是理想信念強大

之二:賀龍之女賀曉明:傳承長征精神要學做紅軍那樣的人

之三:黃克誠之女黃楠:堅持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

之四:羅瑞卿之子羅箭:跟黨走,是長征唯一的信念支撐

之五:耿飚之女耿瑩:父親不願回憶湘江戰役不吃湘江魚

長征故事系列專題

長篇連載《長征記》

重溫長征故事——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

(責編:楊文全、謝磊)
相關專題
· 任弼時紀念館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