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念琪
2017年08月17日11:16 來源:解放日報
美國飛行員托勒特豎起大拇指
到1944年下半年,浦東農村基本被淞滬支隊控制。1945年1月,為加強游擊區抗日民主政權建設,浙東行政公署任命朱亞民為奉賢縣長、鮑季良為川沙縣長,吳建功為南匯縣長。就在這個月,營救美國飛行員一事讓默默戰斗在大上海近郊的新四軍名揚海外。
1月21日,南匯五區我常備隊吳進根報告,說有外國飛行員跳傘至周浦龍華嘴三林塘大絞圈村(今浦東新區三林鎮大絞圈村)東南麥田裡。他跑進村裡薛根英家求助,后由薛雨亭把他藏到瓜田的草棚裡,躲過敵人搜查。現在,吳進根把他轉到小塘村其岳母家。
朱亞民令短槍隊連夜出動。因周浦是敵重點控制區,龍華嘴又離上海隻有五裡路,必須迅速轉移飛行員,才能保証其生命安全。短槍隊很快找到飛行員,考慮走陸地外國人易暴露,就用罱泥船。飛行員走了,保長薛和尚對全村人說:“救飛行員的事,對誰也不能透露。”
日軍發現飛機殘骸卻沒見飛行員,20多名憲兵沖進大絞圈村,拷問村民,誰都不說。日軍就把薛和尚和他12歲侄子薛鏡如抓到東昌路憲兵司令部,薛和尚被折磨致死。
飛行員到支隊部后,立即給他臉和手腳的燒傷部位消毒包扎。這位22歲的美國阿肯色州人叫托勒特,美駐華空軍第14航空隊第23戰斗機隊第118戰略偵察隊中尉。他駕駛野馬式P51型飛機從江西贛州起飛,襲擊上海機場,遭日軍飛機攔截和地面火力攻擊而油缸起火,他被燒傷並跳傘。
聽說眼前是共產黨的新四軍,托勒特不相信:“登機前,隊長告訴我,如果在上海執行飛行任務遇到什麼危險,可以飛到市區外的郊區跳下來,那兒有國民黨部隊來接應。沒有聽說有共產黨領導的軍隊!”支隊領導們告訴他:自全面抗戰以來,新四軍一直堅持在這裡戰斗。
托勒特到各中隊邊看邊提問:士兵為何不向長官敬禮?長官與士兵為何吃同樣飯菜?為何部隊與老百姓關系那麼好?……
一天,步哨報告:有10多個鬼子從駐地前經過。托勒特一聽緊張起來,探視回來的朱亞民告訴他:“我們目標沒暴露,敵人不敢輕易進攻,現在已經走遠了。再說,我們也不打無准備之仗。”
“很好。你們懂得許多道理,會打仗,是好部隊。”托勒特豎起大拇指。
托勒特隨支隊流動了一個多星期,吃不慣飯菜,支隊專門派人到新場、周浦和上海去買巧克力、面包、奶油和罐頭,中隊還送來雞蛋和桔子。后接浙東區黨委指示送他去浙東。臨走時,他把一支嶄新的柯爾特小手槍和一張印綢布的飛行航空圖送給朱亞民,朱亞民回贈一支毛瑟手槍。2月1日晚,派專人護送他,從南匯下海,渡過杭州灣,安全抵達四明山區梁弄。4月10日,送至駐華美國陸軍戰地服務總部臨海辦事處。
《新浙東報》第119期報道:“國民黨本來吹什麼上海附近已經沒有共產黨了,都是他們的勢力范圍。結果這個美國飛行員被我們一救,就拆穿了國民黨的牛皮,在政治上打了國民黨一記響亮的耳光。這位美國飛行員把所見所聞再一宣傳,對國際上的影響也不小,使大家都知道:中國共產黨是堅決抗日的,也是有力量抗日的,不僅在中國的廣大敵后戰場有強大的八路軍、新四軍,就是在上海這樣日軍的戰略要地,也有共產黨的抗日隊伍。”
洒熱血等到勝利日
1945年8月13日凌晨,上海地下黨負責人劉長勝送來緊急情報:原日軍捕押的蘇聯僑民獲釋,前晚在法租界辣裴德路(今復興中路)一帶整夜狂歡,不知發生什麼重大變化。當天下午,劉長勝同志又派人來告:已查明是日本投降。
在整個抗戰期間,淞滬支隊共殲鬼子200多和偽軍1500多名,策反了數百偽軍起義,繳獲槍支不少於2500支,成為淞滬地區抗擊日偽的主要武裝力量。支隊有百多人犧牲在浦東,特別是干部較多,他們不僅是指揮員,而且沖鋒在前撤退在后。團級干部有曾平,營級干部有徐黎、康則燾,連級干部有周清華、陳大剛和許培元等10多人。
正如前中央軍委副主席、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部長遲浩田所說:“淞滬支隊由小到大,由弱到強,打出了一個聯結浦東浦西的抗日游擊區,控制了上海浦東浦西的廣大農村,為我黨在這個地區的抗日總反攻創造了有利條件。”
8月20日,蔣介石任命大漢奸周佛海為國民黨軍委上海行動總隊總指揮。21日,國民黨空運部隊佔領上海,其他部隊已到杭州、海鹽和海寧一線。28日,毛澤東飛重慶進行國共談判,簽訂《雙十協定》,我黨撤出浙東等八個解放區。9月22日,浙東游擊縱隊各路集中重固。11月,縱隊北撤,淞滬支隊1500多人整編為第一支隊,12個人的短槍隊已發展成主力部隊之一。到蘇北漣水,一支隊與五支隊合為新四軍1縱3旅7團。1947年,整編為華東野戰軍1縱3師7團。1949年,整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20軍60師178團。
朱亞民說:“由於我們黨的領導,有當地群眾的掩護,我們才得以生存,發展。到后來隊伍發展到一千多人,這是無數烈士和老百姓用鮮血換來的。”1942年回浦東的游擊隊員12人,7位犧牲,3人叛變。堅持到最后勝利的,隻有朱亞民和李阿全2人。
上一頁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